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976年一場退伍軍人聚會後,221位退伍軍人中有34人死於肺炎,但不明病原;日後從死者肺組織中,分離出一種細菌,命名為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目前已知,它除了是過去呼吸道感染流行時卻又找不到病因的元兇之外,此菌還引起與退伍軍人病完全不同臨床表現的龐提亞克熱(Pontiac fever)。現大部分的退伍軍人症來自一般社區感染,院內感染只佔一小部分。
微生物特性
退伍軍人菌對人類並非都具有致病性,至少39種退伍軍人菌的其中1/2會致病,其中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最常見,又可分為3個亞種(subspecies),共有14個血清型,以
第1型和第6型為人體重要致病菌及院內感染菌。它是一種
需氧G(-)桿菌,喜在20~45℃的水缸、冷熱水系統、冷卻水塔、按摩池、噴水池和呼吸道醫療器材中生長。
退伍軍人桿菌雖可生存在自然環境中,但在一般培養基上無法培育,對養分需求特殊,培養時除了以含有酵母萃取物(yeast extract)的BCYE-α當作生長培養基之外,還需添加
半胱胺酸(L-cysteine)、鐵及α-ketoglutarate,使用活性碳以吸收過氧化物,以免對本菌的危害,還要加入Vancomycin-polymyxin B-aniromycin抑制其他雜菌生長。
易感人群
退伍軍人病潛伏期約2 ~10天,多在夏秋季流行,直接吸入為主要的傳播途徑,
不會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飲食而傳播,人群中以吸煙、50歲以上男性、酗酒、免疫力較弱、正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劑等人士有較高的患病風險。
退伍軍人桿菌是屬於
胞內寄生菌,尤其是單核球和巨噬細胞(macrophage)。當本菌進入人體後,會很快繁殖,並引起實質性呼吸道感染。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在罹患退伍軍人病的患者來說差異極大,輕者發燒(體溫常高於40度)、頭痛、厭食、乾咳、心搏過慢、腹瀉、肌肉疼痛等,還可出現肝功能異常及低鈉血症,嚴重者可呼吸衰竭或多重器官衰竭等。
實驗診斷
CXR |
是肺炎診斷之重要工具之一,但非特異性,表現多樣化。 |
抗血清凝集試驗 |
是血清型的鑑定必備。 |
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酵素免疫分析法 (EIA) 和乳膠凝集試驗 |
可直接偵測人體尿液或體液中是否有本菌的抗原,敏感性 90 %,特異性在 99 %。 |
核酸探針技術 |
偵測本菌,敏感度 70% ,特異性 99%。 |
細菌培養 |
金標準。 |
治療
目前常用藥物
以Macrolid的抗生素為主,或Quinolone、Rifampin、Tetracycline、TMP/SMZ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