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優惠】
篇名 |
外科學-腹裂,臨床醫學教室
|
||||||||||||||||||||||||
---|---|---|---|---|---|---|---|---|---|---|---|---|---|---|---|---|---|---|---|---|---|---|---|---|---|
重要考點 | 腹裂在臍旁發生,80%多見於臍右側。患兒多伴有消化道畸形,如腸旋轉不良、短腸畸形、小腸閉鎖或狹窄、Meckel憩室等,或可伴有其他先天性疾病或畸形。 | ||||||||||||||||||||||||
說明 | (前言)
腹裂(gastroschisis)是發生率極低的罕見疾病,發生率約1/30000。過去誤將腹壁裂與臍膨出歸在一起,於1953年Moore等根據腹裂的病理特點,指出它與臍膨出不同。 (解剖生理)
腹壁在胚胎早期由4個中胚層皺襞形成,包括頭襞、尾襞和兩側襞。4個皺襞同時發展,最後在中央會合形成臍環。專家認為,可能是某些因素,頭、尾兩襞中央匯合後,側襞發育不全,致使腹裂在臍旁發生,80%多見於臍右側;但有些人卻提出不同觀點,認為是右臍靜脈供血障礙或臍腸系膜動脈過早退變,導致腹壁缺血,造成腹壁缺損所致。 患兒多伴有消化道畸形,如腸旋轉不良、短腸畸形、小腸閉鎖或狹窄、Meckel憩室等;有時可伴有其他先天性疾病或畸形,如ASD、VSD PDA等先天性心臟病、泌尿系畸形等。 (臨床表現)
患兒體溫<35℃;哭聲弱,吸吮無力,反應差;皮膚涼,皮下脂肪變硬,摸如硬象皮樣,或有凹陷性水腫;皮膚顏色蒼白或暗紅色;血氧飽和度降低,易有酸中毒傾向;腹腔感染和敗血症。 (區別)
臍膨出者無正常臍部結構,表面有囊膜,而腹裂者的臍、臍帶位置和形態均正常,但在臍的一側遺留有腹壁全層缺損,臟器可從臍旁腹壁裂縫突出。以下為兩者區別:
(併發症)
|
||||||||||||||||||||||||
相關考題 | (問題來了)以下試題摘自考選部醫師專技考試題目
<98-2-49> 腹裂(gastroschisis)最常見的合併異常是:
解答:C |
||||||||||||||||||||||||
歷期 | 20150101 (5期) | ||||||||||||||||||||||||
關鍵詞 | 腹裂、消化道畸形、臍膨出 | ||||||||||||||||||||||||
上一篇 | 精神科-神經性厭食症,臨床醫學教室 | ||||||||||||||||||||||||
下一篇 | 小兒科-McCune-Albright Syndrome,臨床醫學教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