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高醫後西醫、114清大後西醫,徐○風 長庚大學物治系畢,一台電腦、一顆堅定的心!知識達雲端助我無懼干擾,奪下後西雙榜!,高點建國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一台電腦、一顆堅定的心!知識達雲端助我無懼干擾,奪下後西雙榜!
考取類科:114高醫後西醫、114清大後西醫
考取學員:徐○風 長庚大學物治系畢
推薦師資:梁傑(梁家榮)、張劍鴻(張芸潔)、旋元佑(旋元佑)、程量子(陳宗德)、莊老師(施政安)
分點分班:知識達數位
學習型態:數位函授
摘要感言
本人是長庚物理治療畢業,大學成績大概也在班上中間而已。但認為有些事情我畢業後不去做,我一定會後悔一輩子,所以就來考了。最後結果也不錯,是一年雙榜,那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讀書方法。
過去成績:
   學測:56/60
   多益:860
成績:
   中山:29X/面試放棄
   中興:350/面試放棄
   清大:193/面試82.5/書審88.67 -> 正取
   高醫:273.75/面試31.1 -> 正取
 
讀書方法:
  我是雲端課程的學生,所以大概每兩個禮拜就會有一批課程出來,每次課程出來後我會用大概5天左右的時間去把所有課程加速看完,並且在看完的當下『把書本蓋起來,回想剛剛學了什麼』,並且在隔天『做自己看得懂的筆記』,剩下的一個禮拜我會『以回想法來複習過去的筆記』。我認為說這樣對於後西醫這種大範圍考試非常適用。
當初會選擇雲端就是我認為每天通勤的時間也很重要,如果我每天花一個小時通勤到台北,那我就會少一小時讀書,我覺得時間真的很重要,尤其是要拼一年上的。而且當時在試聽的時候有發現老師們講話普遍偏慢,而我又有點急性子,所以就選擇高點的雲端課程,可以隨自己喜好調整速度。用下來的感覺也相當不錯,可以重複聽不懂的地方而且影片品質都很讚,就算出了問題,在BAND上面問也很快就會有人回應。大推!
  簡單的來說就是
   1. 上完課並且回想上課內容
   2. 隔天做好筆記
   3. 再以2星期為單位來反覆複習
  剛開始會很挫折是沒錯,但到後面因為有些內容已經熟到爛掉了,所以會愈複習愈快,大家可以試試看。
 
作息:
每天大約讀12-13小時的書,並且每週找出三天去運動,我後面兩個月沒去運動,我的記憶力有明顯的下降,所以要記得運動喔。
因為我是雲端的學生,所以時間的分配對我來說很重要。我基本上把時間分成四個時段。
   第一:8:30 ~12:00
      這段期間我會做的就是『把昨天上課內容做成筆記』,我會先蓋著書回想一遍,再打開書本看一遍,把大概筆記要抓的架構想出來,然後就開始做筆記。
   第二:13:00 ~ 18:00
      這段時間可以看2-3堂的課程,我通常都是『兩堂生物+一堂物理』或是『 一堂物理+一堂化學』這樣每天輪替的上。
   第三:19:00 ~ 21:00
       這段時間就比較尷尬,剛吃完晚餐昏昏欲睡,所有大多是時候會再次複習今天所上的內容,或是刷題目練習手感。
   第四:22:30 ~ 23:00
      這邊就是準備休息的時間了,大多時候我都會去讀『CNN』或是『ReadTheory』來練習英文閱讀,雖然剛開始真的會看不太懂,還要慢慢的查單字,但大約3個月後就可以很順暢的看完了,千萬不要放棄!
這邊的時間都是浮動的,大多數時候我吃飯只會花30分鐘,所以大家稍微參考就好。建議每天都吃一樣的東西,就不用每天去想要吃什麼了,減少時間的浪費。多出來的時間我會就刷『AnkiApp』來背單字。
 
師資:
    物理:程量子
       老師的上課量很少,我很喜歡哈哈,雖然內容是滿少的,但都很重要很精華。而且老師的親和力還不錯,之前問他問題他還直接打電話給我解釋,之前版上是有看到他會不耐煩,但我是沒什麼遇到。而且老師提供的那些練習素材也很夠,我認為寫他的題目就足夠了~
        我覺得大多數的範圍老師都教的很好,但是老師在教現代物理的時候,我基本上聽不太懂啦哈哈,但其實我認為是沒差,反正那邊沒什麼考,有考也是背背公式就可以應付了,瑕不掩瑜。
      另外提一下,背公式真的很重要,我是有把所有會考的公式整理起來,然候一直重複的複習。但我建議『不要直接背起來』,了解其中的邏輯再背,我認爲對解題的幫助比較大,不然就是拼運氣來套公式了。
   
