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
一、分類
界 |
細菌界 Bacteria |
門 |
變形菌門 Proteobacteria |
綱 |
γ- 變形菌綱 Gammaproteobacteria |
目 |
腸桿菌目 Enterobacteriales |
科 |
腸道細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
屬 |
沙門氏菌屬 Salmonella |
種 |
腸道沙門氏菌 S. enteric |
二、傷寒桿菌與副傷寒桿菌腸道沙門氏菌血清型常見有傷寒桿菌(S. typhi)、副傷寒桿菌(S. paratyphi)、S. choleraesuis。S. typhi和S. paratyphi,只能感染人。S. choleraesuis對動物有高度適應性,如果感染人,可造成嚴重臨床表現。
人群<5歲或>60歲、免疫力低下、具潛在疾病,如白血病、胃酸減少者等是感染的高危險群。
- 傷寒桿菌(S. typhi):是造成傷寒病的元兇,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播,在起病2~4週排菌量最多,傳染性最大。
- 傷寒桿菌有三種抗原,分別為菌體O抗原、表面Vi抗原、鞭毛H抗原。當人體感染後可誘發相應抗體產生,但都不是保護性抗體。由於O抗原與H抗原的抗原性較強,可以用血清凝集試驗 (肥達反應) 檢測血清中的相應抗體,有助於臨床診斷。由於Vi抗原具有阻止被吞噬,且使細菌的侵襲力加強的作用,所以Vi抗原是決定傷寒桿菌毒力的重要因素。傷寒病人群普遍易感,但病後免疫力持久,免疫水平與血清中O、H、Vi等抗體效價無關。傷寒與副傷寒之間並無交叉免疫力。
- O抗原: 體抗原D群,用來區別同一種(species)菌種不同的血清型分類(serotype);
- Vi抗原: 莢膜抗原;是決定傷寒毒力的重要項目;
- H抗原: 鞭毛抗原;
三、致病機轉致病性:經不潔食物或飲水感染。必須10 5 ~10 8 個細菌才會造成臨床症狀。
疾病 |
病原 |
潛伏期 |
致病機轉 |
臨床症狀 |
傷寒熱 typhoid fever |
S. typhi S. paratyphi A S. paratyphi B |
7~21 天潛伏期 ;癒後具免疫性,成慢性帶菌者 |
口→胃腸道→淋巴→血液→肝、脾→膽管→膽汁→腸管 |
發熱、頭痛、肌痛、肝脾種大、玫瑰斑疹 |
腸胃炎 gastroenteritis |
S. typhimurium S. enteritidis |
6~48 小時 潛伏期 ,維持 2~3 天 |
口→胃腸道→糞便排出,持續數週 |
發熱、噁心、嘔吐、頭痛、腹瀉 |
菌血症 bacteremia |
S. choleraesuis |
|
口→腸胃道→血液→肺、骨、腦、膽、腎→化膿 |
腸胃道症狀不明顯 |
【註1】根據研究指出,沙門桿菌的腸道入侵與第三類分泌系統 (Salmonella pathogenicity island 1 (SPI-1) encoded 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SPI-1 T3SS)有密切關係,沙門桿菌具有特殊菌毛(fimbrial)及黏合素(adhesins),與細胞結合後,
沙門桿菌分泌SPI-1 (Salmonella pathogenicity island-1),並將
Sip蛋白 (Salmonella invasion protein)注入上皮細胞內,造成actin的重組和細胞膜縐摺,將細菌包裹吞噬,並在吞噬小體(phagosome)內增殖,導致細胞死亡(pyroptosis),並誘發細胞激素的產生,引起腸道炎症反應。但
志賀菌(Shigella) 藉第三類分泌系統,
分泌4種蛋白(IpaA、IpaB、IpaC、IpaD) 進入上皮細胞和巨噬細胞內。
【註2】由於cAMP被激活,cAMP↑,促使水份大量分泌。
【註3】沙門桿菌ATR基因,具酸耐受性,可抵抗胃酸和吞噬小體內部較低pH值環境。
四、臨床表現
- 腸炎:是感染沙門桿菌最常表現,食用受污染食物或飲用水後6~48小時,出現噁心、嘔吐、非出血性下痢,伴隨發燒、腹痛、頭痛,常於2~7日內緩解。大部分患者可在數天內自癒,僅需注意補充水份、電解質,且盡可能不要給予太多止瀉藥,以免毒素無法排出;抗生素可能造成細菌在體內潛伏時間延長,所以並不一定需要給,但對於新生兒、老人、免疫機功能低下者則需給予。
- 傷寒熱與副傷寒熱:傷寒熱(typhoid fever)由S. typhi引起的發熱疾病,是沙門桿菌所引起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細菌入口經腸道,被巨噬細胞吞噬,侵入血流擴散至全身,在肝、脾和骨髓內繁殖。經7~21天潛伏期,患者第一週可高燒至40°C,伴肌痛、頭痛、結膜充血、腹痛、肝脾腫大、全身性淋巴結病變,相對心搏緩慢;第二週便秘或腹瀉、玫瑰斑疹、呼吸道症狀。若不治療,高燒持續2~3週或更久。嚴重者可出現腸出血 穿孔、腹膜炎、膽囊炎、肝炎等併發症而死亡。副傷寒熱(paratyphoid fever)由S. paratyphi A等引起,症狀與傷寒熱相似,但較輕微。
- 敗血症:以S. paratyphi、S. typhi、S. choleraesuis引起較常見,可造成肺、骨、腦、膽囊、腎之化膿性病灶。
- 無症狀帶菌:1~4%患者當typhoid fever痊癒後成為慢性帶菌者,多見於小於五歲兒童、老人及膽道疾病患者,成為疾病之散播者。以 S. typhi 為主,寄生在膽囊,是主要傳染的來源。此類患者除需接受長期抗生素治療及糞便追蹤,另外也須排除是否有膽結石與腎結石等情況。
五、比較沙門氏菌(Salmonella)及志賀菌(Shigella)比較如下表:
|
沙門氏菌 (Salmonella) |
志賀菌 (Shigella) |
傳染途徑 |
糞口傳播 |
糞口傳播 |
增殖處 |
在吞噬小體 (phagosome) 中增殖 |
在細胞質內增殖 |
運動 (Motility) |
會 |
否 |
乳糖發酵 |
否 |
否 |
入侵血液中 |
會 |
否 |
感染菌數 |
105 ~108 個細菌才可引起症狀 |
200 個細菌即能引起症狀 |
糞抗體 (Coporantibody) |
否 |
有 |
血清學測試 |
有, Widal test |
否 |
是否有帶原者 |
有 |
無 |
菌體可出現部位 |
血、尿、糞便 |
糞便 |
症狀 |
出現噁心、嘔吐、非出血性腹瀉,然後伴隨發燒、腹痛、頭痛 |
先有腸素毒引起水樣性腹瀉,再有下腹部痙攣、稠性血便、裏急後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