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別要點 | 膽脂瘤(Epidermoid cyst) | 聽神經瘤(Acoustic neurilemoma) |
發生學 pathogenesis |
起源於異位胚胎殘餘的外胚層組織,是胚胎晚期腦細胞形成時,將表皮帶入的結果。 | 起源於前庭神經上支Schwann細胞的良性腫瘤 |
流行病學 | 可見於任何年齡,從新生兒到80 歲老人均有,高峰年齡在30~40 歲。 | 好發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歲,最年幼者為8歲,最高年齡可在70歲以上。 |
好發部位 Predilection site |
腦橋小腦角、鞍旁為其好發部位(可占顱內膽脂瘤的60~70%)。也見於第四腦室,側腦室、大腦、小腦和腦幹。發生在顱骨板障和脊柱者約占25%。 | 發生於聽神經的前庭部分,少數來自耳蝸部分。隨著腫瘤的生長、增大,腫瘤可引起內聽道擴大,突向腦橋小腦角角部,充填於腦橋小腦角內。會壓迫到三叉神經感覺支,引起角膜異常。 |
發病率 Incidence |
占全腦腫瘤的0.5~1.8% | 占顱內腫瘤的8.5%左右 |
病理 Pathology |
表面覆以非常薄的包膜,帶有白色光澤,類似珍珠樣,囊腫內面易脆的物質成洋蔥樣排列,故又名為珍珠瘤。 |
|
臨床表現 Clinical manifestion |
|
|
CSF 蛋白含量 |
正常 | 增高 |
X-ray檢查 | 除有腦內壓增高的表現外,各不同部位者也有各自改變。發生在腦橋小腦角表皮樣囊腫可出現岩骨尖吸收,內聽道外形正常; | 頭後前位、額枕位(湯氏位)和岩骨後前斜位(斯氏位),均可顯示內耳孔擴大。岩骨平片見內耳道擴大、骨侵蝕或骨質吸收。 |
CT | 表皮樣囊腫在CT 上的典型影像特徵為均勻低密度區,呈星芒狀,CT值因瘤內脂質及蛋白含量的不同而不同,在-2~12Hu 之間,低於腦脊液值,形態不規則,多為孤立,有占位效應。強化掃描一般無明顯增強。 | CT表現為瘤體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少數呈高密度影像。腫瘤居岩骨後緣,以內聽道為中心,多為類圓形,呈等密度,腫瘤周圍水腫輕,腫瘤增大時可壓迫腦幹、小腦及第四腦室形成阻塞性腦積水,增強掃描時腫瘤明顯強化,增強效應明顯。 |
MRI | 能顯示其占位效應、腫瘤範圍、血管移位等。邊界清楚的球形、分葉或不規則形囊性病變,多數病例呈長T1和長T2,在T1加權像上呈低信號,T2加權像上為高信號,瘤質不均勻而致信號強度變化不定是其 MRI特徵。 |
|
腦幹聽覺誘發電位 | 為敏感的無創檢查,根據諸波的潛伏期、波幅及持續時間作出診斷。 | |
治療 | 需以手術切除為原則。要爭取全切除,因為囊腫包膜是生長最活躍的部分。修補鼓膜與重建中耳腔功能。 | 首選手術治療,可以完全切除、徹底治癒。如果手術殘存的小腫瘤可以考慮伽瑪刀治療。 |
預後 | 表皮樣囊腫屬良性腫瘤,術後一般恢復良好,如腫瘤能大部切除,一般復發較晚,可延至數年甚至數十年。術後併發症的預防與處理是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的關鍵。 | 選擇合適的患者經枕下入路聽神經鞘瘤切除術的總體結果與其他手術方法大致相似,在較小聽神經瘤患者致殘率幾乎為零。較大聽神經鞘瘤患者致殘率和死亡率分別為5%~10%和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