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高考土木,陳○宜 雲科大營建畢,不被時間限制的努力,成就屬於自己的榮耀,高點建國醫護網
歷屆考題高分詳解
免費考前重點下載
歷屆考題線上測驗
考取學員心得分享
小龍醫師館
線上試聽課程
全省服務據點
不被時間限制的努力,成就屬於自己的榮耀
土木系列、高普特考土木工程
27
考取類科:
114高考土木
考取學員:陳○宜 雲科大營建畢
推薦師資:歐陽(陳漢屏)、程中鼎(陳明徹)、洪達(范鴻達)
分點分班:雲科班
學習型態:數位函授網路學院VOD視訊班
摘要感言
:
1.前言
今年有幸在研究所與工讀並行的情況下應屆參加高考三級,雖然準備時間有限,成績不算突出,但能上榜已是莫大幸運。希望自己的應考經驗能給其他準備時間不足的考生一些幫助。過程中我也參考了許多前輩的策略,讓自己更有信心。雖然題目不算困難,但要同時應付全科,仍有一定挑戰。
2.個人背景與報考動機
畢業於國立科大,目前直升研究所。於大四寒假開始準備,並同時開始研究所的研究,也同時有一份一週上五天的校外工讀,加上一周兩天的校內工讀。對許多土木人來說,高考只是「練手」,真正重點仍是11月的土木技師考。不過我認為先考高考能熟悉國考氛圍,檢驗準備方向,對之後挑戰技師考很有幫助。
3.選擇補習班
因為身處的地方較沒像都市一樣補習班林立,加上許多學長姐也在高點,也恰巧租屋處在補習班附近,高點也時常邀請學長姐回來學校分享,所以就順理成章地選擇了高點。而高點有也有提供我線上課程的部分,像是我在短暫時間內備考,肯定免不了與補習班營業時間不合,或者常常出差時沒辦法觀看。而我常常開著兩倍速甚至三倍速,在聽老師講話的同時記下筆記,最後才慢慢地自己吸收,對於我會需要回頭看VOD倒帶不lag是我非常在意的,而高點確實是做到這點,就連我要快轉到我想看的講解題目部分也相當流暢。許多功能例如:接著播,讓我能夠在隨時需要中斷學習,再投入讀書的這之間有很大的幫助,也不用費心的再次尋找上次的斷點,使我能夠快速地進入狀況。不僅不會有好像上過又好像沒有的煩悶感,畢竟我認為讀書就是要有很好及很高度專注的狀態,許多讀書強人應該都懂我說的感覺。所以我覺得如果是像我這種外務比較繁忙的考生,要對準補習班營業時間但又不能放下外務,高點的線上課程是相當值得考慮的,不僅打破了時間的限制,如果住在離補習班一段距離的地方,更是可以省去交通的時間,對時間珍貴的我們來說,更不失為一個好的備考方法。
4.備考方式
由於我在大四寒假的時候才開始準備,所以本身時間就不多,而我同時先修了研究所的三門課,加上研究及工讀。所以本身要在時間內看完錄影帶就相當困難,因此我只能靠著課與課或其他事情剩下的瑣碎時間到高點看VOD。然後晚上工讀完之後再練練題目。同時也得益於高點的線上課程,在時間不允許的狀態下,讓我在家邊算題目也可以回頭看看上課的影片,使我有快速獲得正確觀念的管道。
5.讀書計畫
我一開始並沒有準備的方向,只是聽著學長姊的建議,也就是材力–結構–RC–土力–測量,後來我照著高點的VOD課表讀,但我認為並沒有一定規則。就算有些科目沒讀完,也能靠做題補強;對於時間有限的考生,這可能是最省事的方式。
6.各科準備(照著準備順序)
*土力:在學校的時候土力我都聽不太懂,因此從一開始就想放棄這門科目,但聽到歐陽老師的土力後使我改觀,土力算是準備起來相對較簡單的科目了,只是我覺得需要配合一點基工下去會比較好。我時間不多所以就沒繼續讀基工了,但我相信讀完會有另一種見解,像歐陽老師說的重點應放在第五六七章也就是:滲透性、壓縮性、剪力強度。在滲透性的章節因為需要用到前面大量的觀念,所以直接練習第五章是最有效率。第六章壓縮性貫穿整個章節的就是壓密沉陷量公式。而第七章剪力強度是銜接基工最重要的章節,如果可以的話要好好讀。
