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腦幹網狀系統,基礎醫學教室-高點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篇名
解剖學-腦幹網狀系統,基礎醫學教室
重要考點
腦幹網狀系統掌控肌肉緊張的維持、心臟反射、覺醒和注意力等作用影響巨大。
說明
(介紹)

腦幹網狀系統 (reticular formation) 最早由 Dieter 提出,是指位於延髓中央、橋腦被蓋和中腦等部分的一些大小不等的細胞團交織而成的結構。這個系統是神經系統中較古老的結構。

網狀結構按功能可分成上行系統和下行系統兩部分,將來自延髓和腦橋的資訊向下傳送到脊髓稱下行網狀結構,可加強或減弱肌肉的活動,對維持肌肉緊張及心臟反射作用非常重要;將來自延髓和腦橋的資訊向上傳送到整個大腦皮層的稱上行網狀結構,對覺醒和注意力有重要影響。

(解剖學特點)
  1. 網狀結構向上與背丘腦的板內核群、下丘腦的外側區、底丘腦相鄰;向下與脊髓的Ⅴ~Ⅷ層相關聯;
  2. 一般將網狀系統分為幾個核柱或區:中央區、內側區、外側區 ( 見下表格一 ) ;
  3. 網狀結構的神經元仍為節段性分佈;
  4. 依菱腦峽平面分界,其上方內側區網狀結構主要投向間腦和前腦;下方內側區網狀結構主要投向脊髓;
  5. 網狀結構有重要的化學傳導物質 ( 見下表格二 ) ;

(表格一)

 

位於

中央區

該組核群位於中縫及鄰近區域,又稱中縫核群 (nuclei raphe),是5羫色胺能神經元

內側區

位於中縫核群的外側,占延髓,腦橋網狀結構的內 2/3 和中腦被蓋的大部,軸突可上行投射到間腦或前腦 ; 向下投射到脊髓,為效應區或整合區,故所占範圍最大

外側區

位於內側區外側,即三叉神經腦橋核及脊束全長的內側,占延髓,腦橋網狀結構的外側 1/3 很小的部分,由小細胞組成,故又稱小細胞區,其軸突多行向內側區 . 為感受區或聯絡區,以接受各種傳入衝動為主



 

分群

中央區

分為中縫蒼白核 (nucleus raphe pallidus) ,中縫隱核 (nucleus raphe obscures) ,中縫大核 (nucleus raphe magnus) ,中縫橋核 (nucleus raphe pontis) ,中央上核 (sup.central nucleus) ,中縫背核 (raphe dorsal nucleus) ,線形核 (lineal nucleus) 等等

內側區

分為延隨中央核 (nucleus medulla oblogata centralis) ,巨細胞網狀核 (nucleus reticularis gigantocellularis) ,腦橋網狀核 ( 分為尾側,被蓋,口側 )(nucleus reticularis pontis) ,中腦鍥狀核 (cuneiformis nucleus) ,底鍥狀核 (subcuneiformis nucleus) 等

外側區

分為延髓外側網狀核 (lateral reticular nucleus) ,小細胞網狀核 (nucleus reticular parvocellularis) ,外側內側臂旁核 (nucleus parabrachialis medialis and lateralis) ,腳橋被蓋網狀核 (tegment peduneulopontis nucleus) 等

(表格二)

(一)A 類神經元分佈從延髓到端腦的嗅球,可分為 16 群:

屬於去甲
腎上腺素能
神經元 ;
(A1~7)

A1~3 位於 延髓

A4~7 位於腦橋

多巴胺能
神經元
(A8~16)

中腦及中腦以上 部位,其中 A8~10 群位於黑質及鄰近腦區,而 A16 群位於嗅球



屬於去甲
腎上腺素能
神經元 ;
(A1~7)

包括迷走神經背核和孤束核的一些神經元 ; A3 群僅見於大鼠

其中藍斑核屬A6群

多巴胺能
神經元
(A8~16)

--

(二)C 類神經元分佈可分為 C1 , C2 , C3 等 3 群,位於延髓孤束核及其周圍,外側網狀核及其附近等

相關考題
(問題來了) 以下題目摘自考選部公佈醫師專技高考試題
<103-2-5 > 下列有關網狀系統( reticular formation )之敘述,何者錯誤?
  1. 網狀系統與睡眠有關
  2. 與痛覺調控有關
  3. 藍斑核( locus coeruleus )神經元以 dopamine 為傳遞物質
  4. 縫核( raphe nucleus )位於腦幹之中央區域
解答:C
關鍵詞
肌肉緊張、心臟反射、腦幹網狀系統、reticular formation、藍斑核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