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政大經研所、北大經研所,黃○元 高科大金融系,感謝許誠哲老師,讓我真正認識到計量經濟!,高點建國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感謝許誠哲老師,讓我真正認識到計量經濟!
考取類科:114政大經研所、北大經研所
考取學員:黃○元 高科大金融系
推薦師資:許誠哲(許誠哲)
分點分班:高雄班
學習型態:面授數位函授
摘要感言
一、前言
去年考上中山經濟想要休學重考,但看到dcard上有人在尋求放棄,心想我也不會想在中山念書,我就決定直接放棄了。

因為第一年目標是台政清北,但我後來沒去考台大(工具變數我讀不通),清大考完個體覺得GG了就高歌離席了,只考完政大北大,北大放榜隔兩天我就去問課程了,記得考完政大後覺得很幹的是最後一題考隨機漫步25分,因為第一年計量課根本沒上過,所以我考試時也不知道那是甚麼,只知道我不會,雖然老師教會我的東西很多,也改變了我對學習本身的看法,但我還是真的很不爽,只為了這個原因,上網爬了一下文後,才發現原來的內容非常少,而且那些內容是經濟系非常愛考的,因此決定統計換補高點。

二、背景
學校:高雄科技大學 金融系 成績70% 無雙主 輔系 重考生
經歷:無社團、比賽、實習經驗
證照:金融常識道德、普業、銀行內控
專題:REITs相關(有用到 logit)
語言能力:多益600
助教經歷:大四上、下學期擔任系上大二統計助教

三、考試用書
統計學:重點觀念與題解 上、下 統計學精選666題 計量經濟學與財務工程

四、準備過程及讀書方法
讀書方式真的因人而異,有些人不聽音樂,需要很安靜的環境,有些人需要一點白噪音,而我是需要音樂,然後需要一點講話的聲音, 所以我整個備考期間都待在家裡,邊聽音樂邊掛 DC 跟朋友語音。直到 12 月前,每天還會花 3~4 小時打遊戲,12 月後基本不打了,只是掛語音聽朋友聊天,這樣反而讓我沒什麼壓力,不過坐在電腦桌前真的蠻容易分心的,有時候一看看直播就又一小時過去了,但我一天還是會讀差不多6到7小時,也是這樣所以我覺得讀書時長並不是重點,而是在自己喜歡又舒服的環境下,才能讓自己有效的吸收知識,建議考生還是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環境念書,舒適有效又無壓力。 時差部分我自己沒有甚麼調,我大概都凌晨5點睡,下午2點起床,直到2/5考前都是這樣, 考中山和清大都只睡2小時,不過因為考完清大跑到台北後太累了,當天晚上九點半睡到隔天七點出門考台大,在這之後自然都是1點睡7點起來,不過這是我個人狀況,如果你覺得你有差請提早幾個月開始調!

統計 (分配時間1.5 其中數統佔比6成):
因為覺得統計的底子蠻好的,暑班面授去過兩次後就沒再去了,偶爾會去網院補個課,暑假的時候大概把課本看過一次,因為還沒有拿到666,所以把第一年的書再寫過1遍,維持熟練度,就沒再做額外的練習了。 暑假過後經典題庫班開課拿到666,因為我題庫是網院,所以我都會在上課前先把當週的進度拿來看,我是用審題的方式,看完題目我覺得我可能秒殺不了,我就會寫那題,如果我覺得我能秒殺我就直接跳過畫叉了以免之後浪費時間看,上課的時候我基本上算蠻認真的,因為有些新的東西怕漏掉,基本上這時候我不太看課本了,我把書交叉用,想練哪本的時候就練哪本,然後相簿哥again,一樣是到1月的時候開始寫考古。 數統的部分主要看統計老師放在社團的yt影片,然後把課本上冊後面的那些題目寫完,但我覺得不夠所以就把去年那本的題目寫一寫,過年的期間我有額外去寫陳旭昇老師的期中期末考當驗收,非常推薦去寫,裡面的機率收斂、分配收斂、delta method、貝式估計等等的題目我覺得出的非常好,寫完應該就不用再練別的了。

計量 (分配時間4):
計量應該是這年我花最多時間念的科目,老師上的方式是講完觀念後會把課本題目全部講過,也不會對特定單元造神化(這點真的很優),有時候也會講這些計量方法的應用還有補充R語言,這些累積起來對自己計量的理解真的幫助不少,計量我念的方式比較不一樣,或許是因為去年政大的陰影,每次上完課後我都會從課本的第一頁開始念 然後寫一次題目,所以是一週一次,上到哪裡就唸到哪裡,而原本沒學過的地方我額外又多念了5 6次,說實在我現在想想覺得有點太多了,不過蠻有印象的是最後上完第三章最後面平賭的時候剛好是300頁,所以之後每一週都是念到300頁XD,還有計量課本第四章那些題目直到考前我有寫過3遍。

