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介紹】
★以病人為中心的告知說明與同意
講者:林萍章/醫師
二十一世紀快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改變了醫療行為的樣態,「以病人為中心」的精神取代了傳統醫療的父權形象,成為當代醫學倫理的座右銘。病在臺灣,病人之親屬常常代替其聽取醫師之告知說明,進而代替病人行使同意權,如此將嚴重侵害病人權益...
★刑法上之醫療說明與病患承諾的對應性及界限
講者:古承宗/教授
時至今日,醫療告知說明仍為刑事實體法上受到高度關注的議題。從早期家長式的醫療模式到現時強調醫病溝通下的病患自決,刑法上與承諾制度有關的解釋與應用也隨之改變。不可否認,這樣的改變多少會衝擊到醫師之職業自由與病患之個人自決兩者的平衡關係...

【講座介紹】
★醫療刑事判決實證研究
講者:林萍章/醫師
時間:2020年8月12日(三)18:00-21:00
數十年來,醫療糾紛重大案件頻傳,醫療疏失需負刑責,不但對糾紛之解決無所助益,甚且對醫界與民眾亦產生巨大的影響,防禦性醫療順勢而生,高風險之專科根本無人願意涉足...
★營業秘密法介紹與營業祕密管理--從美光告聯電案談起
講者:王偉霖/教授
時間:2020年8月24日(一)18:00-21:00
以營業秘密保護具競爭力之機密資訊,向為我國無力負擔專利申請、維權之中小企業重要選擇,目前除營業秘密法賦予之民刑事保障外,中小企業同時也會透過保密約定與離職後競業禁止約款為配套...
★何謂優質的精神鑑定--精神鑑定方法簡介
講者:王俸鋼/醫師
時間:2020年9月7日(一)18:30-21:30
從臨床精神醫學發展歷史沿革,看英美法學系統中對於責任能力看法的變動,及相應精神醫學因此而生的技術改變...
★醫療AI是醫療器材還是醫生
講者:楊哲銘/教授
時間:2020年10月19日(一)18:00-21:00
醫療AI是當前熱門的研究議題,號稱醫療AI運用的範圍由低端到高端都有。真正的AI,需經過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跟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階段...
【講座介紹】醫療過失之判定,本質上具有「專業性」、「個案性」及「多樣性」等特質,法律上判斷極不容易,如何建立一個明確且具法安定性之判定體系,對於醫、病、法三方無論在實體法或程序法上之利益皆極為關鍵...
【講座介紹】從探索病人意願的醫療實境分析,帶領聽者一步步搭建扎實的病人意願真貌,同時適度引入告知與選擇、代理決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病人自主權利法、監護制度在病人意願真貌中的角色以及限制...
【講座介紹】從醫療機構類型出發瞭解應課的稅目、再介紹開業場所對於課稅的影響,最後介紹醫師申報所得稅應具備的基本觀念,以及就判決個案分析提醒應注意之事項,診所與醫師得就其稅務能完成自我健檢...
【講座介紹】掛名當人頭負責醫師,診所貨款皆以自己名義開立給廠商,診所歇業後該如何自保?身為受雇醫師,萬一被動逃漏稅時,該如何處理?...
【講座介紹】醫師應有勞動權益意識、醫師納入勞基法規範、醫療院所可能與受雇醫師簽訂哪些契約、醫師如何看待勞基法適用議題...
【講座介紹】從近三年臺灣醫療訴訟統計中,探究下列議題:
Q:哪一科醫療訴訟風險最高?五大皆空皆因醫療訴訟?
Q:醫療民事訴訟中,各科請求金額是否有差異?該保多少醫責險?...
【講座介紹】全民健保醫藥分業政策下,藥事法第102條規定醫師調劑權限於政府公告「公告無藥事人員執業之偏遠地區」或「醫療急迫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