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言:
【背景】
大學是三類科系,研究所是公衛領域,畢業後成為全職後中考生。雖然學習過相關科目,基礎的概念或許還記得一些,但學得並不紮實,而且經常是在考前臨時抱佛腳才得以通過考試,加上知道自己的惰性強、容易分心,且不擅長準備需要長期抗戰的考試,所以我選擇面授課,逼自己一定要到現場上完所有課程,除了有機會能在下課時即時找到老師解惑,也能與同學互相監督打氣,讓自己有動力堅持下去。
【推薦師資及讀書方式】
國文:簡正老師
在台中班很幸運的可以上簡正老師的現場課,老師上課用心有條理,同時又能適時以有趣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在大家的印象中,國文可能是相較於多數科目來較無法掌握範圍的考科,但簡正老師可以將重點有條不紊的在每一堂課中呈現給我們,內容精要好理解。除了課堂上的講解外,老師也會幫我們規劃當週回家的學習進度,保持定期接觸國文的習慣,維持語感。在課程表定的進度外,老師提供了非常多不同主題的練習題(像是論孟、詩詞曲、世說新語等等)和可以在課程以外的時間自己閱讀的教材,全方位照顧到不同唸書進度的同學。
我自己的習慣是跟著老師每週訂的進度走,雖然沒有每次都能跟上,但至少一定定期會複習課文或做題,如果不是真的非常有把握,千萬不要犧牲掉每天碰國文的習慣;而在課程結束後接近考試的那段時間,早上我會先從寫國文題目開始醒腦,除了和考試的時間安排相符外,也讓自己可以習慣早起腦袋還昏昏沈沈的時候快速開機。
每週我都非常期待上國文課(可以說是我的救贖),老師上課時的心靈雞湯、幽默風趣,或是考前考後在BAND上最真摯的叮嚀提醒,都讓我能在每次上完課後覺得自己又充滿電,準備好再戰一週了!
化學:梁傑老師
梁傑老師的講義編排十分詳盡,所有想得到的問題都能在課本裡找到,老師都預先想到且解惑了,把老師的講義唸熟、題目做熟一定就非常夠了。老師上課的風格和講義一樣精實、句句都是重點,解題邏輯清晰俐落,總是能很明確地告訴我們在這個單元要掌握的重點、掌握重點後可以再進階學習的題型是哪些,一定要專注聽講、做筆記,回家後一定要確認可以透過自己做的筆記讀懂老師的講解內容。
即便在化學這科的成績考得並沒有其他科目理想,但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和省思。老師在第一堂課說過,上課聽懂了就可以開始多做題目,但當時我執著於要把課本上的細節都讀懂,想著讓題目的價值能最大化才開始做題,也因為太容易鑽牛角尖,導致讀的時間非常長,錯過了將知識點真正內化、應用在題目上的時機。漸漸地在中期發現自己進度落後時,終於願意在課後聽懂大部分內容時先做題目,才真正體會到,適時開始做題目能幫助我找到單純只記憶課本內容時沒有注意到的盲點,知識的輸入(專心聽講、複習)和輸出(做題目)必須並行,掌握常考題型後再回頭精讀講義也不遲。套一句之前聽學長姊說過的話「信梁傑,上榜生」跟著老師的腳步及建議準沒錯。
英文:旋元佑老師
旋元佑老師會提早到教室讓同學問問題,雖然沒有當面問過老師問題,但總是能看到老師在上課前耐心為同學解題的身影。在字彙課上,老師的字根字首拆解、將單字解構聯想的方式也讓我受益良多,面對沒看過的單字可以分解並類推猜測,有助於提升單字記憶的敏感度。在閱讀的部分,老師從第一堂課開始就鼓勵我們一定要廣讀,並且會定期提供整理過的文章讓我們可以培養閱讀的習慣。
我自己的習慣是把文章印出來但不做任何筆記,在睡前或是想暫時脫離理科的時候快速讀完(忍住一定不要糾結於細節)。在這次中國醫英文閱讀測驗篇幅長的情況下,我認為廣讀非常有幫助,除了可以訓練自己在閱讀長篇文章時不至於讀完後面忘了前面,培養理解文意的語感外,也能讓自己習慣靜下心來,避免在面對長文時太過於慌張。推薦大家可以先從自己有興趣的主題開始,像是期待小說接下來的情節那樣,養成推進自己往下讀的習慣,之後再慢慢接觸時事或是比較不熟悉的領域。
生物:張劍鴻老師
雖然大學是三類背景,但許多學過的內容早已忘的一乾二淨,而且生物這門科目的內容十分龐雜,我知道自己並不擅長掌握大範圍考試的重點,因此選擇了張劍鴻老師。老師上課的風格是重點式的推進課程,抓到機會就瘋狂複習考點,很多洗腦口訣和當下覺得很無厘頭很荒唐的記法,在真正寫題目、上考場時就會發現,老師的聲音已經在不注意時深刻的烙印在腦中,看到題目想到相關知識點幾乎成了反射動作。
