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二年級接觸到補習班的,先去試聽,因為排名都有前五名,就這樣一路試聽到三、四年級,有時候還有獎學金拿,四年級時決定加入補習班,高點真的很貼心,VOD補帶也很方便。
一開始我是轉科生,所以在學生解時格外的困難,雖然成績考的不錯,但一點架構都沒有,只是死背的機器,直到遇到何宣老師,第一次上時真的很混亂,老師在說什麼都聽不懂還會翹課,但上第二次、第三次之後,漸漸理解,然後開始有一個小架構,不知不覺就愛上了生解,只要老師有上課,一定會去報到,當老師的小粉絲,我很喜歡老師詼諧有趣的上課方式,在我們快要受不了時,給我們說一些心靈雞湯,鼓舞士氣,運用「理解」去認識生解,讓他不在是枯燥乏味的學理知識,而是可以運用在生活中的經驗。
至於二技準備,因為當初一心只想拿到護理師執照,所以我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生解跟基護上,生解只要老師上過的地方,回家後一定會馬上搭配著老師圖,再仔細的讀過一遍,有不會的,就利用下次上課,去問老師到理解為止,基護也是上過一遍再讀過一遍,然後用「歷屆試題」將所有章節都做過一次,不懂就看老師的解析,還是不懂我就會翻開課本,完整的看一次,然後陳雅玲老師會把相關的數據整理在一起,我會把他抄在我的筆記本裡,這個很好用,考前再看一次就沒問題。
國考的部分,因為生解、基護已經紮實的上過一遍,所以相對老師上課也比較容易理解,花費的時間就比較少,我只把題目做過一輪,之後我就將心力放在其他,基醫、產兒、內外及精公,基醫的部分,我把微生物、病理上過一輪,回家一樣細讀過一遍再做題目,會瞬間向前很大一步,觀念也會很清楚,再來就是產兒,只要按造丁玥老師的腳步就沒錯,低年級就是因為上過丁玥老師的課,而決定進入高點的,老師雖然上課的時間有時候會比較長,但相對講的很詳細,還會融合內外,把相近的東西整理在一起,就不容易搞混,因為產兒內容比較雜,尤其兒科要背誦的東西很多,建議能把和內外相似的一起記,然後再把特例弄清楚,尤其傳染病可以和社區一起背,高危險新生兒和產科一起背,這兩個CP值很高,最後就是精公,精神比較抽象,答案很靠感覺,但蔡琳老師上課會說一些關鍵詞和絕對不能寫得,加上多練習題目就可以了,而社區就是背多分,所以我自己有把一定要背的拍照,然後在line裡建一個相簿,考前把他印出來,例如:三段五級、四大癌篩、疫苗、法定傳染疾病,背熟基本分就能掌握住了,大原則就是老師上過一次,回家細讀一遍,不懂再問,搞清楚,考前一個半月運用衝刺班再複習一次,回家把密集本看過一遍,不懂能理解就理解,真的還是不懂,買一個筆記本,把不懂的、一些數據類或需要死背的東西都整理在裡面,考前一個禮拜,將近五年內的考題練習,錯誤的題目訂正,切記不可以只讀國考題而沒有讀課本,以我這次國考的經驗考題都很靈活也有些很細節的疾病,要有一定基礎才能答題,若一昧的只看國考題很容易看不懂題目在問什麼,最後考前三天我就看自己的那本筆記,就能扎扎實實的面對最後一關囉!
相信自己你一定會成功的,也祝福各位都能考上護理師及自己理想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