*材力:在學校材力算是比早會接觸到的科目,之前也不太會想,甚至沒想到我會踏上考試這條路,所以材力我算是0基礎。在中鼎老師的材力中,老師的寫的書有條有序,似乎只要照著SOP走就能夠解決題目。
*結構:結構最重要的是最後面兩個傾角變位及彎矩分配法,這部分我是在學校上老師的課,大量練題及背公式來熟悉這部分。而其他部分如共軛梁法則是上洪達老師的課,洪達老師講得淺顯易懂,讓我在這部分有得到良好的基礎。
*測量:今年歐陽老師開了測量學,但可能因為老師太多課了所以沒有很早把VOD錄完,所以我大概都吃高職的老本過去,我自己覺得高考的測量是比高職簡單的,所以可以靠之前的記憶,只是還需要再多補上誤差傳播跟GPS這兩個部分。而GPS我有在專題及大學的課接觸過,所以基本上問題較不大。
*營管:這部分因為我光算科時間就不夠了,所以我完全沒有碰,連翻開書都沒有,但我也不知道為甚麼我營管是最高分,我在考場上只有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可以換句話說的我就做,不行的我就硬寫完,並搭配圖片及有條理的文字說明及表格來填滿試卷。
7.推薦書單
《土壤力學了沒》、《解說鋼筋混凝土》、《解說土壤力學》
8.備考心態
這裡我應該可以說得挺清楚,因為我準備時間不足所以我三不五時就會陷入焦慮跟內耗中,我也常常與一起準備考試的同學討論,我們會一起鼓勵對方,當對方陷入無限的內耗中我們會一起出來吃飯,並討論一些題目或者讀書觀念及方法。所以我覺得在備考中有人陪自己一起準備考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可以一起給對方信心。具體來說我大約會每兩個禮拜就開始無限循環內耗,但我一直提醒自己:做研究跟工讀絕對比讀書還辛苦,而且身邊的人都告訴我讀研究所跟考國考是不能一起的,所以我只想證明給他們看。
9.總結與心得
這次能順利上榜,我想不外乎是老師們的精華分享幫助很大,我覺得還有考運的部分,因為整體來說雖然從開始準備到考完試,大約有半年的時間,但中間扣掉零零總總研究以及工讀的時間,我實際上讀書的時間可能只有不到兩個月,其中材力跟結構我都只有做完筆記,甚至材力還沒聽完課,而測量跟營管基本上都沒有讀。所以到了快考試的時候我相當緊張,但也只能瘋狂刷題。
而考試就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我本來是預計在研究所的這兩年好好準備,然後在結束後再來考試,這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場全馬,我也沒有很常讀書更沒辦法好好顧好所有事,所以能一次上榜不管多少分,對我來說就是一個階段性的成功。在準備的期間一定會遇到撞牆期,所以如何去調適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可以的話不彷多出去走走或運動,甚至在讀到很煩躁的時候去沖個澡轉換心態,這些都是我們很簡單可以做到但成效很高的方法。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不怕失敗,對我而言高考只是一個路旁的休息站,能夠考上我就很知足,我考前的心態就是我要去嘗試,就算沒有上我也要去考考看,就算準備不足我也抱著嘗試的心態去做。失敗不是一直嘗試後落榜,而是從一開始就放棄不去考。預祝大家金榜題名,堅持下去遲早有一天能看到成功的終點。雖然會持續碰壁,但這只是過程,成功的果實一定是甜美的。
分享到FB
更多優秀考取學員推薦:
環境優的網院+優秀的師資+提問後老師秒回=應屆上榜
上一頁
回頁首
電腦版
粉絲頁
FB分享
© 2018 高點醫護網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