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糖尿病藥物的分類-高點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篇名
治療糖尿病藥物的分類
說明
前言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組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因胰島 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
糖尿病分型
  糖尿病是因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以及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據此,可分為1型(免疫介導型和特發性糖尿病)、2型和特殊類型(青年人中成年發病型糖尿病、線粒體tRNA基因突變糖尿病、胰島素作用基因異常、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

  目前將糖尿病病情重,有酮症傾向,胰島功能差,自身免疫性抗體陽性需要胰島素治療定為 1 型糖尿病(包括成人晚發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病情相對輕,一般情況下不易出現酮症,具有一定胰島功能或有高胰島素血症和胰島素抵抗,應用口服降糖藥有效者定為 2 型。
診斷
  1. 1999年WHO提出DM診斷標準:
    • 有糖尿病的症狀,任何時間的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RPG) ≧200mg/dl;
    • 空腹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FPG) ≧126mg/dl。
    • 在OGTT服75g葡萄糖後2h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2HPG) ≧200mg/dl。
  2. 根據2003年美國糖尿病協會的最新標準,空腹血糖介於100~125 mg/dl即為「空腹血糖不耐症」;若接受OGTT試驗,則兩小時血糖值介於140~199 mg/dl者為「葡萄糖耐受性不良」。
【註】「空腹血糖不耐症」與「葡萄糖耐受性不良」皆為罹患DM的高危險群,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必須從運動與控制飲食著手,加上藥物治療,才能預防進一步演變成糖尿病。
糖尿病藥物治療分類
藥物 藥理作用 代表藥物 副作用 禁忌
磺醯脲素類
(sulfonylurea)
(可分三代)
與胰島β細胞膜上受體合,促進胰島素釋放 ,以降低血糖; 適用於2型DM。 第一代:
  • Tolbutamide
    (此類作用時間最短的藥物)
  • Chlorpropamide
    (作用時間最長的藥物)
  • Acetohexamide
    (Dimelor,其代謝物具有活性)
  • Glibenclamide(Euglucon)
第二代:
  • Glipizide( Minidiab)
  • Gliclazide(Diamicron)
  • Gliquidone (Glurenorm)
  • Glibornuride(Glutril)
第三代:
  • Glimepiride
  • 低血糖反應
  • 噁心腹瀉
  • 皮疹發熱
  • 血球減少
  • 眩暈、肝損害
肝腎功能不全者
雙胍類
(Biguanides)
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而降低血糖,對1型和2型均有效。 Phenformin Hydrochloride Dinethyliguanide 噁心、腹瀉乳酸性酸中毒、酮血症 維生素B12及葉酸缺乏、低血糖反應、心肌抑制等 肝腎功能不全及乳酸性酸中毒者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α-glucosidase Inhibitor)
抑制小腸刷狀緣的近腔上皮細胞內的α- 葡萄糖苷酶,延緩腸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 Acarbose(Glucobay)(阿卡波糖,拜唐平)Voglibose 腸脹氣、腹痛、腹脹、腹瀉、皮疹、瘙癢、頭痛眩暈、高鉀血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嚴重感染者、手術前後的患者
噻唑烷二酮類(TZD)
(即胰島素增敏劑)
能增強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Rosiglitazone(文迪雅) 低血糖ALT升高 心功能Ⅲ和Ⅳ級患者
苯甲酸衍生物類(Megnitinide) 與胰島β細胞膜36kD特異蛋白結合,使K+通道關閉而促進胰島素分泌。 Repaglinide(諾和龍)
(註)
作用機轉與sulfonylurea相似,皆為刺激胰臟胰島β細胞分泌insulin。
較少出現低血糖反應  
胰島素
(Insulin)
人胰島素類似物,是將人類胰島素B鏈28位的脯氨酸與29位賴氨酸對換。
  • Insulin,RI
  • Insulin NPH(中效胰島素)
  • Protamine Zinc Insulin PZI(長效胰島素)
  • Novolin R
  • Novolin N
  • Novolin 30R
  • Glucagon
過敏反應、 低血糖反應、 胰島素性水腫、屈光失調 、胰島素耐受性  
藥效評估
  1. 磺醯脲素類 (sulfonylurea)
    用於病患本身尚具有一定胰島功能的2型糖尿病;在幾個月或幾年後,隨著胰島功能減退,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磺脲素類失效,對血糖明顯升高者,應改用 Insulin治療。
  2. 雙胍類(Biguanides)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α-glucosidase Inhibitor)
    有效降低餐後血糖,對1型和2型糖尿病均有效,服用大劑量注意其不良反應。
  3. 噻唑烷二酮類(TZD)
    能降低餐後血糖,作用持續時間長,對病情較輕的2型糖尿病有效,但對伴有黎明現象者,還應加用其它降血糖藥。
  4. 苯甲酸衍生物(Megnitinide)(TZD)
    適用于餐後高血糖,低血糖發生率低,因此比較適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5. 胰島素(Insulin)
    具有肯定的降血糖效果,是治療糖尿病最有效的藥物。人胰島素製劑純度大,不良反應較普通胰島素降低,是目前的主要用藥;短效胰島素對降低餐後血糖有明顯療效,是治療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的主要用藥;中效胰島素對控制黎明現象有明顯效果;目前研製出的超短效人胰島素起效更快、作用時間短,能有效控制餐後血糖。

小龍醫師的叮嚀
近年來,糖尿病在國人十大死因之中的前五名,目前全台灣約有120萬名糖尿病罹病人數;而全球每10 秒就有兩人罹患糖尿病,每10 秒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相關疾病。若您身邊有DM的親朋好友,趕緊將正確的觀念與養身之道告知,以減少DM這個無形殺手所帶來的痛苦而終纏一身!
關鍵詞
糖尿病藥物、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免疫性糖尿病、治療糖尿病
下一篇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