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高醫後西醫、113清大後西醫、113中山後西醫,盧O伶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毅然離職勇敢追夢,雲端學習一年攻下後西醫三榜!,高點建國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毅然離職勇敢追夢,雲端學習一年攻下後西醫三榜!
考取類科:113高醫後西醫、113清大後西醫、113中山後西醫
考取學員:盧O伶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
推薦師資:梁傑(梁家榮)、張劍鴻(張芸潔)、曾正(曾蘇賢)、莊老師(施政安)、程量子(陳宗德)
分點分班:台中班
學習型態:數位函授
摘要感言
今年幸運的上榜高醫、清大、中山、中興備取,因為畢業工作了一段時間才下定決心備考,我很了解離職追夢內心的自我懷疑,所以希望用分享心得的方式給相似經歷的考生們一點方向和信心~
文很長,目錄:
【一、前言與背景】
【二、師資與筆試各科準備方法】
【三、課程選擇】
【四、時程規劃】
【五、面試分享】
【六、給考生們的話】

一、前言與背景
我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之後到醫學中心工作三年多。在擔任樓層藥師的期間,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臨床,喜歡和病人互動、喜歡找資料完善用藥選擇的過程;發現了很多想繼續學習了解的地方,所以決定離職繼續讀書,當時想說既然都要離職準備考試,那把夢做大一點好了XD默默的期許有一天能夠成為提供治療選擇的角色並且投入臨床相關研究,所以投入了後醫的考試。前期我花了很多時間確認自己的心意、到底要讀研究所還是追尋醫生夢,也因為合約的關係到11月才正式離職,且筆試不算非常高分,所以讀書經驗分享主要推薦給準備時間不夠或希望能先將各科基礎分數拿到的同學唷(⁎⁍̴̛ᴗ⁍̴̛⁎)

二、師資與筆試各科準備方法
【物理】程量子老師
物理部分是我的弱科,所以我一直堅持老師說的每天至少碰一小時,老師的課程堂數不多但對後醫考試已經足夠,我自己把老師的課聽了兩次,第一次1.9x先聽懂再暫停抄筆記,課後立刻寫課本習題;第二次2x主要針對上課觀念部分強化,讓我在做題期間可以透過複習更抓到考試重點,老師勾選的課本習題寫兩遍。後期的做題非常重要,特訓班課前寫一遍、課後複習一遍,700題寫過一輪後,我為了避免自己被單元解題方式制約,我用700題題庫電子檔自己貼成14回(每回45題)左右綜合不同單元的題目,用模擬考試的時間壓力50分鐘:考前倒數兩個月 兩天一回,考前倒數一個月一天一回,加上每天練習的考古一天約練習90題物理;有多餘時間,我就再把老師上課框起來的公式再看過同時整理成一份筆記,每次正式考試前一小時我都會拿出來看。一開始做題目真的錯很多,但透過練習慢慢寫得完了、審題更快了、正確率也變高,我認為是最值得花時間的一個科目。另外,老師的問答群組我也常常在上面問一些我自己問完都有點不好意思的題目,很謝謝老師願意點出我的問題,讓我雖然上雲端,也可以很快知道自己的盲點。物理這科目,請練習到看題目一遍就知道要帶什麼公式、沒有想法也能毫無懸念放棄的程度。

【普化】梁傑老師
老師這科我沒有特別的讀書方法,內容完整、補充考題多而且都非常有用,我自己覺得乖乖照老師進度上課複習、寫完分章、寫完課堂測驗卷T1-T7,高醫的題目基本就可以拿8成分數。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上有機課,我自己是只讀老師普化課結束後加的幾堂有機就去考試了,老師上課說比較難可以視情況吸收的一維盒中質點、點群,我都學不來也沒有太勉強自己,可不可以放棄的單元判斷,完全相信老師就可以了!同樣的,老師只要說這個很重要、該出了吧,這種請一定要會!很準!另外,老師的詳解機器補充考題、雲端老師我也很常使用,整體補起來性價比真的最高、售後服務超過100分,我真的完全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如果預算有限梁傑老師的化學是我沒辦法捨棄的><

