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神經性厭食症,臨床醫學教室-高點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篇名
精神科-神經性厭食症,臨床醫學教室
重要考點
神經性厭食症具有 a low weight, fear of gaining weight, a strong desire to be thin及food restriction等特點。
說明
(簡介)

目前全世界約有0.3%-3.7%患有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多見於13~20歲,90%發生在女性,多來自較富裕的家庭,病程可長達數個月至數年。至於引起原因仍不明確,可能與biological、psychological、developmental、sociocultural等因素有關。研究證明,第1,3,4對染色體上某些基因的多態性表達與限制型厭食症有顯著關係。另外,藉助MRI研究,大腦背側頂葉(posterior parietal lobe network)的外側紋狀體區(extrastriated body area,EBA)和額前皮質-島葉-杏仁核系統(prefrontal cortex-insula-amygdala network)這兩個功能區域可能是體象認知扭曲的關鍵區。

對於厭食症的嚴重程度以BMI來評估:在成人,BMI17~18為輕度,16~17為中度,15~16為重度,低於15為極重度;兒童則以低於同年齡BMI的5%為標準。

(分型與診斷標準)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四版(DSM-IV)規定,神經性厭食症分為兩個亞型:限制型(restricting type)和暴食型(binge-eating/purging type)。

限制型
  1. 體重低於期待值的85%
  2. 在體重偏低的情況下,也對增重非常害怕
  3. 體象認知嚴重扭曲(Body Image Distortion),否認目前體重偏低的嚴重性
  4. 已有規律月經的女性停經超過3個週期以上
暴食型 除上述症狀外,還可能因無法忍受肌餓而有一次性吃下大量食物,然後自行催吐、過度鍛煉、吃瀉藥等方法,容易導致厭食症症狀被掩蓋
(臨床表現)

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患者常見臨床特徵:

  1. 起病前有輕度肥胖:占1/3患者。
  2. 起病前有社會心理因素:占1/2患者。
  3. 刻意節制食量:此為必要因素,進食量較正常人少許多,但少許患者不能忍受飢餓,而有貪食行為。
  4. 體重減輕:體重較平時或是一般正常人少25%以上,嚴重者可達消瘦程度。
  5. 極度憂心肥胖:常過度運動,催吐,導瀉等方式來減輕體重。但有些患者無法忍受肌餓而貪食。
  6. 有體象障礙: 自覺過胖,即使已明顯消瘦.仍認為自己很胖,即對自己的體重、大小、身材之想法有障礙。
  7. 性功能及性發育障礙:青春前期者,性心理和生理發育遲緩;若是女性可出現閉經,男性則性慾減退或陽痿。
  8. 可伴有營養不良、脫髮、水腫、低血壓、心動過緩,甚至水、電解質失衡。
  9. 可伴強迫或憂鬱症狀。
  10. 下視丘一腦垂體—性腺軸障礙:如LH無周期變化,Dexamethason抑制試驗則無反應,cortison和GH濃度升高。
  11. 多數患者社會與生活功能基本正常。
(治療)
  1. 住院治療以恢復體重(admission to hospital to restore weight)。
  2. 全身支持療法。
  3. 藥物治療:
    抗精神病藥物 Sulpiride和Chlorpromazine等有助於減輕進食、焦慮,並可降低代謝,增加體重
    (註1)Sulpiride可拮抗於下視丘、橋惱和延腦的D1、D2 receptors,對D3、D4 receptors也有一定抑制。故具有啟動情感、抗木僵、減少退縮、降低幻覺、妄想及精神錯亂的作用,尚可抗憂鬱;對於中樞性止吐作用也很強;無鎮靜催眠和抗躁動作用
    (註2)Chlorpromazine用於控制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的躁動、緊張、幻覺、妄想等症狀,對憂鬱及木僵則療效較差
    抗憂鬱劑 對於伴有憂鬱症狀可選用clomipramine類藥物,既可使憂鬱症狀改善,還可增加食慾及體重
  4. 心理治療:
    行為治療(behavioral therapy)、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心理動力學心理治療、家庭治療
關鍵詞
神經性厭食症、厭食症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