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言:
背景:
陽明交通⼤學 ⽣命科學系畢業,準備兩年多的時間(考了三次),當時從⼤學畢業後到下定決⼼踏入後⻄醫已經離考前不到四個⽉的時間,因此選擇報名⾼點的雲端課程,但老實說光是看完⾼點的雲端課程就已經相當地吃⼒,不論⽣⽣或物化幾乎念不到⼀遍,所以成績⾃然是慘不忍睹。第⼆次考試我是選擇⾯授的⽅式準備,也認識了不少戰友,但很遺憾沒有上榜,等到考第三次的時候,因之前已上過⼀輪了,所以主要還是以⾃⼰吸收為主,再針對⾃⼰不熟的地⽅再到雲端做加強複習。
推薦師資/準備⽅法:
⽣化/莊老師
我在⼤學期間曾稍微旁聽過莊老師的⽣化課程,當時就覺得老師的授課⽅式既有趣⼜相當適合我。雖然老師的講義多以期刊的形式呈現,不像市⾯上的參考資料條列整理或使⽤中⽂輔助說明,但我認為,只要能掌握老師的教學邏輯,再搭配老師的筆記與課本內容反覆閱讀,學習起來就會事半功倍。以我⾃⼰的經驗來說,我會將老師的課本⾄少翻閱五次以上並搭配老師上課的筆記,每次都能從中發現精華,並以補充性的逐步加到上課的筆記上,最後考前只專攻那本精華筆記,就可以掌握考題⾄少七到八成左右。我認為老師最令⼈敬佩之處在於課程架構環環相扣,前後內容相互呼應,到了課程中後段的代謝課程時,若能掌握前⾯的基礎建立,學到後⾯真的會越學越有⾃信且更加輕鬆,很多觀念只要聽過老師的教學就能牢記於⼼,想忘也忘不了。套⼀句老師常說的:只要熟讀老師的上課筆記,任何題⽬其實都難不倒!我⾃⼰也是非常認同老師的這句話。
最後非常推薦上莊老師的實戰解析課程,雖然只有少少的三堂課,但老師不單只是針對每題做解析,每⼀題都會再往外延伸很多觀念,複習成效佳,cp值可說是非常的⾼,⼤推!
⽣物/曾正老師、張劍鴻老師
曾老師與張老師的⽣物課我都有上過,也都非常推薦! 但兩位老師的上課模式不太⼀樣。曾老師的上課風格多以補充式的教學呈現,每個章節都會很⽤⼼且⼤量式的補充及比較,上過老師的課不⽤怕學的太少,反⽽如果能盡量把老師上課的筆記以理解的⽅式背,且熟讀貓咪書(⾄少刷個兩到三次),那⽣物這科的負擔就會減輕很多,最後很推曾老師的演化課,上起來很有趣⽽且也容易掌握。
張老師的教學幽默風趣,老師的上課風格是以掌握歷屆考題為主軸,每個章節上完老師的課,基本上可以清楚知道後醫⽣物考科的重點⼤致落在哪個區域,準備起來會比較有脈絡及⽅向性,⽽且張老師的⽣理學教的很有⼀套,原本我以為只能靠死背的⽅式,所以⼀直逃避,但上完老師的⽣理學後讓我不再害怕⽣理學,甚⾄拿到考卷會優先寫⽣理學考題,所以如果有對於⽣理學不拿⼿的同學也很推薦上張老師⽣理學的課,讓你⼤開眼界。我⾃⼰在課後是把張老師上課講義及網路上的習題⾄少刷過兩次左右,並逐題檢討。
補充:我認為⽣物是很容易忘記的科⽬,⾝邊最好隨時準備便條紙或是把⼀些零碎的⽣物觀念記在⼿機上,等到通勤或無聊時可以拿出來腦⼒激盪⼀下,⽽我⾃⼰覺得最有效的是在盥洗的時候,⾃⼰在⼼裡默背⽣物每個單元的三個⼤觀念是什麼,等到每個單元的重點觀念背的滾瓜爛熟後,再慢慢延伸背⼀些零碎的⼩觀念,這個⽅法⼤約是我在最後⼀年考前三到四個⽉才發掘的,好處是可以在洗澡睡前強迫式讓⼤腦幫忙記憶,雜⾳也比通勤時來的少,且利⽤⼤觀念再慢慢延伸⼩觀念的⽅式背誦對我來說相對較容易,比較不會在考前因為資訊量龐⼤⽽亂了陣腳,供⼤家參考。
化學/梁傑老師
梁傑老師的功⼒相信在網路上已經傳遍各地了,老師的上課⽅式從不拖泥帶⽔且非常紮實,從淺入深⼀步步慢慢把學⽣帶入化學領域,對於非本科系的學⽣來說並不會太吃⼒,每個觀念都會⽤簡單、理解⽅式幫助記憶,像是很多以前⾼中硬記的公式或觀念,在梁傑老師的課堂裡是看不到的,⽽且老師的講義做的很完美,基本上不⽤再額外去買別的書籍參考,只要熟透老師上課所教的內容,就能夠應付後醫的普化內容了。我⾃⼰是把梁傑老師的課本內容理解透徹,翻閱並蓋著課本題⽬作題⾄少有六到七次左右,分章綠本做了兩到三次,如果分章遇到不會的題⽬,會回頭再去翻上課講義回想當時上課內容,所以如果是非本系的學⽣,建議上課好好的吸收梁傑老師的上課內容,回去⾺上整理成⾃⼰能理解的筆記,這對考前複習非常重要,不然再重頭複習會花很多時間,也記得不要盲著狂寫題⽬,好好回想⼀下這個章節老師有說過的重點及可能掉的陷阱是什麼。