化學:梁傑
       老師上的很好,基本上就是把會考的挑出來教,好好的上跟著老師的步調走,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千萬不要杞人憂天一直去練過去沒出過的題目,會浪費滿多的時間。但我認爲梁傑老師比較不適合『很愛問問題的雲端學生』,雖然是有可以問問題的line帳號,但回覆的時間比較久。然後老師也有提供有有機化學加強班,但我認為第一年的學生就不用去專研了,先把基本分抓住,上榜是沒什麼問題,畢竟我們並不是要考滿分。
   
生物:張劍鴻
老師在生理學跟細胞學我覺得教得非常仔細,也非常好吸收,但在生物科技之後的章節就比較難以理解。老師教學主旨是『抓住80%的內容』,所以他在補充內容上面就比較少了,如果題目出的比較艱澀的話,可能就會漏掉一些內容,但如果是過去沒有相關背景的人或是不希望負擔那麼大的人,我非常推薦。
 
生化:莊老師
      我剛開始上起來非常痛苦,每次上課都覺得老師的邏輯怎麼那麼特別。但後來發現老師在上代謝的時候上的很不錯,可以把之前上的內容都串起來。所以前期痛苦先不要放棄,認命的通通背起來,也許有一天就會豁然開朗的。最後建議有相關背景的人或是有自己先讀過生化的人再選老師的課,雖然教的很好,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建議先試聽看看,不然會想放棄哈哈。
   
英文:旋元佑
      我只有上前幾堂字彙課,後面的課我都沒上,所以對上課內容就不多說什麼了。但老師所說的『廣讀』我認為非常重要,推薦可以看『CNN』或是用『ReadTheory』來練閱讀,這些都是免費的很棒,每天睡前可以看一篇以上來練習。
      單字的話,我認為背老師的單子本就很夠了,我是用『AnkiApp』來背單字,每天快速的掃過200-300的單字,還不錯但要收費,可以試試看。因為就算寫作文我也不會用那麼艱澀的字彙,所以我所追求的是『認得出來就好』而不是『拼得出來』,這樣也可以大大縮短每天背單字的時間,掃過去就好。
      作文的話,我是用chatgpt練習,而且不用太早練啦,我大概考前一個月才開始,但我的英文作文只有10分而已,所以你們參考就好。

模考
高點三次都有參加。我認為模考是用來檢視自己在這幾個月中有哪皆不足,並且體會臨場考試的感覺,而排名我認為不太重要,畢盡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考。所以我建議班內生都去參加,畢竟也不會而外收費。老師們的出題我認為是有點偏難,所以得失心也不用太重!
準備書籍的部分,我覺得老師們提供的書籍就很足夠了。

推薦書籍
物理:
      程量子老師所出的『應屆試題解析』,裡面有詳解,我使用方法並不是直接寫,而是遇到不懂的考古題就去看解析,我覺得寫得很詳盡!
      程量子老師所出的『普通物理經典題型解析』,裡面有許多不同學校的考題,包括後醫和其他碩士入學考題,包含的範圍較廣,題目也比較活,可以用來當作刷題本!
   化學:
      梁傑老師所出的『普通化學分章試題解析(上下)』,裡面有詳解,我到考前有把裡面收錄的題目都寫5次以上,裡面包涵後西醫和後中醫的題目,可以多加運用!我化學只有用這本,堪稱化學寶典。
       生物:
      曾正老師所出的『生物學經典題型解析』,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貓咪書』裡面有詳解,我使用方法並不是直接寫,而是遇到不懂的考古題就去看解析,我覺得寫得很詳盡!除了後西醫的內容也有後中的,可以多加練習,因為有時會後西會參考後中來出題。
        生化:
      莊老師所出的『生話概論歷屆試題詳解』,裡面有詳解,我使用方法並不是直接寫,而是遇到不懂的考古題就去看解析,我覺得寫得很詳盡!
 
面試:
     我有參加🍰模擬面試,班內生是免費的很不錯,有時間的話都可以去參加一下,學長給的意見我也覺得非常實用。
      讀書會的話,我覺得見仁見智,我自己是沒有參加,但我是有自己找家教上了一堂課,成效也不錯,所以真的不一定要組讀書會,畢竟議題如果不是自己準備過的話,我覺得記不太起來。
      議題的話,主要就是『健保』、『DNR and AD』、『安樂死』等等議題,看完資料之後,好好的寫下自己的想法。影片類的,我認為是可以直接看『志祺77』等等懶人包節目,但最好是看專家訪談那類的,像是『范琪斐的美國時間』或是『蒼藍鴿的podcast』等等訪談性節目,文章類的話我是看『報導者』或是『公視新聞網』。總而言之,不要看完就沒事了,要好好思考自己的想法,最後融入自己的經驗,我覺得會很加分。

最後鼓勵一下大家,成功也罷失敗也罷,至少未來不要因為沒有嘗試過而後悔,畢竟『努力過的人都是戰士』共勉之。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