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言:
【筆試成績】
慈濟: 340.2(國文:84.5 化學:79.9 英文:94.6 生物:81.2) (正取1)
中國醫: 256.7(國文:86.5 化學:56.9 英文:68.4 生物:44.9) 口試分數:91 (正取65)
義守: 299.9 (國文:87.6 化學:50.5 英文:73 生物:88.8) (備取45)
【備考方式及心態】
我前前後後全職備考了兩年多,前半段報名高點函授課程,112考試這年是自己在家複習。先以結論來說,我覺得想準備好後中醫的這場考試,選擇適合的師資、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模式、調整心態,是最重要的三點。因為每個人的學經歷、讀書動機、習慣的學習環境和方式等等都不同,所以我只能分享對我而言有效的備考方法,供有志者參考,相信大家都能慢慢摸索,找到自己的步調。
開始準備考試的一年多,也同時是參與高點函授課程的這段時間,身邊有幾個朋友狀況不佳,除了時有較為緊急的事情需要協助以外,心情也難免受影響,連帶影響到上課聽講和學習的效率。所以我真正調適好心態,平衡好學習及生活,是最後112考試這一年才達成,而學習成效某些層面也反映在分數上面了。
在決心報考後中醫考試時,我並沒有一開始就報名補習班,我先拿某一年的歷屆試題裸考了一次。裸考後,我確定準備這場考試,我很需要補習班的師資、各方面的協助,所以詢問了身邊也在準備後中考試的朋友的經驗,以及網路上的心得分享等等,最終決定報名高點補習班,並且選擇了以下的師資:
【師資推薦】
因為我屬於很需要彈性時間及方式聽課的類型,所以一開始就選擇了函授課程,如此可以依照自己的時間安排、隨時隨地聽課,也可以針對不同的上課內容,反覆聽講,或是自由調快、調慢老師的講課速度,函授的便利性和自由度在學習上給予我很大的助益。下面我以分科的方式,分享一下高點課程的學習經驗及自己額外的學習方法。
國文-簡正老師
以往國高中對於國文這科的學習,比較偏向漫無目的的吸收,剛好國中及高中的班導師都是國文老師,所以就讀理科的我「耳濡目染」之下,還是算有打好底子。 聽了簡正老師的教學以後,我第一次感受到國文是可以有邏輯、有系統、有藍圖的科目。
簡正老師的國文課,幾乎是所有科目中,我最快對於未來備考產生信心的一科,我還沒聽到後面的課程,卻有一種我很確信自己只要跟著老師的步伐,一定能學好後中國文的心情,一路上都抱持著「篤定」、「覺得國文有希望」的想法學習;最終的考試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
後中國文科所需要的基礎觀念,幾乎都是簡正老師幫我建立的,只要好好跟著老師學習、乖乖跟著進度練習,逐漸就能對考試產生信心,除了極度偏頗的個別考題,其餘不論題型為何,觀念夠清楚的話,通常都能迎刃而解。
自己另外的學習方式:
因為想加強閱讀古文的能力,所以我有自己另外買一套《古文觀止》來閱讀。我採行的方法是,第一遍只看原文,讀過一遍了解大意後,再搭配注釋、解析及全文翻譯看第二遍,隔天再快速讀過原文、複習最後一遍,會卡住的地方再瞄一次注釋。
我通常是利用吃早餐的時間,一天一篇、大約讀20-30分鐘,太長的篇章會分天讀,因為我只是想習慣閱讀,讓自己不害怕面對陌生古文,所以盡量不佔太多時間。我覺得《古文觀止》的內容算有趣且有學習性,所以讀得開心也不太有壓力,過程中也能更深刻體會到,老師上課時講述的各種詩文體裁的特點,或者是某位作者的個性和寫作特色等,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切入,補充語文知識。
以112這年的備考時程來說,我大約是9-12月接續之前的進度,閱讀《古文觀止》下冊;1-4月回復到閱讀簡正老師的教材為主,除了維持語感,加深重要文章的印象,也同時能多加複習老師講解的修辭和解題思路等。
化學-梁傑老師
雖然高中和大一多少有讀過普通化學及有機化學,但是一直都沒有真的讀通,尤其是有機,完全沒有基本的概念。因為梁傑老師的課程很清楚易懂,從基礎觀念到稍微有點挑戰的題目,老師都能很有邏輯的解釋給我們聽,讓我不會過於擔心考試超出範圍。
因為起初就有感受到,聽梁傑老師的課必須從一開始就打好基礎,熟悉老師上課使用的「語言」、名詞觀念等等,因此我要求自己在暑期的先修課程就要加倍用心、盡量跟上,之後正課也是每週課後都有跟著進度寫《分章試題》。
化學這科我的進步速度比較慢,但是因為有老師上課的引導和經驗分析,例如:至少要把分章寫3遍、要讀到對課本的每個章節和題目都很熟悉等等,我心中對於這科理想中應該達到的程度有一個既定的方向,所以在最後自修的這一年,我也是依照梁傑老師的普化和有機課本一遍遍複習,搭配分章題目練習,最後甚至成長為對於寫有機題目、畫機構、思考題目有點感到樂在其中!
