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硬腦膜靜脈竇(下),基礎醫學教室-高點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篇名
解剖學-硬腦膜靜脈竇(下),基礎醫學教室
重要考點
海綿竇是屬於前下群硬腦膜靜脈竇其中一員,其外側壁自上而下有第Ⅲ、IV、V(其中眼神經和上頜神經)腦神經通過。
說明
(前下群硬腦膜靜脈竇)

分群

位置

前下群

海綿竇

位於蝶鞍兩側,前起眶上裂內側,後至顳骨岩部。左右海綿竇環繞垂體。竇內襯有一層內皮

  1. 海綿竇內側壁是一纖維層所構成,內有頸內動脈和交感神經經過。在內皮與頸內動脈下外側之間有外展神經通過
  2. 海綿竇下壁以薄骨片與蝶竇相隔
  3. 海綿竇的外側壁內自上而下有第3、4、5(眼神經和上頜神經)對腦神經經過。當海綿竇栓塞時,可出現眼球僵直

蝶頂竇

位於蝶骨小翼後緣,但不一定存在。開口於海綿竇前端

岩上竇

位於顳骨岩部上緣岩上溝內,與海綿竇後上部相通,終止於橫竇末段。岩上竇下方有三叉神經通過

岩下竇

  1. 位在岩枕裂的兩層硬腦膜之間,起於海綿竇後下部,終止於頸內靜脈上球
  2. 岩下竇內之血液可直接流向乙狀竇

(註)岩下竇與咽升動脈的腦膜支伴行,位於頸內靜脈孔的前內側,乙狀竇與枕動脈的腦膜支伴行,位於頸內靜脈孔的後外側,岩下竇與乙狀竇之間有第9、10、11對腦神經經過



分群

特點

前下群

 海綿竇

  1. 海綿竇有許多分支與顱外靜脈吻合,包括眼上靜脈、眼下靜脈、導靜脈
  2. 海綿竇有許多分支與顱內靜脈吻合,如承接淺大腦中靜脈、大腦下靜脈的血液;有時接受腦膜中靜脈的額支
  3. 海綿竇經岩上竇與橫竇連繫
  4. 海綿竇經岩下竇通至頸內靜脈
  5. 海綿竇也與上矢狀竇交通
  6. 承接蝶頂竇的血液

蝶頂竇

承接硬腦膜靜脈或承接硬腦膜中靜脈的額支

岩上竇

若鼓室蓋感染而蔓延所引起的中耳炎,可引起岩上竇血栓形成,侵犯半月神經節,引起同側面痛

岩下竇

  1. 承接迷路靜脈、延髓、腦橋和小腦下的小靜脈分支
  2. 岩下竇血栓形成可出現Gradenenigo’s 症候群,表現一側中耳炎與乳突炎(otitis media & mastoiditis),伴眼眶後疼痛(retroorbital pain)和同側外展神經麻痹(ipsilateral paralysis of the abducens nerve (sixth cranial nerve)
相關考題
(問題來了) 以下題目摘自考選部公佈醫師專技高考試題
<96-2-7>若病人同時出現動眼(oculomotor)神經、外旋(abducent)神經、滑車(trochlear)神經與三叉神經之眼神經(ophthalmic nerve)與上頜神經(maxillary nerve)的缺損,其病灶部位最可能是在下列何處?
  1. 眼窩(orbital fossa )
  2. 框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3. 海綿竇(cavernous sinus)
  4. 橋腦(pons)
解答:C
<99-1-2>下列何者為穿過海綿竇(cavernous sinus)之感覺神經?
  1. 副神經
  2. 第八顱神經
  3. 第四顱神經
  4. 眼神經(ophthalmic nerve)
解答:D
<100-2-23>下列關於面部危險三角區域(danger triangle of the face)之面靜脈(facial vein)敘述何者錯誤?
  1. 面靜脈與翼突靜脈叢(pterygoid venous plexus)可相交通
  2. 面靜脈有良好的瓣膜系統可阻止血液回流
  3. 面靜脈發炎可能引發海綿竇血栓靜脈炎(thrombophlebitis of cavernous sinus)
  4. 危險三角區域的感染或發炎可沿著面靜脈蔓延到大腦靜脈系統
解答:B
<101-1-24 >有關顱內靜脈竇(venous sinuses)之敘述,何者錯誤?
  1. 上矢狀竇(superior sagittal sinus)內之血液流向竇匯(confluence of sinuses)
  2. 乙狀竇(sigmoid sinus)直接承接橫竇(transverse sinus)流過來之血液
  3. 岩下竇(inferior petrosal sinus)內之血液直接流向乙狀竇
  4. 下矢狀竇(inferior sagittal sinus)內之血液直接流向岩上竇(superior petrosal sinus)
解答:D
關鍵詞
海綿竇、硬腦膜靜脈竇、中眼神經、上頜神經、硬腦膜靜脈竇、顱外靜脈、顱內靜脈、橫竇、Gradenenigo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