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補體
所謂補體是一類存在血清、組織液、和細胞膜表面的蛋白質,經活化後具有酶的活性,可發生複雜的級聯反應(cascade reaction),表現出生物學活性。
補體的啟動途徑
補體啟動的途徑包括經典途徑(classical pathway)、MBL途徑、以及旁路途徑(alternative pathway)等三大路徑。當抗感染初期主要的是走MBL途徑及旁路途徑,後期是經典途徑。
比較表 |
經典途徑 |
MBL途徑 |
旁路途徑 |
啟動物 |
免疫複合物 |
MBL與病源體複合物 |
脂多醣 |
參與物 |
C1~C9 |
C2~C9 |
C3,C5~C9, P因數、B因數、D因子 |
首先啟動物 |
C1 |
C4 |
C3 |
反應過程 |
C1→C4、 C2→C3→C5→→→C9 |
C4、 C2→C3→C5→→→C9 |
C3→C5→→→C9 |
C5轉化酶 |
C4b2b3b |
C3bBb3b |
C4b2b3b |
C3轉化酶 |
C4b2b |
C3bBb |
C4b2b |
時間先後 |
晚,在抗體產生後 |
早,略晚於旁路途徑 |
早,在抗體產生前 |
共同點 |
1. 均需要C3參與,均形成C5轉化酶,經過共同末端(C5→→→C9)效應。 2. C5轉化酶使C5裂解→引起級聯反應(Cascade) → 形成C5b~C9 膜攻擊複合物(MAC) →引起細胞膜損傷→細胞崩解。 |
【註】 P因數:又稱備解素,可與C3bBb結合,使C3bBb穩定。
補體的生物學作用
- 參與早期抗感染
- 溶菌、溶細胞以及中和病毒(C1、C4)作用: 補體啟動後可形成MAC,進一步引起靶細胞損傷→對抗病原體;也可溶解自身細胞,導致組織損傷。
- 引起發炎反應:具有炎症介質作用片段: C3a、C5a,具有趨化作用 ,使中性白血球聚集到發炎部位。
- 過敏毒素作用: C3a、C5a 可與嗜鹼性白血球和肥大細胞表面受體結合,激發細胞脫顆粒,釋放Histamine,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與血管平滑肌收縮。
- 調理作用: C3b、C4b、C5b 的N端與靶細胞結合,但C端與吞噬細胞結合,使吞噬細胞行 吞噬作用,而靶細胞損傷。
- 參與免疫應答
- C3b的調理作用使抗原易被捕獲及易被APC處理。 C3b具有免疫黏附的作用 。
- C3b參與B細胞活化。
- 清除循環免疫複合物(IC): 補體與免疫球蛋白結合,抑制新的IC形成;另外IC 也可通過C3b 與RBC結合,然後在肝臟中被清除。
- 參與免疫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