【普生】張劍鴻老師
老師的動物生理學、植物上的很棒,課本部分做的非常簡潔明瞭,自己閱讀也能快速上手;但我必須說 生物科技 部分我聽不太懂,後來是吸收生化莊老師的版本,不過我認為那個部分只有一點點大家還是可以補張老師。我覺得後西醫的生物範圍Campbell 讀完就可以拿到一定的分數,老師的上課內容就是從裡面精華出來的,在考過的重點部分多次提醒不知不覺就記起來了。課本後面的題目應該有上千題,我自己時間不夠沒辦法寫完,加上沒有詳解回去翻答案會有點花時間,後來買了曾正老師的小貓書<生物學經典題型解析>,貓貓很可愛,題目底下也會把該題重點、延伸補充寫出來,對做題目新手很適合!後續做考古除了歷屆解析,搭配Campbell 電子書關鍵字搜尋就很夠囉~
生物這科我每次聽完課都會用便利貼寫下我剛剛上課內容的大綱、重點,確保下次上課前不會完全沒有頭緒,老師通常會課前提點上個單元上了什麼,如果那時候有聽不懂的地方我就回去翻我的便利貼,用不同顏色筆再註記,後來複習時我也是會再以第三種顏色把便利貼再做加深加廣,要先有架構再延伸比較不會亂掉。

【生化】莊老師
我大學時候就很喜歡生化這個科目,雖然7年前的內容我都忘記了,學校老師有些地方印象中好像也不太確定他在說什麼,但莊老師的代謝真的讓我重新理解這個科目,好像有越讀越有趣的感覺,也開始知道那些機制如何推衍,讓我在考試時就算緊張還是能用想的出來。因為生化可以練習的題目比較少一些,我很推薦實戰解析班,我是上VOD(2x)也可以感受到老師的熱忱,每題都好仔細,可以一直延伸複習,基本上我花在這科的時間不算多,因為老師的教學是重理解派的,考題就算換個問法,也能夠拿到不錯的分數。後續做考古,我除了上課筆記、歷屆解析,搭配Lehninger, Matthew Van Holde電子書關鍵字搜尋,一旦有錯題代謝部分也會在空白頁面畫一次路徑確定自己有記起來。

【英文】我沒有上完 每間成績都不高 不好意思推薦~

三、課程選擇
當初因為全職工作加上其他同學已經開課,我只考慮雲端的課程,有試聽,但我覺得都不錯分不太出來(好像只有先相中莊老師生化),加上知識達平台試用過就回不去~所以繳錢沒有猶豫太久。我考前有買其他補習班的考卷及解析,師資內容也都不錯,但平台只要加速就會當掉然後被扣點,有點小阿雜。因為我常常平板沒電,自動關機的時候,影片看到哪邊知識達紀錄的很精準、加速也不會當機、無限次觀看,這個平台我摸著良心推薦!

四、時程規劃(2023-2024)
【4-10月】 當時在醫院做全職藥師,月工時約176-200hr 月休5-6日

*英文
當時在過完年後,萌生合約到期離職繼續讀書的想法,雖然還沒決定要研究所、重考還是後醫,但我決定先從英文開始著手,自己在高中全盛時期多益考805(沒有金色證書),畢業邁入第四年加上跟其他人比起來英文就普通,所以按照網路上建議先開始進行廣泛閱讀,我每天都會找一篇英文閱讀,內容不拘 從NYTimes, BBC甚至是我工作上剛好需要閱讀的paper來做素材,依當天下班時間決定文章長短。
也在4月去報名了北車附近專門給在職者上的英文課,為期半年,時段是每週1-2堂20:00-22:00,因為是全英文考試分數也佔很重,所以想先找回唸英文的感覺,如果中間發現讀不來,剛好可以讓自己死心XD

*多益
當時在家裡找到一本新英文法,我8月花了整整一個月下班、休假時間把文法唸完並做完題目;9月份因為高醫要看三年內英檢成績,我在蝦皮買了上千題的各國多益題庫、多益擬真考題,沒有夜班的每天下班抽兩小時做這些多益題目,後來考930(+8),當時我報名的雲端課程,已經落後實體課同學兩個月,為了要趕快跟上其他科目進度,所以決定不再考下一次。

*趕課中
10月,距離預定離職剩下一個月,我把剩餘的特休休完(後來十月只上班了7天)每天到醫院圖書館看課程,假日也都在社區圖書館度過,但離職那天我發現自己的進度大概只到實體課同學8月多的內容QQ(印象中落後約190節課<每節1-1.5小時>)於是我開始具體化安排離職後的進度,確保自己可以在考試前提前看完課程~當時我都是用原本速度聽課,但其實太慢又不是看真人的情況下,我很容易放空,而且我已經讀不完了,所以我在大概知道各科上課概況後,開始找最適合播放的速度(生物1.3x 生化1.8x 物理1.9x 化學1.2x 英文2.0x)

【11-1月】
離職後,我每天八點起床、8:30到圖書館,一到六都這樣。我看課都會加速,生物1.3x 生化1.8x 物理1.9x 化學1.2x 英文2.0x。
每天我都會聽6-7節課(每節1-1.5小時),聽課完當天的內容一定會馬上快速複習完,一天淨讀12.5小時以上,其中固定會花一小時寫物理保持手感,空檔就寫普化分章,其餘科目的題目都還沒碰。