自己的練習模式:
最後一年自修期間,我注意到以往有些題目並非不會,只是平常沒有「危機意識」,沒有在平時練習就想好最佳及最速解法,比較憑感覺作答,覺得會寫、有寫對答案就好,就跳過繼續寫下一題。所以考前最後一遍練習分章的題目時,我都是以自己在考場面對考題的心態,確保自己看到相似的觀念和題型,都能有準確的解題思路,還有百分之百能操作好細節、拿到分數的信心,才算有學好這題,才會放過自己,去看其他題目。
英文-旋元佑老師(課程)、馬芸老師(單字本)
有聽聞一些同學反映,跟不太上旋元佑老師上課的邏輯或速度;不過可能老師的教法剛好是我能適應的,所以覺得收穫不少。只是因為後期我體認到,對於後中這門考試的英文科,我的弱項是背單字,以及一些高中範圍偏向死記死背的、台灣考試比較喜歡考的文法細節,所以旋元佑老師的課程,對於我的後中考試本身而言,產生的改變相對不明顯。但是從第一次上單字課開始,尤其是進度進入文法課以後,旋元佑老師的課程對我來說可以用「驚豔」來形容。
平時生活中我有多方接觸英文的習慣,所以很認同旋元佑老師所說的透過「大量閱讀」來學習的方式。而過往我自學過程中「有理說不清」、似是而非的一些「語感」,老師都能用很有邏輯、甚至具有歷史意義的方式,解釋背後的原由,所以上課期間我非常愉悅,越上越有融會貫通的感覺。當下我聽課的心態,不只是針對後中考試的加強,我感受到老師的課程對於我未來生活中或學術上的英文觀念、英文寫作等,都會有所幫助,所以我一直是以主動積極、愉快的心情在上老師的英文課。
自己的狀況和學習方式:
在大四之前,我的英文屬於中等程度,平常沒有接觸英文的習慣,當時英文於我只是純粹的「科目」。經歷托福和GRE考試的洗禮,過程中研究了這些考試背後希望考生們具備的能力,例如:溝通能力、推導能力、整合能力、閱讀邏輯分析能力等,並針對這些部分,用各種方式作練習之後,我的英文程度整體上算是提升了一階。
因為之前已經習慣美國的英文考法,除了GRE必備的艱澀單字以外,我不太有特地背單字的習慣,都是從平時大量閱讀文章中學習;最後這一年我所做的比較大的調整,就是認真花心思背單字。學習新單字時,我習慣同時了解它在句中的用法,比較容易背得起來,也想集中心力針對後中英文這個角度來學習,所以當時在補習班櫃台,翻閱馬芸老師出的112年最新單字本以後,覺得很適合我,就決定買回家,以它來加強單字這部分,最終成效還不錯。
閱讀方面,我比較常看的是《The Epoch Times》,最初是親友的介紹而得知,因為我接觸英文的方式都是採取興趣導向,所以內容和敘述方式是我蠻重視的部分。《The Epoch Times》的國際時事、科學、醫學/心理學、健康等欄目,內容都很平實,沒有太多負面訊息、誇大不實、偏頗的內容或過度的情緒渲染,且用字難易度適中,每篇通常能看到1-2個生字或是GRE背過偏難的單字,如此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能同時學習各個領域的新知,了解社會的發展和動向,也能順便複習單字使用方式。
生物-曾正老師
生物這科是我最晚掌握到考試方向的一科,對於生科系(前名生物系)畢業的我來說,我自己或旁人會合理的推定,生物應該是我最拿手的一科,但卻正好相反。上課時,曾正老師常會說:「這頁很重要,全部背起來。」我花了很多很多時間,才體會到這句話的用意和執行方式。
因為後中生物的範圍太大,考試也考得非常細,所以我心理上和實際層面上,都無法輕易的達成「全部背起來」這個模式;即便有想試著努力,但總感覺力不從心,甚至一度懷疑自己記憶力下降了、會不會永遠都突破不了這一科。 後來我決定相信曾正老師的經驗和教材,調整自己的讀書模式,才逐漸有所長進。
自己的學習方式和體悟:
從理解、到熟記、到能夠以腦中的資訊順利解題,每一步我都花費了很多心力才達成。最大的轉變是從我開始放慢速度,踏實的寫「貓咪書」開始。最初我只粗略的寫錯題的解析,覺得有大致理解原因即可,但是一直沒有很大的進步;後來我開始把每一題的每一個選項,不論寫對寫錯,不論觀念是否熟悉,都在曾正老師的教材裡一一找出來,在課本那句話的概念旁邊寫上「貓咪書」的頁數和題號,然後在貓咪書的那一個選項旁邊,標上出自哪本課本哪一頁的哪一點,需要時會在旁邊再簡短的歸納一遍課本上的文字重點或是畫出簡圖。
