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道基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起源於胃腸道間葉細胞( mesenchymal cells )並可在腹腔內擴散的肉瘤。GIST 是一種較為罕見的腫瘤,在台灣的發生率每年每百萬人約14人;雖然在所有胃腸道腫瘤中的比例不足1%,然而GIST卻是最常見的胃腸道間葉細胞惡性腫瘤(gastrointestinal mesenchymal tumor,GIMT)。好發在40~60歲年,男性和女性發病率相當,40歲以下患者罕見。許多GIST患者無任何自覺症狀,通常為偶然發現,患者的臨床表現與腫瘤的位置和大小相關,50%~70%患者出現不明腹痛或不適,也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34%~40%者有胃腸道出血現象,多數好發於胃部(60%-70%),腹部可觸摸到腫塊較少見,但通常示預後不佳;其他症狀包括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噁心、貧血等。組織學形態有梭形細胞、上皮樣細胞或多形性細胞。免疫組化表達KIT蛋白(CD117)陽性。遺傳上存在頻發性c-kit基因突變。
1、 大體形態
腫瘤大小不一,自0.2cm~4.0cm不等,起源於胃腸道壁固有肌層,可向腔內腔外生長;向腔內生長可形成潰瘍。因此,根據腫瘤主體位置可分為腔內型、壁內型、腔外型和腹內胃腸道外型。大多數腫瘤呈膨脹生長,邊界清楚,質硬易碎;切面呈魚肉狀,灰紅色,中心可有出血、壞死、囊性病變等繼發性改變。腫瘤數目可為多個。
2、 組織學特點
GIST主要是由梭形細胞和上皮樣細胞構成,兩種細胞可同時出現於不同的腫瘤中,但形態學變化範圍大。依據兩種細胞的多少可分為梭形細胞型、上皮樣細胞型及混合型。腫瘤細胞的排列也呈多樣化,以束狀和片狀排列居多。胃與小腸的形態學變化大,直腸形態學變化小,大部分為梭形細胞型,交叉束狀排列多。腫瘤細胞分化不等,可出現核端空泡細胞和印戒樣細胞。
3、 免疫組化特點
GIST免疫組化研究表明CD117(c-kit)和CD34為其重要標誌物。80~100%的GIST CD117陽性,而平滑肌細胞和神經纖維不表達CD117;60~80%的GIST之CD34呈陽性,並且良性的GIST的CD34表達較高。CD34表達特異性強,在區別GIST s與平滑肌瘤或神經源性腫瘤時具有重要價值。CD34陽性表達時,往往CD117也呈陽性表達。CD117、CD34的表達與腫瘤位置、細胞分化及預後無明顯關係。此外,GIST也可有肌源性或神經源性標記物的表達,如2-SMA、desim、S-100等,但陽性率低,且多為局灶陽性。
4、 GIST良惡性判定,見下表:
|
良性 |
潛在惡性 |
惡性 |
大小 |
<2cm |
≥5cm,<10cm |
>10cm |
境界 |
清楚 |
與周圍粘連 |
浸潤周圍組織或器官 |
播散與轉移 |
- |
- |
腹膜播散,肝轉移 |
腫瘤壞死 |
- |
- |
常有 |
脈管浸潤瘤栓 |
- |
- |
可有 |
有絲分裂細胞數 |
- |
<10/50HPF |
>10/50HPF |
<註>復發危險級別採用NCCN及ESMO的建議,將腫瘤大小、有絲分裂數及腫瘤位置等因素作為評估復發危險的依據,且近年來研究指出,即使是同樣大小、相同有絲分裂數的GIST,位在小腸的復發危險性較胃部高,值得注意!
5、 GIST惡性程度判斷,見下表:
一般來說胃、食道及直腸的GIST惡性程度較低,而小腸和結腸惡性程度較高。對GIST的惡性程度判斷除了臨床上的局部浸潤、轉移、復發等因素外,腫瘤的大小及有絲分裂數也是判斷GIST惡性程度的標準之一。
惡性程度 |
腫瘤大小 |
有絲分裂數/50HPF |
高危 |
任何大小 |
>10/50HPF 不論多少 >5/50HPF |
中危 |
5~10cm |
<5/50HPF 6~10/50HPF |
低危(low) |
2~5cm |
<5/50HPF |
極低(very low) |
<2cm |
<5/50HPF |
(一)診斷
(二)鑑別診斷
GIST常需與下列腫瘤鑒別,這些胃腸道腫瘤常有與GIST類似的臨床表現。
爭取手術徹底切除。復發轉移則採取Imatinib治療,放療與化療幾乎無效。手術前後輔助Imatinib治療仍在臨床試驗中。
一般對治療效果良好GIST患者定期進行超音波、CT或MRI;對具中度或高度復發危險者或已經服用標靶藥物治療者,建議在切除腫瘤後每3~4M追蹤一次,連續3年,之後每6M追蹤一次,連續5年,然後每1年追蹤一次。
<99-1-54>關於腸胃道基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