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背景是台大政治系畢業,輔系經濟系,大學期間因為想了解自己具體喜歡哪個領域,跑去修了各種管院的課,包含:個經、總經、管理學、財管、會計⋯⋯等等,此外我也有一些商業競賽、商管社團、社團幹部與舉辦學生活動的經驗,但沒有實習。
.從頭梳理觀念幫助理解學科全貌,造福零基礎學生!
【經濟學】劉邦老師(正規課程)
雖然大學有上過經濟課程,但在某些小概念還是會卡卡的,加上我是一個比起快速解題,更著重在打穩基礎概念的人,所以在選擇補習班的時候會特別注意每個老師的教法,是不是會使用較能簡單理解的方法從頭到尾完整講解概念,而非純粹叫同學們用背的。
高點劉邦老師就是那個可以用超容易讓人理解的方法講解概念的老師,而且非常懂學生容易錯在哪!除了上課會時時刻刻提醒大家,也特別整理了常見問題公布在網上,幾乎所有盲點都可以在那裡得到答案。 此外,劉邦老師在訊息回覆上也是超級迅速(迅速到我甚至懷疑老師沒有在休息),在講解問題時也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幫助我在正規課程上課時就打穩基礎,非常推薦過去沒有修過經濟的人試試看!
【經濟學】高勝銘老師(經典題庫班、名校專攻班)
之前在上正規課程時,是比較直線的學習方式,按照章節理解概念,而在聽高勝銘老師的經典題庫班的課程時,會將跨章節的概念連結、統整起來,用一種跟過去比較不一樣的切角,帶領同學再次迅速地複習與理解概念;除此之外,老師在帶題目的時候不是題海戰術,而是選擇最常考的概念,深入練習最常出的題目方向,達到用少少題目完整了解整個概念的效果,聽完經典題庫班的課真的能更了解概念跟掌握解題方法!
高勝銘老師針對想考台政的學生開了名校專攻班,在名校專攻班,老師會整理過去常出的題型,告訴大家不同系所應該特別準備的的重點章節;也會將許多觀念整合在一個題目裡。認真跟完進度,回去自己練習其他題目時,面對這種綜合題型,會產生更能掌握的感覺!
【管理學】蘇威泰老師(正規課程、經典題庫班、個案分析)
雖然蘇威泰老師的資歷,比起其他幾位常聽見的老師不算很資深,但是我覺得老師在管理學的教學上很有一套!
管理學採申論方式作答,比起其他有標準答案、可以簡答的學科,管理學更注重各觀念之間的融會貫通與連結,才能寫出邏輯一致的論述。蘇威泰老師在正規課程中,會用一套大架構依序講解相關觀念,除了詳盡地講解每個傳統知名理論之外,也會額外補充許多新興的管理學概念,上完正課會有很順暢、很全面地理解整個管理學的感覺。
而且在蘇威泰老師的教材中,處處都可以看出來老師很努力在考試導向與讓同學理解管理學完整脈絡之間找平衡,兼具廣度與深度,不只是速成學了零碎且不連貫的知識。
到了經典題庫班課程與個案分析時,蘇威泰老師會在一個題目裡,將各章相關概念連結起來,帶領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題目,並提出完整論述;加上之前跟著老師紮實學習到的管理學知識,上完經典題庫班與個案分析,就能切身感受到懂得概念、且能有理有據使用理論去解題,同時又不失豐富度!蘇威泰老師在這時期會額外整理時事講義,準確抓到很多考試題目之外,通過筆試後也可以用這些內容為基礎準備面試,非常有幫助!
別只看到蘇威泰老師平時上課過程中酷酷冷冷的,但是在教材準備跟讀書會上都很給力,在備考、生涯規劃、書審、面試或各種個人難題上,也都提供很多建議給同學們,是一位很認真又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很溫暖的老師!
.備考前期跟緊進度、打穩基礎,並打造專屬重點筆記便於後續複習!
再來說我的備考時程安排。因為系上的課都沒修完,就一直跑去修其他系的課,再加上大三跟大四的事情比較多,我很早就打算延畢一年準備考試,但又怕自己按照正常時程準備會不足,所以最後選擇在大四那年就先把經濟的課程看完,大四升大五的暑假,開始一邊複習經濟,一邊上管理學正課。
【大三或大四春季】
如果覺得自己在準備上可能會比較吃力的人,我覺得真的可以提早一年先看完經濟學的影片!
