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Nasopharyngenl Carcinoma , NPC) 是發生於人體鼻咽腔或上咽喉部的癌症,是耳鼻喉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男患者為女患者的 2 ~ 3 倍,發病年齡多在 40 ~ 50 歲。 NPC 惡性程度較高,早期侵犯人深部組織,其病因與種族易感性 ( 黃種人較白種人患病多 ) 、遺傳因素及 EBV 感染等有關。一般臨床表現鼻涕中帶血、鼻塞、鼻衄、耳鳴、聽力減退、頭痛、頸淋巴結腫大及腦神經受損等症狀。
1 、通常因擴散的方式不同而引發不同的症候群,見下表:
| 
             上行型 (A 型 ) 擴展  | 
            
             侵犯第 2~6 對腦神經和眼眶,侵犯顱底產生骨質破壞  | 
        
| 
             下行型 (D 型 ) 轉移  | 
            
             單側或雙側頸淋巴結廣泛轉移,並侵犯到鎖骨上窩淋巴結  | 
        
| 
             上下行型 (AD 型 )  | 
            
             既有侵犯到腦神經、眼眶和顱底,又有頸淋巴結的轉移  | 
        
2 、 WHO 的分型則為角化型鱗癌、非角化型鱗癌和未分化癌。
3、流行病學:
鼻咽癌有明顯的地區性。廣東、臺灣、香港地區為高發區;歐洲、美洲、大洋洲等為低發區。
NPC 病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 
             遺傳因素  | 
            
             據研究, NPC 有明顯民族聚集現象,推測 NPC 可能是一種多基因遺傳有關的疾病  | 
        
| 
             EBV  | 
            
             從 NPC 的組織中找到了 EBV 顆粒。 NPC 內存在 EBV 高滴度的抗體,病情嚴重者滴度高,隨著病情恢復,抗體滴度下降,說明 EBV 與鼻咽癌關係密切  | 
        
| 
             環境與飲食因素  | 
            
             飲食過多醃製、含亞硝胺類的食品,這些食物有誘發 NPC 的作用。飲水中 Ni 、 Pb 含量高,而 Zn 、 Cu 和 Cd 含量相對低;大米中 Ni 含量高,而 Mo 、 Cr 、 Pb 和 Cd 含量低,這些微量元素的改變也可能與 NPC 的發生有關  | 
        
NPC 最多見於鼻咽頂部 ,其次為外側壁,咽隱,前壁最少見,也可多發性。
1 、肉眼可見:
| 
             潰瘍型  | 
            
             潰瘍大小不一,邊緣不規則隆起,底部不平,表層覆以壞死物質或滲出物  | 
        
| 
             結節型  | 
            
             腫瘤向表面突起,呈半球形, 此型最多  | 
        
| 
             菜花型  | 
            
             向外突起生長,呈乳頭狀、質脆  | 
        
| 
             粘膜下型  | 
            
             腫瘤向內及深部浸潤性生長,粘膜完好,易引起早期頸部淋巴結轉移  | 
        
2 、顯微鏡下可見 :
| 
             鱗狀細胞癌  | 
            
             低分化較高分化多見,表現為細胞層次不明, 無細胞間橋和角化珠, 細胞呈多角形。據統計, keratinizing carcinoma 型的 五年存活率較腺癌與未分化癌來的低  | 
        
| 
             腺癌  | 
            
             分化高者可有腺腔或乳頭狀結構,分化低者癌細胞呈不規則條索狀排列  | 
        
| 
             泡狀核細胞癌  | 
            
             此型較多見,癌巢不規則,癌細胞境界不清楚,細胞核大,呈空泡狀,核仁清楚。 它的另一個特點為癌組織中或其周圍有較多的淋巴細胞 。電子顯微鏡可證明癌細胞有張力原纖維及橋粒,故屬於鱗狀細胞癌  | 
        
| 
             未分化癌  | 
            
             癌細胞很小,胞質極少,核染色很深。此型少見,惡性程度高  | 
        
(轉移)
| 
             直接蔓延  | 
            
             癌組織 向上 蔓延可破壞顱底骨,並 可經破裂孔侵入顱內 ,使第 2~6 對腦神經受損。向外側擴展,可侵犯歐氏管而進入中耳。向前可侵犯鼻腔,甚至侵入眼眶。還可向後侵犯頸椎或頸段脊髓  | 
        
| 
             血液轉移  | 
            
             多見於肺、肝和骨,也可轉移至縱隔、硬腦膜、腎、腎上腺和胰臟  | 
        
| 
             淋巴轉移  | 
            
             癌細胞常在 早期就經淋巴道轉移 , 先到咽後淋巴結 ,而後至頸深淋巴結上群。可在乳突尖下方或 SCM 肌前緣出現無痛性結節。頸淋巴結轉移同側→雙側→頸側中、下群淋巴結。還可壓迫第 9~12 對腦神經和頸交感神經  | 
        
