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放射治療之認識病-高點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篇名
基本放射治療之認識病
說明
觀念剖析
  以前我們總結過化學治療藥物的臨床應用,今天我們要重點瞭解的是放射治療。放射治療(Radiotherapy,RT)是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惡性腫瘤患者中有2/3須要在治療過程中做RT,其中40%可用RT根治腫瘤。
  近年來,RT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學科,包括有3個專業—分別是放射物理學(Radiologic Physics)、放射生物學(Radiation Biology)、放射治療學(therapeutic radiology)。以防治惡性腫瘤為主的RT,即放射腫瘤學。這次我們重點掌握放射腫瘤學的應用。
放射線的基本特性和放射效應
種類 α射線 由N原子核組成,穿透力弱,但電離本領強
β射線 為高速電子束,穿透能力強
γ射線 由光子組成,不帶電荷,穿透能力最強
(1) X-ray與γ射線本質上都是光子,都是一種電磁輻射,但不同的是前者是來源於X-ray機或者醫用加速器,後者來自放射性核素
其他 中子(Neutron)、質子(Proton)、負π介子(negative pion)、重粒子(heavy particle)等
共同特性 物理效應 包括有穿透作用、螢光作用及電離作用
(1) 不同射線或同一種射線不同能量會有不同的穿透能力;衡量穿透能力即為“硬度”,以eV,KeV,MeV表示
(2) 放射線通過空氣、某種介質或者人體組織時,可使之產生電離作用;使得tumor產生電離是RT的基礎
化學效應 包括有感光效應及脫水作用
(1) 放射線使得感光材料感光,可以用於RT時測量射線量(黑度計)或者放射野均勻度
生物效應 放射線使得細胞內、外發生電離作用,經分子水平、亞細胞水平及細胞水平的變化,導致細胞變性和死亡
【註】放射線發生的物理、化學效應可在1s之內完成,而生物效應可能要數秒或者數年才能完成
放射線的生物學基礎
  臨床RT採用分割照射法,在正常組織中,最敏感的是生殖、造血及淋巴細胞,其次為上皮細胞,再次為骨和軟組織細胞,敏感最差的是神經細胞。正常組織對於分割照射的反應性不同,不同組織在細胞損傷的修補、細胞週期的再增殖、細胞週期不同時相的再分佈、厭氧細胞再氧合等方面表現不同,可以分為早反應組織和晚反應組織。上皮、黏膜、骨髓、精原細胞等就是早反應組織。
  另外,根據tumor組織學形態與放射敏感性可以分為以下3種:
放射敏感腫瘤 放射治療比>1,
可使tumor得到根治
惡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白血病(leukemia)、腎母細胞瘤(Nephroblastomas)等
放射中度敏感腫瘤 放射治療比=1 頭頸部鱗癌、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非小細胞癌(non-small cell carcinoma)等
抗放射腫瘤 放射治療< 1 各部位腺瘤(adenoma)、腦腫瘤(brain tumor)、惡性黑色素瘤
【註】放射治療比= 正常組織耐受劑量/腫瘤致死劑量
臨床應用
適應症 按治療比決定:
(1) 對放射敏感性腫瘤:可予以RT根治;晚期採用綜合療法
(2) 中度敏感性腫瘤:部分可用RT根治,部分應採用綜合治療
(3) 抗放射腫瘤:綜合治療;對轉移或復發腫瘤,RT可作為姑息治療,緩解症狀,延長生命
禁忌症 (1) 一般情況差,估計生存期不超過3個月
(2) 心、肺、腎功能差
(3) 有廣泛轉移的患者
毒性副作用
急性反應
RT中及RT後3個月內出現的反應)
局部反應 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放射性腸炎(radiation enterocolitis)、皮膚乾性或濕性脫皮反應
基本治療 全身反應 全身倦怠、食慾下降、頭暈、噁心、失眠、血球下降等
慢性反應(在RT後6個月以上,以纖維化為主要特性的反應) 放射性肺纖維化(radiation fibrosis of lung)、放射性腸沾粘
毒性副作用
  1. 診斷明確後才能RT,掌握好RT的適應症;
  2. RT前做好全面檢查,如糾正全身不良狀況,控制感染,糾正貧血;
  3. 如治療頭頸部腫瘤,照射野包括口腔,必須先處理患牙;
  4. 治療中應該加強支持治療,給予輔助藥物,克服RT或同時給化學治療的毒性副作用;
  5. RT後繼續給予支持治療,或給予全身治療,增強免疫功能。
  6. 注意保護照射區域的皮膚;
  7. 照射範圍內3~4年中不應取活檢或者拔牙;
  8. 對於放RT反應要處理,防止被照射組織出現纖維化及其他損傷;
關鍵詞
放射治療、放射線、治療惡性腫瘤、放射敏感腫瘤、放射性肺纖維、抗放射腫瘤、放射效應
上一篇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