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就讀於國立大學金融系,在大三時決定投入高普考的行列,當初選擇高點的原因是班上有許多學長姐在高點準備高普考研究所等,榜單相當亮眼,在學長姐的推薦下,便踏入了高點,在準備考試方面,由於大三系上還有許多課程,在社團也有擔任幹部,暑假還到中國實習了一個月,因此在大四開學前只勉強將張政老師的經濟學及鄭泓老師的會計學聽過一輪。
基於練筆的心態我只報考政大財政所一間學校,在選擇科目時,由於不是財政系本科生,補習之前從未接觸過財政學,而統計並非國考的科目 準備起來負擔過重,許多準備財金、企管研究所的學生也有可能跨考此科目,必定是競爭激烈,而會計我已聽過一輪,加上會計範圍大,難以在短期內準備,因此報考人數我想是三科中最少的,因此在權衡之下我選擇競爭可能較不激烈的會計組。
經濟
準備考試的過程中,經濟學方面,由於大三時已經上過張政老師的經濟學,因此在大四時我選擇盛華仁老師的經濟學,兩位老師的教學風格不同,但都各有所長,張政老師上課著重在觀念的講解,有完整的板書,抄完老師的板書就能得到一份精美的筆記,而盛華仁老師則是著重在解題技巧,上到一個段落便會帶幾題題目,每次都有種原來考試是這樣出的感覺,也會告訴我們解題的直覺,看到什麼就要想到什麼,我覺得這樣的直覺在考試時滿重要的,即使第一眼不知道怎麼解,但至少能有個思考的方向,在寫申論題的時候不至於無從下筆。
會計
會計方面,想必會計是每個考生的大魔王,範圍大,不同版本也有不同的解法,每次翻開會計都讓我有種恐懼感,但鄭泓老師說過:「會計無天才」,再厲害的人也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堆積,讓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它,鄭泓老師上課邏輯清晰,也十分了解學生會在哪裡遇到困難,因此上課只要專心跟著老師的步調基本上8.9成的題目都可以在上課時聽懂,但聽懂跟考試時寫出來完全是兩回事,每一題必定要回家後細細寫過,確保自己能蓋住寫出來。
面試
通過第一階段後,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中,我先向學長姐打聽他們的面試經驗,並詢問他們教授可能的出題方向,之後便是地毯式在網路上搜尋歷屆面試的問題,並在腦中思考自己該如何回答,我發現許多問題其實都與財政學有關,所以在面試前我也翻了一下四回張政老師的財政學講義。
面試的過程中老師都還蠻和藹可親的,我覺得老師著重的地方在於考生的報考動機及對於未來的職涯規劃,因此專業問題不多也不難,我被問到的題目是:「為何對煙品課稅的效果不好」,只要結合財政學的理論應該就能回答的不錯,但有關報考動機及職涯規劃一定要好好思考。
我選擇的是高點vod的方式,離學校很近,走過去上課相當方便,錄影帶的方式可以自行調整速度,已經懂得地方就可以加快速度,節省下不少時間,第一次聽不懂或上課恍神的部分可以再拉回來重聽,這樣的上課方式對於各科的理解,尤其是會計,有很大的幫助。
考試的路很孤獨也很漫長,科目多範圍又大,真的會讓人心力交瘁,讀了又忘,忘了又讀,反覆的過程也讓我覺得很無力,但忘了是哪位老師說過:「考試不是比誰念的多,而是看誰忘得少」,很真實的反應了其實大家所面對的困難都一樣,差別只在於有些人放棄了,有些人堅持住了,因此準備到堅持到最後一刻,相信一定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