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疝 ( 最常見的腹外疝 )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
直疝 (Direct Inguinal Hernia) |
|
好發年齡 | 兒童、青壯年 | 老年 |
突出路徑 | 經腹股溝管突出,常進入陰囊 | 由腹股溝三角突出 (Hesselbach triangle) ,一般不進入陰囊 |
是否經過內環 | 是 | 否 |
與精索的關係 | 精索在疝囊後方 | 精索在疝囊外前方 |
與腹壁下動脈的關係 | 疝囊頸在腹壁下動脈(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外側 | 疝囊頸在腹壁下動脈內側 |
嵌頓機會 | 較多 | 極少 |
腹股溝管 | 股管 |
內口:深環 / 外口:淺環 | 上口:股環 / 下口:卵圓窩 |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外 1/3 為腹內斜肌 後壁:腹膜和腹橫筋膜,內 1/3 為腹股溝鐮 上壁:腹內斜肌、腹橫肌的弓狀緣下緣、腹股溝韌帶和腔隙韌帶 |
前緣:腹股溝韌帶 後緣:恥骨梳韌帶 (Pectineal ligament) 內緣:腔隙韌帶 外緣:股靜脈 |
易復性疝 | 腹股溝區可回復性疝塊 |
難復性疝 | 疝塊不能完全回復 |
滑動性疝 | 疝塊不能完全回復,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狀 |
嵌頓性疝 | 疝塊突然增大,不能回復,並伴有明顯疼痛 |
絞窄性疝 | 在嵌頓性疝的基礎上合併腸管壁血運障礙,可出現腹膜刺激徵 |
腹股溝直疝 | 直立時出現半球形包快,不伴疼痛或其他症狀。直疝絕對不進入陰囊,極少嵌頓 |
非手術治療 | 適用於: 1 歲以下的嬰幼兒;年老體弱者;伴有嚴重疾病不宜手術者 |
疝囊高位結紮 | 適用於所有腹外疝的傳統手術方法。單純疝囊高位結紮適用於:嬰幼兒;絞窄性斜疝並感染者 |
傳統疝修補術 | 手術基本原則是疝囊高位結紮,加強或修補腹股溝管管壁 |
無張力疝修補 | 不行疝囊高位結紮,而將疝囊回復腹腔,以疝補片填塞疝環處 |
手法復位 | 適用嵌頓時間 3 ~ 4hr 內,年老體弱不宜手術,且嵌頓腸管無壞死者 |
嵌頓疝處理 | 原則上緊急手術,以防腸管壞死並解除腸梗阻症狀 |
絞窄疝處理 | 切除壞死腸管,一期腸吻合,但一般不宜一期作疝修補 |
術式 | 加強部位 | 適應症 |
---|---|---|
Ferguson | 加強前壁 | 腹橫筋膜無缺損、後壁健全的斜疝及直疝 |
Bassini | 加強後壁 | 腹橫筋膜鬆弛、腹股溝管薄弱。 一般臨床應用最多 |
Halsted | 加強後壁 | 腹橫筋膜鬆弛、腹股溝管薄弱 |
Shouldice | 加強後壁 | 較大的成人腹股溝斜疝、直疝 |
McVay | 加強後壁 | 後壁嚴重薄弱者:大斜疝、復發疝、直疝、股疝、老年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