另外,我很喜歡老師在課前總會花大約三分鐘的時間,先快速且有條理的帶過上一次的課程內容,除了能複習之前的重點、檢視自己是否有遺漏的地方外,對於新的進度也能更好銜接,建立完整的架構。在課後複習時,我習慣在唸完一個章節或重要概念後,把課本闔上並在空白紙上或腦中,根據記得的內容建立自己的心智圖或樹狀圖(沒辦法畫得很完整就表示對於剛才讀過的內容還不夠熟悉,還沒有建立知識點之間的連結),在紙上腦中順過一遍之後再做題目,從中補足漏掉的重點。課本的題目寫完後,我會再去做線上測驗的50題題目,反覆熟悉各單元的考古題。
【高點資源推薦】
模擬考
強烈建議大家都參加,真的不要害怕讀不完考不好。我認為模擬考除了是審視自己讀書方式及重振士氣的好時機外,也可以讓自己在時間及環境壓力下答題,提早習慣考場的氛圍,每一次都是非常珍貴的練習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
總複習
老師們編排的講義都是精華中的精華,各科的總複習課程都對我有非常大的幫助。梁傑老師將相同主題系統化的整理成條列式重點和心智圖(讚嘆不已),在後期我都是以老師的講義為複習架構,將自己的筆記整理到講義上,在考前和考試當天帶著這兩本講義真的非常好用!簡正老師的筆記書及轉骨方除了是集國學、小學等等各種國文重點之大成,也是我在寫題對於題目的選項有些疑慮、困惑時非常萬用的工具書。
【模擬面試】
真的非常感謝補習班和學長姐提供的模擬面試(還陪我們留到很晚)。還記得當天早上其實還在家裡猶豫到底要不要出門,因為筆試分數只高於面試線一些,幸好最後還是趕了最早的車到補習班了。當天除了有學長姐說明流程及面對不同題型的答題技巧外,也有實際模擬計時跑關,答題後學長姐也會給予評論和建議,以我們的答題方向延伸或是從不同角度切入思考,在模擬結束後再次提醒大家常見的問題和注意事項。在模擬面試後和同學組隊練習面試更是讓我能在正式面試時穩定發揮的重要因素,非常幸運能遇到不吝於告訴彼此優缺點、大方討論時事、分享觀點,補足自己盲點的夥伴們,互相出題輪流回答練習。
不管是自己錄音、找朋友或家人練習,都建議大家一定要把握機會說出口,頻繁的練習讓我習慣在三分鐘高壓的環境下也能冷靜思考、有條理的組織答題架構。
另外,很謝謝家綾準備教室讓我們練習,為我們拜拜祈福、忙進忙出,一起留到很晚。特別感謝簡正老師在模擬面試時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打氣,不管是客觀分析筆試和面試分數的比重,或是告訴我們靠著面試翻盤的例子屢見不鮮,從實際及心靈層面都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也很謝謝老師額外利用時間幫我們修改自傳及給我們建議,讓我心裡踏實許多。
【心路歷程】
我會把自己備考的過程分成「認清自己、心態調整、穩住腳步」三個階段。
回頭檢視過去大大小小的考試及生活經驗,我覺得自己是屬於不善於規劃且心智相對沒有那麼堅強的考生,很容易因為一小部分沒有做好就想全盤放棄,但這次我很清楚的知道,重複過去的行為模式是沒辦法讓自己在短時間內有所突破的,所以在準備過程中,我不斷重建自己的生活步調、讀書方式,正視自己的缺點並找到方法改善(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像是開始明確規劃複習進度表,將讀書進度切割成較小的區段,具體寫下完成和未完成的部分,而不是只想著今天盡力讀就好等等的方式,並且記得在疲憊的時候允許自己休息,找到屬於自己的紓壓方式但絕對不是直接放棄,而是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未來真的會感謝自己多撐的那一分鐘、多寫的一道題目或多讀的一個觀念。
對我來說,考前的一兩個月是心智最脆弱的時候,經過了好幾個月的課程進度馬不停蹄地推進,後期則不斷的複習、做題,到後來真的只能用心力交瘁形容,但當時我試著換個角度思考,不再焦慮於「還有多少進度沒唸完」、「還有多少題目沒寫」,而是回頭看看自己已經完成了多少,在讀書這件事情上把減法轉換成加法的思維(想著多讀一個觀念、多寫一到題目,也許在正式考試的時候就被這題拯救了),我開始學會量化自己的努力,盤點每天完成的進度和累積下來的成果,讓自己能堅持下去撐到最後。
每個人適合的學習方法都不同,不要太焦慮於自己是否有做到其他人都做到的事,穩住自己的腳步前進就好。希望正在準備這場考試或是即將投入考試的大家,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及步調應戰,然後絕對絕對不要輕易放棄,真的要相信現在多努力的一點,在未來都會變成撐起你的力量。
祝福大家都能順利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