或許這個方式並非適用於每個人,不過我在以這個模式執行了幾個章節的題目解析之後,發現這麼做對我自己有兩個好處,一個是原先我對於後中生物那種完全抓不到邊際的感受,逐漸消失了,因為有九成以上的選項都是真的可以在課本的某一處,甚至是一些圖表旁邊的英文小字找到對應之處。
第二個好處是,我在過程中能依照出題頻率,例如會發現不停地翻到同一頁來做記號,漸漸對於哪個部分是重點更有概念;同時,因為我腦中對於題目的出題方式有了概念,在重新通讀曾正老師的課本時,會自然多留意這些部分,也更知道要如何「全部背起來」,或者說,我知道以什麼方式、熟記到什麼程度,是後中生物考試所需,因此能更有效率地複習和背記。
雖然生物這科真的是到最後112考試這一年,我才真的有理解和掌握到這個科目的方向,但是完整吸收之後,就會知道曾正老師的教學和教材都是很完備、很夠用的。不論哪一個科目遇到瓶頸,都不要太過慌張和擔憂,相信各科老師的經驗談,跟著老師的腳步,以及聽聽其他人的分享,都能慢慢找到自己的步調、有所進展的!
【結語】
除了上述的各科準備方法之外,回顧112考試這一年,可以說最大的成功來源是我心態上的調適。這個說起來有點抽象,乍聽之下容易,卻是我認為最難達成的一點。因為我本身有長期的信仰,所以平時就處於心境相對平靜穩定的狀態。即使忙於備考,我還是會提醒自己,每時每刻保持祥和的心態,良善對待身邊的人事物,在考試當天、每個當下都是。
因為心態比較平穩,我平時不太會因為考試感到焦慮,吃飯睡覺都正常,免疫力也很好,近年幾乎沒有生過病,或是呈現身體虛弱的狀態。而今年面對後中考試的心態調整,我把這四個科目和考試範圍,看作是我們入學必須具備的能力,另一角度而言,學習好這些內容,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以及我們對於這個專業、以至未來面對病患,所應做的努力和給出的承諾。
所以今年考前,我並沒有像之前一樣,不時的冒出希望能趕緊考上、希望能多在考前看到一些考出的題目等等,而是一路保持穩定的讀書頻率,以踏實的心態準備,心底深處知道,除了天命的安排以外,當我做足了所能盡的努力之後,不需強求,自然而然該考上時就會考上。
備考過程中,有時突然讀不下書、效率不佳時,我會停下來了解自己的狀況,花時間解決好心境上的問題之後,學習動力又會再度出現;在考完義守和中國醫後,因為兩間都多少有一些臨場因素,導致自己覺得發揮得很不好,甚至考完中國醫之後,曾經一度氣餒,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沒有機會了、不是考取後中的資質,花了整整兩天調整心態以後,才再度靜下心來,繼續以平穩的心態複習、準備慈濟的考試。如若我心態調適不成功,慈濟的考試很可能會功虧一簣,表現極差。
每個人有不同的方式,可以藉由運動、聽音樂、和家人朋友聊天等等,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調整自己的心態,來面對後中這條漫長而孤獨的道路。希望大家都能順利找到自己的步調,持續前行。
我也想趁此機會感謝台中高點補習班的工作人員,以及模擬面試時不吝給予我們協助的學長姐,因為備考的過程都是線上函授或自修,除了參加模擬考或登記參與考試團購午餐等等事情以外,較少有機會到班,仍舊很感謝大家在每次接觸時,總是耐心且充滿善意的在各方面支持我們,令我在備考這兩年多來受益良多。
如果有緣看到這篇文章,有關於後中考試或任何方面的問題,想詢問我的話,可以搜尋我的FB (是本名,應該很少同名者) 私訊我,如果我有留意到,會盡我所能地回覆。
備考這兩年多,有很多現實層面的考量因素,也有運氣成分問題,所以我也一邊在思考,除了後中之外我還想做什麼、還能做什麼,不讓自己非此不可,或在心境上把自己逼進死胡同。對於備考生,我覺得不論當初是因為什麼原因開始準備後中考試,不論現在備考的狀況如何、各科是否順利,都不要對自己、對人生失去信心。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