(臨床表現)
早期 NPC 症狀不顯著,多因蔓延到鄰近結構或淋巴轉移後才引起注意,因眼眶疼痛、眼外肌麻痹和眼球突出而去就診眼科的患者並不少見。 
晚期 NPC 常在 Optic chiasm 附近侵犯第 2 對腦神經,引起視力下降,鼻或顳側偏盲,可致單眼或雙眼失明,眼底檢查發現視神經萎縮;第 6 對腦神經位於鼻咽癌易侵犯的區域,故經常較早的受到侵犯,引起複視,眼球不能外轉而造成內斜視;第 4 對腦神經受影響,眼球外下方轉動受限而引起下視困難;第 3 對腦神經受壓,導致眼球運動障礙,上瞼下垂;第 5 對腦神經的眼支受侵犯,上眼瞼與下眼瞼的皮膚麻木感和角膜反射遲鈍;眼眶組織受侵犯後可以產生眼球突出症。 
NPC 具體臨床表現見下表:
| 
             頭痛  | 
            
             可以是 NPC 的早期常見症狀 ( 首發症狀或唯一症狀 ) ,可能是神經血管反射引起,或是對三叉神經第一支的末梢神經刺激所引起。晚期常是腫瘤破壞顱底,侵犯到腦神經所致  | 
        
| 
             複視  | 
            
             因腫瘤侵犯第 6 對腦神經時,常引起向外視物呈雙影。第 4 對腦神經受侵襲時,常引起向內斜視、複視,常與三叉神經同時受損  | 
        
| 
             耳鳴  | 
            
             腫瘤壓迫歐氏管時,可發生單側耳鳴或聽力下降,有時會中耳炎。單 側耳鳴或聽力減退、耳內閉塞感是早期鼻咽癌症狀之一  | 
        
| 
             涕血  | 
            
             是由於癌組織表面潰爛所致。 早期痰或鼻涕中僅有少量血絲。晚期出血較多,可有鼻血  | 
        
| 
             面部麻木  | 
            
             指面部皮膚麻木感,臨床檢查為痛覺和觸覺減退或消失。 腫瘤侵入海綿竇,常引起三叉神經的第 1 支或第 2 支受損 ;腫瘤侵入卵圓孔、莖突前區、三叉神經第 3 支時,常引起耳廓前部、顳部、面頰部、下唇和頦部皮膚麻木  | 
        
| 
             鼻塞  | 
            
             腫瘤堵塞後鼻孔可出現鼻塞  | 
        
| 
             眼險下垂  | 
            
             與第 3 對腦神經損害有關。視力減退與第 2 對腦神經損害有關  | 
        
| 
             皮肌炎  | 
            
             皮肌炎也可與 NPC 伴發,故對皮肌炎患者均應仔細檢查鼻咽部  | 
        
| 
             頸部  | 
            
             NPC 容易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約為 60.3% ~ 86.1% ,其中半數為雙側性轉移。頸部淋巴結轉移常為 NPC 的首發症狀 (23.9% ~ 75%) 。有少數患者鼻咽部檢查不能發現原發病灶,而頸部淋巴結轉移是唯一的臨床表現  | 
        
| 
             舌肌萎縮、  | 
            
             NPC 直接侵犯或淋巴結轉移至莖突後區或舌下神經管,使舌下神經受侵犯,引起伸舌偏向病側,伴有病側舌肌萎縮  | 
        
(實驗室檢查)
進行 EB V 相關抗體的檢查及其他輔助檢查:
| 
             鼻咽鏡 挂号 檢查  | 
            
             為最常用的理想檢查方法,可借此觀察病變部位、大小和形態輕易  | 
        
| 
             X-ray 、 CT  | 
            
             可查看顱底骨質有無被破壞 , 顯示腫瘤影、鼻咽側壁不對稱和咽隱窩狹窄變形等  | 
        
| 
             組織學 诊断 檢查  | 
            
             採集病變部位的組織進行切片檢查,明確 慢性 病理類型是目前最可靠的手段 。 鼻咽部脫落細胞學 时候 檢查可供診斷參考  | 
        
| 
             免疫學 檢查  | 
            
             材料取自患者血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原發病變的細胞培養液、如以血清稀釋度 ≥ 1:10 為陽性,NPC 早期抗原抗體陽性率高達 81%  | 
        
(治療)
1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是治療 NPC 的首選方法 ,原因是多數鼻咽癌為低分化癌,對放射線的敏感性高,並且原發灶和頸部淋巴容易在照射野範圍內。其鼻咽部的照射,總量 60 ~ 70Gy ,分劑量連續照射 6 週。眶下照射,以瞳孔中心為中軸照射,照射時囑病人儘量向上看,以免放射損傷晶狀體。頸部淋巴結也可放射治療。
2 、化學治療
NPC 中晚期患者及放射後未控制和復發患者皆適宜化學治療 ,通常可改善一部分患者預後。常用藥物有 Cyclophosphamide 、 Adriamycin 、 Cisplatinum 等。使用方法: ① 單獨使用: NPC 對許多藥物的單獨使用具有一定敏感性; ② 聯合使用:對病情重或晚期病例,可提高療效。
3 、手術治療
NPC 中少數在特殊情況下,如放射治療後又復發,但病變較局限可手術切除。
<96-1-20> 鼻咽癌病人來看診時之臨床表徵以何者最多?
<96-2-16> 下列何者不是第三對腦神經麻痺可能引起的徵候?
<98-1-71 > NPC 患者經過放射線治療六個月後,追蹤的 CT 如圖顯示 ( 圖省略 ) , NPC 已消失,但意外發現雙側 parotid glands 及 submandibular glands 有不正常超強的顯影劑 enhancement ,這是:
<99-2-74> 一位 55 歲男性,左側頸部摸到腫塊,不痛,沒發燒。根據 CT 影像 ( 省略 ) ,最適當的診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