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類致病的立克次體有四個屬,包括立克次體屬(Rickettsia)、柯克斯體屬(Coxiella)、羅沙利馬屬(Rochalimaea)、埃里西體屬(Ehrlichia)。Q熱(Q fever)發生在動物與人的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zoonosis),是由立克氏體(rickettsia)中的Coxiella bunetii感染引起,人感染後會成為Reservoirs。Coxiella bunetii約(0.3 x 1)μm大小,是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Coxiella bunetii只能在雞胚胎或活細胞培養基中,孵育6~7天始可生長成功,會呈現麥桿黃色。可以Stamp’s 法來染色。
"Q"表示"QUERY",指該病原因不明之意。首先由Derrick(1937)在澳大利亞昆士蘭省的布里斯本觀察屠宰(slaughterhouse)工人發生怪病所發現。好發於春季及初夏時節。動物感染時,無明顯臨床症狀,但會子宮內膜炎、流產、不孕症、死產等現象;當人感染Q熱時,潛伏期12~39天,平均18天。急性型可出現突然發熱、乏力、頭痛、肌痛,無皮疹,嚴重者可表現為肺炎、肝炎;慢性患者嚴重時可引起心內膜炎。
Coxiella bunetii可通過細菌過濾器,短桿狀,無法在人工培養基上發育,必須在雞胚胎內培養。多數立克次體均耐低溫與乾燥,在乾燥沙土中4~6℃可存活7~9個月,-56℃能活數年;多數立克次體對熱及消毒劑抵抗力弱,唯有Coxiella bunetii對理化因子具顯著抗性,必須加熱60~70℃,30~60分鐘才能滅活。
Coxiella bunetii抗原分為二相。初次從動物中分離到的立克次體具Ⅰ相抗原,又稱表面抗原或毒力抗原;經雞胚多次傳代後成為Ⅱ相抗原,其毒力減低,但經動物或蜱傳代後又可逆轉為Ⅰ相。
若Q熱立克次體是由呼吸道進入人體,先在單核巨噬細胞內生長繁殖,進入血流形成立克次體血症,其釋放毒性物質好比內毒素,可以引起全身毒血症狀,可造成小血管、肺、肝、心、脾、腎、睾丸病變:
臨床除發熱、頭痛、腰痛、緋腸肌之外,主要表現為間質性肺炎,無皮疹。病後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以細胞免疫為主。
須靠病原體之分離與鑑定,一般可採取患者血接種於雄性豚鼠,接種後豚鼠體溫>40,同時有陰囊紅腫,表是有立克次體感染;再進一步用雞胚卵黃囊或小鼠成纖維細胞培養分離,用免疫試驗加以鑑定:補體結合試驗及凝集試驗檢查特異性抗體,以及放射性同位素沉降試驗以協助診斷;血清學外斐試驗陰性(Weil-Felix reaction(-))。
疾病 | 流行性斑疹傷寒 | 地方性斑疹傷寒 |
病原體 | R. prowazekii | R. typhi |
傳播媒介 | 人虱(lice) | 鼠蚤(fleas) |
儲存宿主 | 人 | 鼠類 |
傳播方式 | 虱糞便擦入損傷皮膚 | 蚤糞便擦入損傷皮膚 |
主要靶細胞 | 內皮細胞 | 內皮細胞 |
主要病變 | 血管炎 | 血管炎 |
臨床表現 | 發熱、頭痛、皮疹(先出現在軀幹,可造成嚴重腦膜炎) | 發熱、頭痛、皮疹 |
疾病 | 落磯山斑點熱 | 恙蟲病 |
病原體 | R. rickettsii | R.tsutsugamushi |
傳播媒介 | 蜱(tick) | 恙螨(mite) |
儲存宿主 | 野生嚙齒類、狗 | 鼠、兔 |
傳播方式 | 蜱叮咬 | 恙螨幼蟲叮咬 |
主要靶細胞 | 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 | 內皮細胞 |
主要病變 | 血管炎 | 血管炎 |
臨床表現 | 高熱、頭痛、皮疹(首先出現在腳,然後才擴張到軀幹) | 發熱、頭痛、皮疹、潰瘍、焦痂(eschar)、淋巴結腫大 |
疾病 | Q熱 | 戰壕熱(trench fever) |
病原體 | C.burnetii | Roch. quintana |
傳播媒介 | 蜱(tick) | 人虱 |
儲存宿主 | 牛羊、野生小動物 | 人 |
傳播方式 | 接觸、呼吸道,不經叮咬 | 虱糞便擦入損傷皮膚 |
主要靶細胞 | 單核巨噬細胞 | 不明 |
主要病變 | 肉芽腫 | 不明 |
臨床表現 | 發熱、頭痛、肺炎、肝炎、心內膜炎 | 發熱、頭痛、斐腸肌痛 |
人感染可用氯黴素與四環素類治療。
急性Q熱大多預後較好,未經治療,約有1%的死亡率;慢性Q熱,未經治療,常因心內膜炎死亡,病死率可達30%。目前有疫苗可供實驗室人員或屠宰場工作人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