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硬腦膜靜脈竇(上),基礎醫學教室-高點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篇名
解剖學-硬腦膜靜脈竇(上),基礎醫學教室
重要考點
硬腦膜靜脈竇是位於兩層硬腦膜之間的靜脈道,可分為後上群與前下群,竇壁有兩層,竇腔內一般無瓣膜,但在大腦靜脈和小腦靜脈在靜脈竇入口處具有瓣膜裝置,具有調節血流作用。
說明
(前言)

硬腦膜靜脈竇可歸納為兩群:

  1. 後上群:上矢狀竇、下矢狀竇、橫竇、乙狀竇、直竇、竇匯、岩鱗竇、枕竇;
  2. 前下群:海綿竇、海綿間竇、岩上竇、岩下竇、左右蝶頂竇、基底竇、旁竇、大腦鐮靜脈、小腦幕靜脈。

由於本章節內容較為龐大,故分為(上)(下)兩集解說。

(後上群硬腦膜靜脈竇)

分群

位置

後上群

 

上矢狀竇

橫切面呈三角形,由前向後逐漸增大,前從雞冠開始,沿矢狀溝向後行,至近枕內隆凸處,移行成左、右橫竇,橫徑以右橫竇較大,故引流以右側為主。左右上大腦靜脈開口於靜脈陷窩
(註)有3個陷窩中以頂靜脈陷窩最大,枕靜脈陷窩次之,額靜脈陷窩最小

直竇

位於大腦鐮與小腦天幕結合處,橫切面呈三角形;在枕內隆凸處分叉為左、右橫竇,或進入竇匯

下矢狀竇

位於大腦鐮下緣後2/3的兩層硬膜內

橫竇

橫切面呈三角形,位於橫竇溝內;一般右橫竇多續於上矢狀竇,左橫竇續於直竇,橫徑是右側大於左側,引流以右側為主;所以當右橫竇發生栓塞時,臨床症狀較左側栓塞重,可出現腦疝而死亡

 

乙狀竇

位於顳骨乳突部的乙狀溝內,從橫竇離開小腦幕處開始,沿乙狀溝向下,終於頸內靜脈
乙狀竇伴同枕動脈的腦膜支,位於頸內靜脈孔的後外側,與岩下竇之間有第9、10、11對腦神經通過

枕竇

位於小腦鐮附著緣的最小靜脈竇,從枕骨大孔邊緣上行至竇匯或其他靜脈竇,如直竇或乙狀竇

竇匯

是許多靜脈竇在枕內隆凸處匯合情況。因形式多樣,甚為複雜,占最多數是雙分支型,即上矢狀竇與直竇均分左右兩支,分別匯合成左橫竇和右橫竇



分群

特點

後上群

 

上矢狀竇

  1. 承接上大腦靜脈開口的血液,此處易扯斷,造成硬腦膜下出血
  2. 承受板障靜脈和硬腦膜靜脈血,以及蛛網膜顆粒的導入
  3. 承接經頂孔而導入的骨膜靜脈
  4. 與鼻靜脈、鼻竇(特別是額竇)處連繫密切
  5. 上矢狀竇化膿性感染,出現感染性血栓,可造成顱內壓增高及視乳頭水腫
  6. 上矢狀竇由三叉神經纖維支配,對維持腦內壓恆定非常重要

直竇

  1. 承受大腦大靜脈和下矢狀竇、小腦幕靜脈和小腦靜脈的血液

(註)當直竇栓塞,可造成大腦大靜脈栓塞症狀;分娩時造成直竇損傷,可引起顱後窩血腫死亡

下矢狀竇

承接大腦鐮靜脈的血液

橫竇

  1. 接受上矢狀竇和直竇的血
  2. 還接受大腦下靜脈、小腦靜脈、腦幹靜脈、導靜脈和板障靜脈的血、岩上竇的血
  3. 一般橫竇無重要的導血管與顱外相交通,所以進行開顱手術時,一般無大出血危險

 

乙狀竇

  1. 乙狀竇直接承接橫竇流過來之血液
  2. 乳突導血管連接乙狀竇與耳後靜脈或枕靜脈
  3. 乳突炎或中耳炎嚴重時,可以波及僅有薄骨片相隔的乙狀竇,引起乙狀竇栓塞

枕竇

枕竇也可與椎靜脈叢相連繫

竇匯

竇匯有腦神經第5、9、10的感覺支來支配;與上矢狀竇類似,皆為一個重要的反射發生帶

相關考題
(問題來了) 以下題目摘自考選部公佈醫師專技高考試題
<96-2-18>下列有關大腦靜脈的敘述,何者錯誤?
  1. 上大腦靜脈(superior cerebral vein)注入上矢狀竇(superior sagittal sinus)處易扯斷,造成硬腦膜下出血
  2. 上矢狀竇的血液大部分流向左橫竇
  3. 岩上竇(superior petrosal sinus)注入乙狀竇(sigmoid sinus)
  4. 乙狀竇(sigmoid sinus)注入內頸靜脈(internal jugular vein)
解答:B or C
<96-2-7>若病人同時出現動眼(oculomotor)神經、外旋(abducent)神經、滑車(trochlear)神經與三叉神經之眼神經(ophthalmic nerve)與上頜神經(maxillary nerve)的缺損,其病灶部位最可能是在下列何處?
  1. 眼窩(orbital fossa ) 
  2. 框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3. 海綿竇(cavernous sinus) 
  4. 橋腦(pons)
解答:C
<97-1-25>下列各對顱內靜脈竇(venous sinus)之中,那一對直接相連?
  1. 上矢狀竇(superior sagittal sinus)與下矢狀竇(inferior sagittal sinus)
  2. 下矢狀竇(inferior sagittal sinus)與橫竇(transverse sinus)
  3. 乙狀竇(sigmoid sinus)與岩上竇(superior petrosal sinus)
  4. 上矢狀竇(superior sagittal sinus)與岩下竇(inferior petrosal sinus)
解答:全給分
<98-1-26>顱內靜脈竇之直竇(straight sinus)位於:
  1. 大腦鐮(cerebral falx)與顱骨交會處
  2. 小腦天幕(cerebellar tentorium)與顱骨交會處
  3. 大腦鐮與小腦天幕交會處
  4. 腦鐮(cerebellar falx)與顱骨交會處
解答:C
<99-1-2>下列何者為穿過海綿竇(cavernous sinus)之感覺神經?
  1. 副神經
  2. 第八顱神經
  3. 第四顱神經
  4. 眼神經(ophthalmic nerve)
解答:B
<99-1-25>大腦大靜脈(great cerebral vein of Galen)注入:
  1. 岩上竇(superior petrosal sinus) 
  2. 橫竇(transverse sinus)
  3. 直竇(straight sinus) 
  4. 上矢狀竇(superior sagittal sinus)
解答:C
<101-1-24 >有關顱內靜脈竇(venous sinuses)之敘述,何者錯誤?
  1. 上矢狀竇(superior sagittal sinus)內之血液流向竇匯(confluence of sinuses)
  2. 乙狀竇(sigmoid sinus)直接承接橫竇(transverse sinus)流過來之血液
  3. 岩下竇(inferior petrosal sinus)內之血液直接流向乙狀竇
  4. 下矢狀竇(inferior sagittal sinus)內之血液直接流向岩上竇(superior petrosal sinus)
解答:D
關鍵詞
硬腦膜靜脈竇、硬腦膜、竇壁、竇腔、大腦靜脈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