五、各校考試心得
台大經濟:
雖然是在早上8點考試,但我覺得我狀態還不錯,但這個體一打開就知道完蛋了,基本上全是天書看不懂,不過當下我也知道不用慌張,因為難題是大家一起難,就靠接下來的總體和計量就OK了,第二堂的總體其實題目出得不難...,就是很經典的跨期變化而已,我當下覺得我應該可以有不低的分數(但沒想到居然只有47…),計量的話在寫的時候非常的興奮,因為幾乎都是老師有教過的題目,只有出了一題probit model應該算魔王,不過我還是勉強的寫出來邊際影響了XD 。

政大經濟:
政大的考試時間就比較貼心了,10點多才開始,個體沒有像前幾年那種對偶理論連發,今年比較多推導性質,不過推導就是經研所的專長了,考題來說算很簡單,總體我只有21分,就不評論甚麼了,只能說不是我的風格,統計的話今年幾乎都是數統計量了,我到後期基本上也都在念數統和計量,所以題目對我來說普通難度,只是考試真的要注意,我第三大題看錯一個部分,是我放榜前幾天看題目才發現,超級慌張地,還好最後也是拿了不錯的分數。

北大經濟:
個體相較於早期的年份,今年應該可以稱上最簡單的一年了,蠻多基本題的,但面對這種情況反而要很小心,大家都會寫的情況,就怕自己粗心寫錯,所以我在寫的時候,非常的仔細看好每個問題,不過有一大題20幾分的我還是不會寫,最後看來那題也是沒拿到分數XD,總體的部分今年就一如往常有申論題,不過考了50分有難度的,我考下認為這題應該大部分的人應該不會寫,所以就帶著平常心考統計了,今年的統計也是偏向簡單,50分的商統,50分的計量,都蠻簡單的,不過我當下商統有3題不太懂題目的意思,成績出來85應該也是錯那三題。

清大經濟:
清大應該可以算我考試的第一天,因為我時差的關係,我前一天有去飯店樓下的全加買一罐紅牛,不過隔天早上忘了帶出門!!搞得我到清大的時候還走了20分鐘上坡去萊爾富買,結果走回來的時候才發現隔壁有全家... 這天就是一個悲劇的開始,個體的部分有考了30分的囚犯困境問答題,還有一些清大愛考的市場論,總體的話清大一直都是很玄,不過今年有考一題經濟成長是107的考古題,這題沒寫過考古應該是寫不出來,所以也驗證了考古的重要性,統計的話今年微積分算蠻簡單的,但計量的部分我理解錯題目的意思...,所以分數應該是微積分來的XD...。

六、一些感觸
1.自己第一年似乎有點飄了,有點眼高手低,第二年我相較謙虛許多,後來也覺得謙遜真的非常重要,但也不要妄自菲薄啦。
2.在計量最後一堂一開始老師第一句話:今天是最後一舞了,突然讓我有點想哭,因為剛好要講隨機漫步,有種終於到今天但又不捨得的感覺。
3.記得有一次在看DGE微課影片時,老師說了:「如果你今天寫錯了,也不用很挫折,因為這本來就很正常」, 我才想到備考期間好像沒有人說過類似的話,感覺到很窩心。
也要懺悔一下,計量上到第二章講到牛頓法的時候我直接當BGM滑了半小時手機,老師請原諒我。

七、感謝的人
感謝我的父母無條件支持我重考期間任何費用也支持我的各項決定、不會壓力我。 感謝住景美的姑姑,直接讓我寄生10天,讓我不用考慮考試期間任何交通的問題,床甚至比我家的還舒服。
感謝許誠哲老師,讓我真正認識到計量經濟,在學習中體會到了過程才是重點,還有messenger訊息真的回的鬼快。計量二、三章甚至變我的強項,老師的教學實在太強大,絕對是這次上榜莫大的功臣。
感謝允,備考期間給了我超多情緒價值,也很相信我,還在放榜時借我運氣哈哈哈,祝你畢業在台積過的順風順水。
感謝驊、冠、龍、蔚、騰、禾、富、宇、恐龍幫,讓我在讀書時可以掛在dc跟你們屁話。

八、考後感言
台大放榜完,沉思了2小時,覺得英文不可思議的低以外,台大統計就不會一小題probit model 8分 ,還是不知道為什麼會只有70,最後跟錄取差了9分...,就算是重考生,還是覺得有點不甘與可惜,也讓我思考為了台大夢要不要再......。 言歸正傳,我覺得考研中最主要能支撐自己走下去的還是自身的動機,在自己快撐不住的時候,想想自己為何而考試,就又有一股拚勁了,祝大家都能找到自身的價值,加油!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