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
多發性骨髓瘤的小檔案
說明
觀念剖析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漿細胞(plasma cell)惡性增生性疾病。好發年齡在60歲以上,男:女約1. 5:1。在台灣是第三常見的造血系統腫瘤,約占造血系統腫瘤的10%,占所有腫瘤的1%左右,年發病率約3/10萬。發生原因不明,可能和環境的化學物質、家族遺傳和肥胖有關。主要侵犯骨髓,產生溶骨性病變。臨床以骨痛、病理性骨折、貧血、出血傾向、腎功能損害、反復感染和免疫球蛋白異常為特徵。多發性骨髓瘤早期無症狀,往往是患者出現疑似“CRAB”症狀去就醫時或是例行性身體檢查才發現的。本病的自然病程6~12月,現今化療有效率可達60~70%,生存期延長。
臨床表現
早期MM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症狀,病情通常是漸進性的,症狀的出現是因為癌細胞在骨髓內大量堆積,使骨骼受到侵犯以及產生過量的paraprotein(M 蛋白),造成一系列的病徵。本病最主要的四個表現為“CRAB”(C:Hypercalcaemia / R:Renal failure / A=Anemia / B=Bone lesion);有些患者會出現類澱粉樣(amyloid)沈積症,侵犯心臟,造成心臟衰竭。MM可破壞骨骼,使得骨中的鈣大量釋放至血液,形成高血鈣症,甚至骨痛(其中痛點以脊椎骨、肋骨、胸椎最為常見)與病理性骨折;X-ray檢查有廣泛的骨質疏鬆或有多個穿鑿樣的溶骨改變,多見頭顱骨、脊椎骨、肋骨、盆骨和長骨近端。依血鈣濃度高低可分為輕度(9.9~12mg/dL)、中度(12~15mg/dL)和重度(大>15mg/dL)。重度高血鈣症可發生肌肉無力、運動失調、腎臟衰竭、間質性腎炎、心跳驟停。
此外,因骨髓造血細胞被癌細胞所取代,使RBC減少,加上PLT功能障礙、凝血異常(Coagulopathy)、或因過量的paraprotein造成血液黏稠度過高,使患者容易出血、貧血現象,表現眩暈、耳鳴、突然意識障礙、手指麻木及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等。約有15%的MM患者有脊椎神經受壓情形,表現為疼痛、感覺異常、小腿軟弱無力、半身麻痺,甚至到無法控制日常生活中個人大小便等問題。
因為plasma cells異常導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故容易受到感染,特別是普通莢膜菌感染,最常見是Pneumonia,其次是UTI。此外,在治療過程中瘤細胞被破壞,細大量的核酸釋入血液中,可使患者產生痛風症狀。
診斷類型
2003年國際骨髓瘤研究小組達成診斷的共識,將MM診斷的類型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 有症狀的骨髓瘤
(1) 在骨髓或漿細胞瘤的切片,含單克隆性漿細胞(clonal plasma cells)>10%;
(2) 在尿液或血中出現paraprotein;約有2/3患者尿中會出現「Bence- Jones」light chain protein;
(3) 和骨髓瘤相關的症狀或表現:高血鈣;腎功能不全或衰竭;貧血 (血色素<10 g/dL);骨骼的損害;頻繁的嚴重感染(一年多於2次);類澱粉蛋白沉積症;血液高黏稠性; - 無症狀的骨髓瘤
(1) 血中出現paraprotein>30 g/L;
(2) 骨髓切片含clonal plasma cells>10%;
(3) 沒有和骨髓瘤相關的症狀或表現; - 未定性單株免疫球蛋白血症
(1) 血中出現paraprotein<30 g/L;
(2) 骨髓切片含clonal plasma cells<10%;
(3) 沒有和骨髓瘤相關的症狀或表現;
診斷標準
由於MM的臨床表現多樣性,且多變異型,易與其他疾病混淆,所以誤診、漏診發生率較高。因此,制定MM的診斷標準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一、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
需依據對患者的臨床症狀、徵候及有關實驗室檢查(著重點在骨髓象、paraprotein成分和骨質病變檢查)的結果綜合分析。綜觀國內、國外制定的MM 診斷標準,可以歸納為3 個方面:
- 骨髓中漿細胞(plasma cells)異常增生:必須強調不僅是漿細胞數量增多,而且必須有骨髓瘤細胞(原漿細胞、幼漿細胞)出現。這是因為要區別“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症”,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症患者的骨髓中漿細胞可能超過10%,甚至達20%~30%,但不會出現骨髓瘤細胞,這是必須鑑別的。
- 血和尿中出現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light chain含量較高。