物理/程量⼦老師
物理⼀直是我的弱科,⾼中物理的指考成績也是沒有及格,但程量⼦老師的教學模式對於非本系學⽣來說非常友善,課程不在多在精華,以好理解的授課⽅式⼀步步推導公式給學⽣看,且很強調物理定律,但物理這科我並沒有特別的讀書⽅法,就是課堂上理解,課後⼀直寫老師發的歷屆考題,以增加看題⽬的直覺反應及速度。
英文:
我上過旋元佑老師和馬芸老師的課,兩位老師各有特色,對我的幫助都很大。旋元佑老師的課很有啟發性,會讓你對英文的學習方式有全新的理解,課程內容也非常靈活、實用。馬芸老師的文法課則非常紮實,系統性地幫助我們打好文法基礎,認真跟上馬芸老師的課,會讓你對文法不再感到害怕。
模擬考:
高點的模擬考非常推薦參加。就算覺得自己書還沒讀完,但我認為模擬考最大的意義不在於成績,而是幫助自己練習考試當下的臨場反應。像我自己就是那種很容易緊張的人,有時候平常練習得再熟,一到考場還是會腦袋一片空白。所以透過不斷參加模擬考,讓自己習慣及適應考試的節奏與壓力。
而且模擬考的題目大多都是老師根據課堂內容出題,範圍不會太偏,所以也是檢視自己讀書狀況和熟悉度的好機會。我建議考完後一定要逐題訂正,這樣效果才會最大化。而今年我在參加後西醫考試時,有幾題甚至和模擬考的題目幾乎一模一樣,完全不誇張,所以考前要好好把握參加模擬考的機會!
狂作題班:
狂作題班的考題皆由上榜的學長姐親自編寫,幾乎都涵蓋了後西醫的重點內容,有些甚至是學長姐認為考生最容易出錯的題型,整體範圍不會太偏。今年的公費考試中,甚至也命中了不少題目。
推薦原因:透過大量刷題,我能更清楚掌握自己的盲點,以及這場考試的核心重點。雖然很多人會覺得「書都念不完了,哪還有時間寫題目」,但我認為與其像海底撈針一樣自己翻遍所有課本,不如相信並善用已經上榜學長姐精心整理的題目,好好訂正每一份考卷,整體的CP值會更高。因此我非常推薦不論是第一年應考或是多次備考的考生,都可以來參加高點的狂作題班。
此外,狂作題班還有一個很棒的優點:班級人數不多,所以很容易就能認識身邊的同學,甚至成為日後一起奮戰的好夥伴。我自己也是在這裡認識了不少戰友,而且大家最後都有進入面試關,後來也成為一起練習面試的好對象。
IRT 模擬考:
IRT 考試是由外校的教授出題,題目設計得很靈活,也有一定的深度,出題範圍分配都滿平均的。我很推薦備考生參加IRT,除了可以訓練靈活思考,也能讓自己提早進入備考狀態,更清楚知道哪些單元或觀念自己還不熟,需要再加強練習。
另外,IRT 的教授們也都很用心,除了會逐題講解外,也會留下來讓學生提問。後西醫英文作文的部分,老師甚至會幫忙分析大家寫作的強項跟可以改進的地方。整體來說,IRT對備考蠻有幫助的,值得參加!
模擬⾯試:
我很推薦⾼點舉辦的模擬⾯試,不僅舉辦的很擬真,後續也有已上榜的學長姐回來分享及針對個⼈的部分做回饋,且更重要的是在現場也可以認識其他同學,以⽅便往後組成⼩團體⼀起練習⾯試,交換彼此的想法及練膽量,我覺得非常有幫助。
結語:
最後⿎勵未來準備兩年甚⾄更久的考⽣,⼼態的調適很重要,後⻄醫的考試很像是⼀場⾺拉松,如果前⾯跑太快,或是中途有長期鬆懈,⼀眨眼間很容易就被別⼈趕過去了。我⾃⼰遇到最⼤的困難是,每次到考前⼀到兩個⽉⾝⼼都會非常疲乏,甚⾄很多時候明明看過好幾遍的題⽬與觀念,腦袋卻突然⼀片空⽩,感覺好像⼜要重讀⼀遍,但這時不能亂了陣腳,要找到適合⾃⼰的⽅式,舒緩情緒,因為很多時候不是忘記,⽽是焦慮與緊張的情緒蓋過原本已經記得的東⻄,所以我最後⼀年選擇參加⾼點的狂作題班,現場也認識了許多戰友,在⼤家⼀起拚⾾的過程中,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對我來說,⾝邊有許多戰友也是個不錯的備考策略。以上供學弟妹參考~~
最後祝學弟妹⽇後都能達成⾃⼰嚮往的⽬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