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背景是台科大、班排1、系排3、GPA:3.95、無實習、無專題、曾經去結構技師事務所工讀4個月左右、花10個月左右準備筆試 (材力、結構、工數)、多益600分、書卷獎2次。
本來是打算用考試來考結構組,發現成績不錯,所以一起準備推甄,所以我從1月份開始看材力、工數、結構VOD,等於是把人家做專題跟修課的時間拿來複習考科,然後到了10月份開始,把推甄及考試一起準備。我與同樣上榜的同學作分數比較,發現我沒做專題的情況下,書審分數可能會低一點,但影響不大,是否要做專題就自己斟酌;而我因為有看完高點所有VOD課程,因此在專業科目的觀念上行雲流水、突飛猛進,我面試的分數比別人高很多,所以若你有時間我當然是建議先看VOD,即使你是推甄生也一樣,材力、結構、工數這些科目以後也都用的到,有看的話上榜機率更高。
書審資料在準備上,有自傳、讀書計畫、課外參與證明,自傳的話我大概分成四項:經歷簡介、個人特質、思維邏輯、個人生活,我有特別提到自己在學習上是如何思考,其他都差不多。讀書計畫這個大家都差不多,我認為也不是很重要,就是做做樣子的東西。課外參與證明中我放入多益成績、土木相關工作經歷、設計成果等等。我認為書審最重要還是看成績,可以說在校成績已佔了8成的機率會不會進面試。
在書審結果放榜到面試時間僅僅隔2天,意思是說你不能等到確定自己有進面試才準備,那會來不及,可以在放榜前一周就開始準備面試,面試考題大致分為1.從自介中延伸的問題2.專題3.生涯經歷分享4.專業題,其中有做專題的話,2是最重要的,沒做專題的話,1是最重要的,然後3是沒有固定答案的,要好好把握,4答不出來也不要直接說不會,你可以告訴教授說我不太確定答案,但我試著推導看看。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對各位學弟妹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