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成大土木結構組,郭祐豪 北科土木,提早加入高點網院,應屆考上理想學系!,高點建國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提早加入高點網院,應屆考上理想學系!
考取類科:109成大土木結構組
考取學員:郭祐豪 北科土木
推薦師資:劉明昌(侯廷易)、洪達(范鴻達)、歐陽(陳漢屏)
分點分班:台北班
學習型態:面授
摘要感言
應屆考上了理想的學系,在準備時常會心亂,怕進度落後、單元分配等,當時也獲得不少心得的幫助,故也來分享一下,希望我的心得可以給他人一些幫助。

北科大本科應屆畢業生,排名10%多吧!當過108土木一甲的微積分助教,成績還算可以,但是很早就發現學校課程的強度難以應付研究所考試,覺得該準備但是一直拖,三上還出去交換,三下才開始認真準備。

一、準備書籍
結構 : 洪達 突破結構學經典題型解析 / 洪達 歷屆試題詳解
材力 : 洪達 材料力學 / 洪達 歷屆試題詳解 / 歐陽 材料力學論衡
工數 : 劉明昌 工數學習要訣上下 / 劉明昌 高點上課筆記上下 / 劉明昌 歷屆試題詳解

二、準備方式
1.補習
我是在高點補習班上課,當初在大二就報名了,畢竟能聽到畢業還有早鳥優惠,加上可以用來應付學業,一開始只有去聽材料力學,認真來準備是在三下及四上的一年。他們的無限次數vod真地好,能一再複習,還能自由控制,如時間、加速等,如此可以照精神狀況及空閒時間來安排聽課時間,擬定一個大概的進度表,反正太緊密一定會出問題。
‧結構
洪達老師天下第一,一個單元一個單元講解,上課時也增添了不少筆記跟例題、解題sop、step by step,有系統性的教學,而且老師人很好,可以跟老師線上討論題目,老師都會很有耐心的回應,跟著老師的思維,解題上會方便很多。
‧材力
同上述,洪達老師教材例算是偏考試取向,他會告訴你解題sop,另一方面來說就是基礎不足的話,可能需要多聽幾次才能理解他的系統。
歐陽老師重視概念,會跟你慢慢介紹,適合理解概念、打好基礎,但是有時候講個故事讓大家放鬆耗掉不少時間就是了。
‧工數
劉明昌老師講得蠻清楚的,筆記量超大,買本上課筆記方便很多。工數多且雜,需要注意很多單元土木所十年一遇,或是從未出現過,我個人是直接放,去讀重點單元比較有投資報酬率。

題庫班(歷屆試題)
我有去題庫班,去聽如何快速的解出考古題、理解題型思路及出題重點,自己讀要讀出這個太難,花錢吧。

2.考前一年至半年
各科目大範圍的複習,整體地加強,熟悉各個單元,結構、材力有些證明老師解起來很簡單,但必須自己多證明幾次才能融會貫通。工數不知道他是什麼鬼東西的就簡單看過,之後準備考古時發現會考再來弄就好。
然後找到幾個讀書夥伴,互相督促;買標籤紙,標籤能幫你快速的找到想要找的頁面,也能標注出自己錯的題目等。

3.考前半年
寫考古會發現各科有很多小細節前面沒注意到,當然你超強就另當別論啦!發現哪個單元弱就去複習、錯的或是不太會的必須了解。 寫完就再寫一遍考古,不要沒遮著詳解寫,因為你會去看;計時,考試時只有100分鐘。
找到一個能專心的圖書館好位置,占領他;讀書夥伴、書跟筆記是你的大半生活,確認好各科目重點單元,並跟夥伴交互討論。
個人認為特重要的,當然其他部分也很重要。
結構:傾角變位、共軛梁、彎矩分配、結構矩陣。
材力:全部都能相互組合出題,都蠻重要的。卡氏定理、彈塑性行為、應力應變分析、組合應力。
工數:ODE、Laplace、傅立葉、矩陣。

5.考前30天
再寫一遍考古(近三年),最好是去印出真正的題目卷,用白紙作答,一份壓到70分鐘以內,力求全對,都寫第三次了。 調整好作息,早起早睡,比照考試時間,考試時間大腦必須清楚;整理一份重點筆記,就是重點單元解題、重要題型跟自己常錯的題目,這筆記是要用在考前最後大整理跟考試當天快速複習的。

6.考前1天
早點睡,準備好考試要帶的物品,預計好明天的行程路線,記得起床。

三.心態
考試時請切記穩住心態,覺得上一科崩就算了,下面的穩住就好,要上榜並不需要你科科高分。每間考完都要整理考試時發現的問題,在高壓下出現些想不到的問題,避免再犯。對自己實力有信心也請至少報名三間來試試筆,我自己報名太少有點後悔,但是真的是漸入佳境。怕是必然,但不要懷疑自己,考試時實力已成定局了,會的就是會,考試時要有點自信,要是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別考了,省下報名費。考前想崩潰幾次就崩吧!但是請不要影響到隔天的讀書。

考古練習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歷年來出題方式時常重複,也能抓到考試重點單元,而且考古題中有各式各樣奇特的題目,理解後遇到類似題時就知道如何應對了。準備研究所考試非常的枯燥乏味且痛苦,當你看到那些不用考試出去玩的人,會更痛苦;準備途中得割捨很多很多事物,但是這就是等價交換,你要犧牲這些事物,方能提升考上的可能性,但是請適時放鬆,緊繃久了會彈性疲乏的。
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也不是考的非常好那種,但是足以上榜就是了,很開心能對得起這陣子的努力,準備中途真的是數度在思考我為何要考試,很累、很想放棄,感謝我的家人、朋友、讀書夥伴跟直屬鼓勵支持我,謝謝。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