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血液-高點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篇名
生理學-血液
說明

高點微課「解剖生理學100講」女神救援衝刺包!

一、壞死的類型
  • 血液由血漿和血球組成;
  • 血漿的組成包括水、O2、CO2、電解質、小分子物質、血漿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
  • 血球的組成包括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
二、血漿蛋白的功能
  1. 形成血漿膠體滲透壓;
  2. 與某些激素結合,維持這些激素在血中有較長的半衰期;
  3. 作為某些物質運輸的carrier;
  4. 凝血、抗凝固;防禦、免疫(抗體+補體);
  5. 營養。
三、血漿滲透壓是由血漿晶體滲透壓和血漿膠體滲透壓構成
  來源 作用
血漿晶體滲透壓 主要來自血漿中的Na-、Cl--,與組織液的晶體滲透壓相等。 調節細胞內外的水平衡,保持細胞正常體積
血漿膠體滲透壓 主要來自血漿中的白蛋白,高於組織液的膠體滲透壓。 調節血管內外的水平衡,維持正常血漿容量
四、血球的比較
  紅血球 白血球 血小板
正常值 男 (4.0~5.5)*1012/L
女 (3.5~5.0)*1012/L
(4.0~10.0)*109/L (100~300)*109/L
壽命 120天 難確定 7~14天
功能 運輸O2及CO2;
緩衝作用
吞噬和免疫功能 生理性止血
調節因素 包括VitB12、folic acid、Fe2+; BPA、EPO、Sex hormone 集落刺激因數(CSF) 血小板生成素(TPO)
生理特性 膜的通透性;
可塑變形性;
懸浮穩定性;
滲透脆性。
可分為有顆粒和無顆粒兩類;
前者包括neutrocytes、eosinophilocyte、basophilocyte;
後者包括Monocytes和Lymphocytes
黏附、釋放、聚集、收縮、吸附
五、生理性止血
  • 包括血管收縮、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液凝固等三個過程;
  • 凝血的過程分三階段:凝血酶原酶複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啟動、纖維蛋白的形成。
六、血液凝固的控制
  產生部位 作用機理
血管內皮  
  1. 具有抗血小板和抗凝血功能;
  2. 可防止凝血因數、血小板與內皮下成分接觸,避免凝血系統的啟動和血小板活化
纖維蛋白   吸附、血液的稀釋及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抗凝血酶Ⅲ 肝臟、血管內皮細胞 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可使FⅨa ~ FXIIIa 失去活性
蛋白C系統 在肝臟合成的糖蛋白 可水解FⅧa、FⅤa,抑制FⅩ及凝血酶原的啟動,刺激纖維蛋白溶解(fibrinolysis)
組織因數途徑抑制物 血管內皮細 TFPI是外源性凝血途徑的特異性抑制劑
肝素 肥大細胞、
嗜鹼性粒細胞
  1. 較強抗凝作用,可使抗凝血酶Ⅲ與凝血酶親和力增強100倍,缺乏凝血酶Ⅲ時作用很弱;
  2. 刺激血管內皮細胞釋放大量TFPI而抑制凝血過程
相關考題
1.先天性protein C 缺乏之病患常會合併下列何者狀況?<96-2-21>
  1. 發生血栓機率較正常人高
  2. 血小板功能異常
  3. 易有出血傾向
  4. 血小板數目降低
解答:A

2.下列那一個因數必須在血管內皮細胞與其受器(receptor)結合,活化蛋白質C以減低凝血效應?<97-1-9>
  1. 凝血酶(thrombin)
  2. 血漿素(plasmin)
  3. 肝素(heparin)
  4. 維生素K
解答:A
關鍵詞
生理學、血液、壞死類型、血漿蛋白、血球、血液凝固、生理性止血、抗凝血酶、先天性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