禮拜天,物理日。通常家裡會有其他安排,當作給自己小休息,不過有安排下午時段去聽物理特訓班VOD,上課講述的題目我都會確保前一週已經做完,並且晚上回到家後我會馬上再把上課教的題目再算一遍;如果有空閒就寫普化分章,不上新進度。

兩個月期間,我瘋狂趕課,總算在狂作題班開課前把課程看到一個段落(生化、物理完結;生物、化學課程還在進行中,化學進度比較慢,印象中距離上線最新進度差大概兩週、實體課應該差一個多月,但普化分章(上)寫完了~英文隨緣,我後來只聽完單字、文法,歷屆解析只上一點點,時間都拿去讀其他科了)

【2月-3月初】 參加狂作題班
我一直都是自己準備,但沒有太多時間做題目或給自己時間壓力狀態下練習,所以我報名了狂作題班,每天9:30-21:00都在補習班度過(我通常9.就會提早去翻書),每天會有兩個科目的小考,25題30分鐘,我會在前一天晚上自習時間和考前30-60分鐘把範圍內的課本、筆記拿出來看,因為內容還沒完全吸收,考後通常會錯很多,有些內容是我還沒讀到的我會做記號,不知道如何動筆的先不管,只檢討粗心錯或知道要到哪邊翻答案的部分,並且把錯的地方及為什麼錯寫在便利貼上(這個環節我通常只給自己30分鐘,剩下的等助教的解題)。每個禮拜六會檢討當週小考考卷,我會徹底把考卷都弄懂,會的、不會的都要聽,很謝謝物化助教連簡單的題目也會講解(我很需要!),也很謝謝生生助教做的投影片,除了考卷檢討還會複習相關的路徑或內容,非常實用!

除了考試、解題時間外,我自習時間也有安排考題的練習,每天至少:
小貓書<生物學經典題型解析>:35頁
生化題庫:20頁(後來覺得沒有很推薦寫,因為我找不太到答案)
物理:吃中飯前1.5小時(比較不痛苦,寫完就可以吃飯)
普化分章(下):30頁
晚上下課前通常還會剩下一些時間,我會讀明天考試的內容or補雲端課。

回家後我就耍廢,但一、三、五、日 23:00-23:50我會寫*一回物理,不過寫完就睡,隔天早上再檢討對答案(千萬不要檢討完再睡,會睡不著一直想)
*為了避免同單元的題目解法被制約,我用700題題庫電子檔自己貼成14回(每回45題)綜合不同單元的題目

這段期間我一直做題目,每天都很容易累,所以12:30前就會睡覺,應該是我備考期間身心最健康的一段時間,也謝謝可愛的同學們療癒我,教我老人家用Goodnotes還送我模板,真的很好用。

【衝刺期3-4月】
離開補習班的時候距離考中山剩三週,我作息又回到了11-1月狀態,有時候甚至到2、3點都還睡不著,我就會看Campbell電子書。花了一週把英文以外的雲端課上完,並且趁著空檔,把之前沒有複習完一遍的生化課本全部再拿出來,關於一些代謝路徑我很推薦自己在空白處推一遍;其他科目覺得不熟的單元也再拿出來翻。
考前一個月每天大量寫考古,每天至少練習90題物理並且確實檢討,有多餘時間才翻書,以不熟的科目單元為主,到後來我每個科目內容都只有完整複習完2遍。

《考中山前兩週》
每天寫一回106以後的考古,剛好可以寫完,我給自己寫題目的時間會抓更短(除了清大,寫那兩年考古整天都不用做其他事了),上午做題生生(70分鐘)、物化(100分鐘)、英文含作文(70分鐘),下午檢討。

《考中興、清大前兩週》
我寫的是105生化、88-95物理考古、106-112高醫內轉英文和普生、101-105普生、90-112高醫內轉普化,生化題目比較少一些我多花了一些時間讀生化筆記和買了『觀念生物化學』;這些題目的題數比較不一樣我會湊到和後醫考試的題數差不多或者縮短寫的時間。

《考高醫前一週》
我把高醫108以後的考古再寫一遍,狂做題班、實戰解析班錯的題目也再拿出來寫一遍。

*Campbell的讀法:我自己是只看粗體字、圖片的部分,還有每個章節後面的統整,考前零碎時間看看 有大概看過一遍。

*我每個科目都有買歷屆解析,不會的觀念我會寫在便利貼上,早上睡前刷牙、剔牙、吹頭髮會看。生物生化除了詳解外會把相關的內容再複習一遍:用電子書關鍵字搜尋Campbell, Lehninger, Matthew Van Holde相關內容,可以學得更全面、出門也不用帶太重;如果有找不到答案的內容我寫一張便條回家查!