- 骨質改變:產生彌漫性骨質疏鬆和多發性溶骨性病變。
二、 多發性骨髓瘤的分型:
- IgG型:最多見,占55%~70%,分泌light chain者占50%~70%,κ/λ比例 為2~3:1。易感染,病程長,高鈣血症,但澱粉樣病變較少見,預後在各型中最好。
- IgA型:占20%~27%,分泌light chain者占50%~70%,κ/λ比例為1~2:1。感染較少見。高鈣血症明顯,常合併澱粉樣病變,出現凝血異常及出血傾向機會較多,預後較差。
- IgD型:少見,僅占1%~2%,分泌輕鏈者占90%,κ/λ比例為1:9。瘤細胞分化較差,易併發漿細胞性白血病,幾乎100%合併腎功能損害,生存期短。
- IgE型:罕見,多為λ型。易合併漿細胞性白血病。
- IgM型:罕見,易發生高粘滯血症或雷諾氏現象。
- 輕鏈型:占20%,分泌輕鏈者占100%,κ/λ比例為1. 2:1。80%~100%尿中出現Bence- Jones,極易出現高鈣血症、腎功能衰竭和類澱粉樣病變,預後很差。
- 雙克隆或多克隆型免疫球蛋白型:占2%,亦可為雙輕鏈型。
- 非分泌型:占1%以下,血中無M蛋白,尿中無Bence- Jones protein。
- Durie和Salmon分期標準
- Ⅰ期:符合下述4項:
(1) Hb>10g/dL;
(2) 血鈣正常(< 12g/dL);
(3) 無骨質破壞:骨X-ray顯示正常或是單一骨骼漿細胞瘤病變;
(4) M-成分:IgG<5g/dL,IgA<3g/dL,24hr尿中 light chain蛋白<4g; - Ⅱ期:既不符合Ⅰ期也不達III期。
- III 期:符合下述≧一項:
(1) Hb<8.5g/dL;
(2) 高鈣血症(>12g/dL);
(3) 進行性溶骨病變;血X-ray顯示骨骼破壞處 >3 個區域。
(4) M-成分IgG>7g/dL,IgA>5g/dL,24hr尿中 light chain蛋白>12g;
- Ⅰ期:符合下述4項:
- ISS國際分期系統
- Ⅰ期:血清β2-microglobulin<3.5mg/L,白蛋白≧3. 5g/dL
- Ⅱ期:介於Ⅰ期、III期之間
- III 期:血清β2- microglobulin≧5.5mg/L
輔助檢查
檢查項目包括血液檢查、尿液檢查、生化檢查、血清蛋白電泳測定、骨髓檢查、骨骼X-ray攝影、切片檢查、免疫分析和染色體檢查。根據研究,染色體檢查發現第13對染色體缺失、第4對染色體和第14對染色體發生轉位、第14對染色體和第 16對染色體發生轉位時,皆屬於癒後再復發的高危險群。所以,MM的患者需要持續的定期追蹤檢查,檢查結果可以協助醫師正確掌握病人的狀況,儘早發現問題,盡早治療;
治療
MM的治療重點在於疾病的控制和抑制。
- 化學治療(C/T)
化學治療為MM的主要治療方式,使用的藥物包括Melphalan、Thalidomide、標靶藥物Velcade(硼替佐米或萬科)、類固醇等。標準第一線的化療藥物是烷基藥melphalan合併prednisolone使用,約有40~50%的患者可達到疾病緩解。若患者對第一線治療具抗藥性,也可聯合用藥,如VAD方案 (Vincristine長春新碱+ Adriamycin阿霉素+Decadron地塞米松)。藥物的搭配使用須經由專業醫師考慮患者的年齡、臨床表現、癌症期別、腎臟功能和其健康狀況後才可使用。Velcade是目前第一線治療的標靶藥物,是一種蛋白酶體抑製劑,可辨識癌細胞表面特殊記號,抑制癌的生長,療效卓越。
【註】根據台大醫院傳統化療去治療MM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是28個月,7. 3%可存活10年以上。 - 放射線治療(R/T)
R/T是利用高能射線,由體外針對患部癌細胞照射,破壞癌細胞生長,來達到治療的目的。R/T適用於無法手術切除的孤立性骨漿細胞瘤和骨髓外漿細胞瘤的治療,同時也是減輕局部劇烈骨痛的有效治療手段。對於化學治療無效的復發患者或產生耐藥性患者,可採用半身R/T或半身R/T+聯合C/T,有效率約為50%。 - 支持療法
(1) 疼痛:服用止痛藥,穿著支架,支撐疼痛部位。
(2) 高血鈣:大量補充水份,類固醇、雙磷酸鹽類(如pamidronate或clodronate)治療。
(3) 貧血:輸血、注射EPO。
(4) 治療或預防感染。
(5) 干擾素(IFN):是具有抗病毒、抑制細胞生長、調節免疫等多種功能的細胞因子。多數研究肯定,應用IFN-α(3~5)×106U皮下注射,1 週3 次,長期注射作為維持治療,可以獲得延長緩解期的效果。
(6) 手術治療:當胸椎或腰椎發生溶骨性病變,使患者可能因發生壓縮性骨折而導致癱瘓時,可以進行病椎切除、人工椎體置換固定術。
(7) 血漿分離術:將靜脈血中的血球和血漿分離,血漿中不正常paraprotein被清除掉,使血液的黏稠性降低。
(8) Light chain會堆積腎小管而,造成腎功能損害,可以多補充水分與化療,必要時須進行血液透析。 - 造血幹細胞移植
- 自體骨髓移植
刊名
關鍵詞
多發性骨髓瘤、漿細胞、惡性增生、造血系統、癌細胞、高血鈣症、臨床醫學資訊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