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言:
【動機】
「後中」這項決定只因為一句話和一個念頭,卻讓我堅持了八百五十八天。某天,一位看著我長大的中醫,聽完我對工作的描述後,對我語重心長說:「你要不要試試看後中?」頓時,原本塵封已久的中醫夢,又再次地被打開,當晚我就買好所有書籍,開始備考。
【補習班選擇】
一開始,我以為這跟以前的考試一樣,可以全部自己來準備,但第一次考完中國醫以後,我就知道我把後中想的太簡單了。尋找補習班的過程中,試聽到梁傑老師的普通化學課,清晰的邏輯與仔細的解釋,就連已經五年未碰過化學的我,都能夠馬上聽懂。陸續聽完其他老師的試聽課後,並且評估家裡的交通問題,我選擇高點的線上雲端課程。
雲端課程雖然少了與其他同學的互動,讓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有種孤軍奮戰的感覺,但是它的好處卻也十分的多,例如可以依照自己喜歡的速度聽課,使用最適合自己的語速來吸收上課內容;可以隨時暫停,給自己時間重新消化,讓時間分配更為彈性;可以重複聽不懂的地方,有時候多聽幾次會產生不一樣的體悟。另外,高點在寄發教材上也相當方便,能夠選擇住家附近的超商取書,節省不少的時間。
雲端的介面也十分清楚,可藉由快捷鍵方便操作,不必每次都縮小螢幕。此外,每堂課程都有進度說明,在後續想找特定章節上很有用,也可以依照進度帶教材,節省出門讀書時所要帶的書。
【師資推薦】
國文—簡正老師
老師打破國文原先無範圍的認知,藉由系統化的分類,加上循序漸進的題目,讓我在上課方面毫無壓力。而且老師對於學生也是非常用心,會針對學校題型的變化,整理適合學生的考題,今年出的《國文新趨勢》讓我在醫古文方面有大幅的進步。此外,簡正老師在上課的空檔時,往往會分享一些歷年心得,特別是告訴同學如何堅持下去,每一句話著實是考生的強心劑,「約分之至」更是寫在我的書桌,陪伴我兩年時光。
生物—曾正老師
後中的生物範圍非常大,其中包含許多本教科書的內容,一般人確實很難準備。然而,曾正老師的強項就是吸收各教科書的內容,將它們一一比較和整理,最大化生物的範圍。我特別喜歡老師所使用的筆記方法,用大量的表格與畫圖,讓每個專有名詞之間的差異顯而易見,也方便同學記憶。
化學—梁傑老師
梁傑老師我想他是許多人的化學救星,讓即使零基礎的人也能輕鬆面對化學。在普化與有機方面,老師整理了後中、私醫、學測和指考的題目,甚至是研究所也包含在內,除了幫學生打好穩固的基礎以外,也將所有冷門問題一網打盡。每當化學遇到不會的題目,我總是認為「只是我沒看熟,老師一定有教」,因為往往回去翻課本時,就會有一模一樣的題目在裡面了。
英文—馬芸老師
英文是我後中準備的大魔王,從小我的英文就是我的罩門。我記得我第一次寫後中英文考卷時,得到了4分的成績,讓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樣改善。直到上了馬芸老師的課,她告訴我們:「準備英文就要跟準備理科一樣細心。」除了要知道單字的解釋外,還要了解如何運用與詞性,當我開始一一分析題目後,就發現英文不是毫無規則的亂碼。
【模擬考】
能夠驗收自己實力的最好機會就是模擬考,所以一定三次都要參加,也能夠訓練自己的臨場反應,降低實際考試的緊張感。而且,高點在模擬考上相當用心,題目難度與實際考試接近,增加一些課本沒有的題型,考驗學生面對未知考題的判斷。此外,最新使用的模考方式,由IRT作題評量中心所舉辦,除了較為嚴格的監考模式外,還搭配題型難度分析與各題型的正確率,方便自己找出弱點,在考前能夠補強。
【讀書方式】
明確訂下自己的目標,我會先寫一份歷屆考卷,拿著成績比對當年的上榜分數,然後確定自己需要特別加強的地方,以及該如何分配分數,用這個成績當作今年目標。
題目方面,除了補習班的題目外,我自己練習10年的後醫、私醫、學測和指考的題目,並且將每個答錯的題目整理,等到後期衝刺期時,當作練習的考卷。
心情方面,適當的調適絕對是重要的,不要因為備考就不敢出門,可以每個月挑一到兩天散心,與朋友聚會或是和家人出遊,維持人際關係可以幫助排除不愉快的心情。
「作息」我認為是準備考試最重要的元素,我從備考第一天就按照考試當天的順序讀書,上午讀國文化學;下午讀英文生物,讓自己的身體能夠自動切換,在固定時間面對特定考科。前期我會每天從早上八點讀到凌晨兩點,直到考前一個月開始調整,每天晚上十點就寢,讓自己充分休息,避免考試的時候頭昏腦脹,反而無法發揮實力
【結論】
我相信只要有毅力,每個人都能考上後中。我本身是高職畢業,即使大學就讀物理治療,仍有許多的科目難度都超出我的能力範圍,但我並沒有想著自己會失敗,而是在心中想著成功後的喜悅,一路的堅持下來。雖然花了兩年多的時間,但除了準備後中外,我也學到許多的讀書方法與五花八門的知識,光是這些收穫就值得這些日子的努力。最後,期望每個有中醫夢的人能夠堅持下去,或許你離通過只差最後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