身邊很多人都覺得經濟要算很多數學,是考試大魔王,那提早一年先看的好處就是可以先適應小複雜的數學(例如:微積分),也比起暑期更有餘裕去理解概念,等到真正進入備考期的時候會比較輕鬆一點。
【暑期(7月~9月)】
因為在這之前就已經把經濟的課程看完一輪,所以這段時間著重在將經濟學的課本內容地毯式複習一遍,除了寫課本中的題目之外,也會把每章重點整理成筆記。推薦大家,如果是在暑期上正規課程,上完一章就先將那章的重點整理起來,秋季時直接讀筆記會更有效率!
至於管理學,這時候就認真跟上上課進度、每週複習當週進度、積極參加讀書會,我覺得就差不多了!此外補充一點針對台大商研的小提醒:台大商研所有一半在考英文選擇題,涵蓋很多課外概念,可以在暑期先開始根據章節寫考古題,把不會、易錯的概念和關鍵字寫入筆記,之後若沒有太多時間照顧選擇題,就直接快速翻看筆記複習就好。
.備考中後期選擇性練題,經典題庫班&名校專攻班助我事半功倍!
【經典題庫班(10月~1月中)】
因為個經比較需要計算能力,所以在經典題庫班開課前,我都著重在練習個經題目。雖然有些單元比較冷門,但是你永遠不知道考試當天會不會考出來,所以建議在經典題庫班開課之前,有餘力就將全部的單元寫過一遍,再根據比較不熟的單元補強!
經典題庫班開課後,主要跟著老師的進度寫題目,再一邊複習總經。總經很多題目是要手寫跟附圖作答,很多時候會錯在不夠理解每個變數對圖造成的影響,所以寫題目時一定要親自畫圖練習!如果每次作答,都只在腦中大概想過一遍,可能會漏掉很多小細節,導致之後考試時被扣分。
再來補充一下關於練題的建議:我在規劃練習題目的範圍時,不會一次寫完全部的題目,而是會將總經個經的題目拆成一半,比如說全部都先寫奇數題,然後再交替練習,所以就會變成:「個經奇數題→總經奇數題→個經偶數題→總經偶數題」的循環,中間又有經典題庫班的練習,把握交替複習的原則,就不會產生顧好一部分又忘記另一部分概念的問題了!
這段期間讀管理學,就是瘋狂寫申論題練習,在上課或自己練習時都會感覺某些概念特別常考,所以可以針對那部分的內容整理筆記,除了紀錄考到該概念時應該要寫出的大致內容有哪些之外,也可以小小註記跨章節的運用,或是寫出在哪些關鍵字下可以帶入此概念。從這時候就開始整理管理學常考題型,之後構思申論題的答題,就能自然而然地連結相關概念,也能順暢產出論述。
關於申論架構的建議:管理最怕的是花太多時間在想架構而來不及寫內容,或是沒想清楚架構就下筆,導致中間塗塗改改。我在大學期間很常練習寫申論題,所以在寫管理申論時比較上手,只有在接近考試前會挑出沒有寫過的題目,訓練自己在短時間內大致想出架構與簡單的內容,我覺得這樣就足夠了!大學期間較少接觸申論題的同學,可以藉著高點經典題庫班的練題機會持續練習,效果會大非常多!
【考前(1月中~2月)】
因為前面已經寫過好幾輪的題目了,所以在這段期間可以稍微放緩步調,著重在名校專攻班圈選的考題和歷屆考古題的練習,時間分配是:上午寫經濟考古題&名校專攻班題目,下午訂正錯題並複習概念,晚上寫管理考古題與檢討,載看看時事講義。
這段時間很容易超級焦慮,我自己又是個考前心態好壞,會大大決定整個考試狀況的人,所以這時候就沒有再練習別的新題目,只把近3年的考古題練習過一次,再重新複習過概念,讓自己能慢慢進入考試狀態。
此外有個小提醒:台大考試是英文要過門檻才能進入專業科目的比分,所以英文也需要注意!我自己的英文不是特別厲害,又很晚才開始寫考古題,在準備的時候有點怕怕的,但我認真覺得比起背單字,多複習文法概念更好!因為單字的範圍實在是太難抓,而且又長得稀奇古怪,複習文法相對來說比較好準備,CP值也比較高!
考研是一段很漫長的路,常常會一邊備考一邊懷疑自己。希望這篇經驗談可以讓大家在準備上更有方向,但不要因為好像跟上榜的人準備方式不同而過度焦慮,因為沒有一個方法是百分百成功且適用每個人的,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與步調最重要!
總之,雖然這條考研的路有點長,但順順地、努力地準備下去就會有好結果,祝福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