高點醫護網
【熱門優惠】
  • 高點知識達護理師雲端課程
  • 醫師國考基礎‧臨床‧甄試課程
  • 物治師雲端課程
  • 放射師雲端課程
篇名
傳染病學-Q熱,臨床醫學教室
重要考點
Q熱(Q fever)發生在動物與人的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zoonosis),是由立克氏體(rickettsia)中的Coxiella bunetii感染引起。家畜是主要傳染源。
說明
(前言)

對人類致病的立克次體有四個屬,包括立克次體屬(Rickettsia)、柯克斯體屬(Coxiella)、羅沙利馬屬(Rochalimaea)、埃里西體屬(Ehrlichia)。Q熱(Q fever)發生在動物與人的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zoonosis),是由立克氏體(rickettsia)中的Coxiella bunetii感染引起,人感染後會成為Reservoirs。Coxiella bunetii約(0.3 x 1)μm大小,是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Coxiella bunetii只能在雞胚胎或活細胞培養基中,孵育6~7天始可生長成功,會呈現麥桿黃色。可以Stamp’s 法來染色。

"Q"表示"QUERY",指該病原因不明之意。首先由Derrick(1937)在澳大利亞昆士蘭省的布里斯本觀察屠宰(slaughterhouse)工人發生怪病所發現。好發於春季及初夏時節。動物感染時,無明顯臨床症狀,但會子宮內膜炎、流產、不孕症、死產等現象;當人感染Q熱時,潛伏期12~39天,平均18天。急性型可出現突然發熱、乏力、頭痛、肌痛,無皮疹,嚴重者可表現為肺炎、肝炎;慢性患者嚴重時可引起心內膜炎。

(流行病學)
  1. 傳染源:家畜是主要傳染源,如牛、羊、馬、騾、犬等,受染動物外觀無異常狀,但分泌物、排泄物、胎盤、羊水中均可含有Q熱立克次體。
  2. 傳播途徑:動物間的傳播是以蜱為傳播媒介;Q熱立克次體隨動物尿、糞、羊水及蜱糞便污染塵埃或形成氣溶膠進入呼吸道致病,是感染的主要途徑。另外,也可因病原體通過受損皮膚、粘膜侵入人體。當飲用污染的水和奶類經消化道傳播較為少見。
  3.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特別是屠宰場、肉品加工廠、牛奶廠、各種畜牧業工作者受染較高,但受染後不一定發病。病後免疫力持久。
(病原菌特徵)

Coxiella bunetii可通過細菌過濾器,短桿狀,無法在人工培養基上發育,必須在雞胚胎內培養。多數立克次體均耐低溫與乾燥,在乾燥沙土中4~6℃可存活7~9個月,-56℃能活數年;多數立克次體對熱及消毒劑抵抗力弱,唯有Coxiella bunetii對理化因子具顯著抗性,必須加熱60~70℃,30~60分鐘才能滅活。

Coxiella bunetii抗原分為二相。初次從動物中分離到的立克次體具Ⅰ相抗原,又稱表面抗原或毒力抗原;經雞胚多次傳代後成為Ⅱ相抗原,其毒力減低,但經動物或蜱傳代後又可逆轉為Ⅰ相。

(病理)

若Q熱立克次體是由呼吸道進入人體,先在單核巨噬細胞內生長繁殖,進入血流形成立克次體血症,其釋放毒性物質好比內毒素,可以引起全身毒血症狀,可造成小血管、肺、肝、心、脾、腎、睾丸病變:

  1. 血管病變:基本病變是小血管炎,內皮細胞腫脹,可有血栓形成;
  2. 肺部病變:細支氣管和肺泡中有滲出液,內含纖維蛋白、淋巴細胞及大單核細胞;另外,可引起炎症性假性肺腫瘤;
  3. 肝臟病變:有廣泛肉芽腫樣浸潤:
  4. 心臟病變:可造成心肌炎、心包炎、心內膜炎,瓣膜贅生物形成,甚至瓣膜穿孔;
(臨床表現)

臨床除發熱、頭痛、腰痛、緋腸肌之外,主要表現為間質性肺炎,無皮疹。病後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以細胞免疫為主。

(診斷)

須靠病原體之分離與鑑定,一般可採取患者血接種於雄性豚鼠,接種後豚鼠體溫>40,同時有陰囊紅腫,表是有立克次體感染;再進一步用雞胚卵黃囊或小鼠成纖維細胞培養分離,用免疫試驗加以鑑定:補體結合試驗及凝集試驗檢查特異性抗體,以及放射性同位素沉降試驗以協助診斷;血清學外斐試驗陰性(Weil-Felix reaction(-))。

(區別)整理表
疾病 流行性斑疹傷寒 地方性斑疹傷寒
病原體 R. prowazekii R. typhi
傳播媒介 人虱(lice) 鼠蚤(fleas)
儲存宿主 鼠類
傳播方式 虱糞便擦入損傷皮膚 蚤糞便擦入損傷皮膚
主要靶細胞 內皮細胞 內皮細胞
主要病變 血管炎 血管炎
臨床表現 發熱、頭痛、皮疹(先出現在軀幹,可造成嚴重腦膜炎) 發熱、頭痛、皮疹

疾病 落磯山斑點熱 恙蟲病
病原體 R. rickettsii R.tsutsugamushi
傳播媒介 蜱(tick) 恙螨(mite)
儲存宿主 野生嚙齒類、狗 鼠、兔
傳播方式 蜱叮咬 恙螨幼蟲叮咬
主要靶細胞 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 內皮細胞
主要病變 血管炎 血管炎
臨床表現 高熱、頭痛、皮疹(首先出現在腳,然後才擴張到軀幹) 發熱、頭痛、皮疹、潰瘍、焦痂(eschar)、淋巴結腫大

疾病 Q熱 戰壕熱(trench fever)
病原體 C.burnetii Roch. quintana
傳播媒介 蜱(tick) 人虱
儲存宿主 牛羊、野生小動物
傳播方式 接觸、呼吸道,不經叮咬 虱糞便擦入損傷皮膚
主要靶細胞 單核巨噬細胞 不明
主要病變 肉芽腫 不明
臨床表現 發熱、頭痛、肺炎、肝炎、心內膜炎 發熱、頭痛、斐腸肌痛
(治療)

人感染可用氯黴素與四環素類治療。

(預後)

急性Q熱大多預後較好,未經治療,約有1%的死亡率;慢性Q熱,未經治療,常因心內膜炎死亡,病死率可達30%。目前有疫苗可供實驗室人員或屠宰場工作人員使用。

關鍵詞
Q熱、人畜共通傳染病、立克氏體、Coxiella bunetii

想瞭解高點醫護相關課程,

請填妥下列相關資料,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詢問類科: 上課方式: 詢問班別:

詢問課程內容:

姓名: 電話: Email: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驗證碼 按一下重取驗證碼 (請區分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