*『觀念生物化學』做最後複習,這本書內容算基礎、好閱讀,最後複習時我每天花個一小時,兩三週就看完了,可能還需要搭配老師的課本跟筆記才夠,當最後衝刺複習、一開始基礎打底我覺得非常適合!

五、面試分享
面試我是自己準備的,因為沒有找到人一起練習,網路視訊的東西不太會用QQ
但我覺得每個人面試的問題不太一樣,不論有沒有同伴,都要先知道自己哪個部分要加強。
我自己有在醫療體系工作過,所以主要課題是:『如何內化我的經歷』,在開始分享準備方法前,我覺得大家在練習的時候可以做一件事!
『錄音』
我自己在練習議題討論的時候,聽錄音發現自己的聲調講七分鐘聽起來很聒噪,所以後續練習壓低聲音一點點並且放慢,感覺比較穩重,尤其是自己有把握的議題我覺得可以增加說服力;然後有時候不太知道怎麼回答的地方,可以想怎樣的語氣回覆比較適合,ex:可以先比較輕鬆的語氣帶著微笑說自己不確定哪個部分,後面再用分享的語氣說明自己類似的經歷或延伸題材(不懂的地方就不要用講道理的沉穩語氣)
筆試結束後
《第一週》
我準備熟了自我介紹1分鐘、3分鐘版本,議題討論我就是看YouTube:報導者、天下雜誌、公共電視-獨立特派員、蒼藍鴿,看完我會錄音自己聽完的5分鐘心得,再做進一步修正(我一直都是練習5分鐘,因為我想說要預留時間讓老師問問題,結果清大第一關老師問我:你還有要分享的嗎,我回沒有,老師就先請我去外面等待了ಥ_ಥ,所以我建議還是準備七分鐘比較好,至於中山、中興我遇到的老師都會問很多問題,倒是可以考慮留一些時間~)

《第二、三週》
我因為面試被問了比較多自己的問題,開始想:我遇過的挫折如何解決、我的缺點、我在團體中的角色,還有把我大學的回憶、工作三年的經歷,遇到的病人與同事的相處都想過一輪,我試著把這些過去的故事用三分鐘說出來(通常是在議題討論的時候一起帶到),至於這些故事什麼時候用到,我認為你可以再花一分鐘說說當時你的感受、一分鐘你覺得對方的感受,這個換位的思考有助於所有議題的延伸。無論是道德兩難時你的考量思路、訓練你陳述你的價值觀都很有幫助。
如果想放鬆一下我很推薦機智醫生生活,內容有很多醫病溝通的範例,以我工作過的角度覺得非常真實,每一集都是獨立的也不怕一定要看完才能學到東西。

另外,很推薦參加模擬面試,別人給我的建議非常珍貴!!!不過我參加的時候是面試前兩天,自我介紹的修正有點難消化,因為已經太習慣了。

我其實不算是很會說話的類型,工作初期曾經在病人發脾氣時說不出半句話,被問是不是啞巴,剛當樓層負責藥師的時候也有被NP兇過說講話講重點,老實講沒有很有自信,我自己覺得面試是一個透過不斷對話、理解自己的過程,而這是需要練習的。我跟別人講話很容易緊張,通常MMI前兩關都會大搞砸,甚至去中山面試的時候第一關講自己的挫折講到哭出來,但一定要趕快穩住!告訴自己下一關的門打開又會是新的開始。事實是雖然幾關講得不那麼好,但其他關好好表現還是有機會拿到不錯的面試分數,所以希望大家在面試的時候有點慌可以,但不要慌太久XD

六、給考生們的話
一開始我的家人並不支持我考後醫,加上沒有辦法立刻離職開始準備,猶豫了好一段時間。因為有那些與自己對話的過程,我才確認自己是真的很想當醫生,想繼續學習並提供病人更多東西,對於能夠主動幫助別人的工作感到非常嚮往;雖然我無法確定成為醫師後,自己是不是能像理想中那麼厲害,但我不想在未來對於沒有努力追尋過自己的夢想而感到遺憾。希望看到這篇文的考生們,無論是還沒有開始準備或是在思考要不要繼續,尤其是只差臨門一腳的同學,可以在想起自己的初衷時,又覺得充滿希望。突然想起以前看到的一句話:「不被支持的夢想,也有實踐的價值。」希望大家可以在這條路上堅持下去(⁎⁍̴̛ᴗ⁍̴̛⁎)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