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清大材料所、台科大材料所、北科大材料所,沈○安 長庚化材系,沒有誰能阻止你成功,除了你自己,高點建國醫護網
歷屆考題高分詳解
免費考前重點下載
歷屆考題線上測驗
考取學員心得分享
小龍醫師館
線上試聽課程
全省服務據點
沒有誰能阻止你成功,除了你自己
土木/材料所、材料所
7
考取類科:
114清大材料所、台科大材料所、北科大材料所
考取學員:沈○安 長庚化材系
推薦師資:李正中(李正中)
分點分班:台北班
學習型態:網路學院VOD視訊班
摘要感言
:
一、各科準備方式及用書
[材料熱力學]
1.補習班正課+經典題庫班+學長姐筆記:
有買共筆是因為不想花很多時間在手抄,而且六十幾堂正課、一堂將近5小時真的腦袋容易沒電,不過真的非常值得,0基礎也不用擔心,我都用1.7倍以上的速度看,再加上透過題庫班加強解題的靈敏度我覺得這科就準備的差不多了。最後還是有再自己額外寫筆記啦,有些重點還是再整理過才比較有印象。
2.Gaskell原文書:
主要是用來確認考試範圍,並沒有熟讀,也有稍微看後面習題會怎麼出,因為找不到習題答案所以沒有寫。
[材料科學]
1.補習班正課+經典題庫班+學長姐筆記:
前面會複習一些簡單的普物普化跟現在材料發展的趨勢。不要以為正課聽完就歐虧,要加上物冶正課,跟原文書相比下同個章節李正古差很多。月初簡章也都陸續公布,題庫班也開始上課開始學校北車兩頭跑。中老師教的很細很深,很地毯式的學習,不建議心存僥倖直接跳過物冶的部分。簡單來說就是老師的材科跟物冶都是混在一起的,他才不管教科書怎麼分類,可能材科部分確實佔比多一些,這兩科本來就是相輔相成。
2.Calli中&英+Smith中&英:
要翻過才會知道哪些屬於材科範圍,唯一要點就是讀爛,每張圖最好都要看,可以先看完中譯書再用原文書複習,考試才不會看不懂英文,每個章節最後的重點整理也要看,習題有挑不熟的章節寫。
[物理冶金]
1.補習班正課+學長姐筆記:
只有聽擴散跟固化兩大章節,其餘章節沒規劃好時間看完,只能用筆記來補。其實有些雖然被老師歸類在物冶,但其實很多都屬於材科範圍,建議該看還是要看,不要像我一樣,畢竟老師講出來的話才是精髓。
2.Reed-Hill原文書:
for勵志考清大工科跟中興的人,最終我都沒考,但還是有先備著,考試時間確定後就沒有認真看。
二、準備過程
二升三暑假~三寒假
平均一天讀3小時。暑假有去打工,本人對在校成績也非常執著,甚至選到這四年最多的25學分,所以材熱一路拖到寒假前才看完,並且儘量同一堂課要同一天看完,不然分天看容易看不懂。
三下
平均一天讀3小時。只有把物冶的擴散跟固化兩大章節看完,老師教的非常詳細,到暑假前基本上都是只看vod並且跟上學校進度 ,都還沒開始複習跟寫題目,這學期也有做專題。
三升四暑假
平均一天讀4~5小時。系上有必修暑期實習,一到五早八打卡下午五點簽退。每天都要早起很痛苦,不過剛好養成日後早起的習慣,吃完晚餐回到宿舍就快天黑了,這段期間儘量逼自己每天至少看一堂材科,度估起床也要結束掉,不能拖,假日除了繼續追進度外也會複習材熱跟物冶。這時候補習班也有開始安排小考,不過因為根本沒複習完所以選擇不去當炮灰。到這時候都還沒有什麼危機意識,只知道這暑假有夠累有夠健康規律。
四上
—9月
平均一天讀6小時。這時候開始邊複習邊統整共筆的重點,並再寫成自己看得懂的筆記,材熱材科物冶並行,也開始每天到圖書館報到,不求待的久先求坐得住。學校的課比較少自由的時間就比較多了,但還是要努力避免不被當。月底第一次去現場考材熱小考,也算第一次碰到題目,只能說一個字,慘,邊考邊想我來這裡幹嘛沒有一題會寫,後來才知道都是歷屆考古但真的連第一條算式都寫不出來,瞬間懷疑暑假複習的時候是有沒有吸收進去,最後成績改完當然是零分,還在考卷上被臭一頓,這是信心被破壞的首部曲。不過心態倒是沒有炸裂,因為覺得其實還是有很多時間,不需要慌張。
—10月
平均一天讀6小時。依舊主要在寫筆記+複習,快到10月底才經由同學知道物冶的vod也是有教材科,於是進入11月的前幾天開始狂聽課,最後當然沒有全聽完只能靠學長姐筆記硬啃知識。被9月的小考嚇到後有開始寫題目,不過都是瑣碎的時間才碰,不會寫就是直接看解答不過度鑽研,因為有可能是複習過程以為不是重點才寫不出來或其實就是有看過但不夠熟。信心有隨著筆記慢慢堆起來,不過心態有被課程沒看完稍微影響到,難不成其實還有很多基礎我一次都還沒看過,我卻以為早已看完八九成只剩下複習。
—11月
平均一天讀7小時。筆記終於整理一個段落後開始寫考古,從成大舊的年份開始寫,因為複習到有點倦怠期,都讀一樣的東西需要讓腦袋自轉一下。其他學校的也都是從舊的年份開始寫,或許是年代不同吧覺得很多都是基礎題型,哪怕多花一秒想都是代表沒看熟,可以藉此建立信心,跟補習班小考,也就是近代各校考古差很多。月初簡章也都陸續公布,題庫班也開始上課開始學校北車兩頭跑。
—12月
平均一天讀8小時。學校的作業報告終於結束。在學校圖書館的話每天至少會寫一份單科的考古,早上拿來寫題目練手感,下午檢討+複習,晚上每個科目照進度複習,偶爾會找同學討論題目。如果發現圖書館待不下去就會去北車,就當作出遠門散散心,通常題庫班我都會先眍 每堂的課程進度,然後寫完題目並自己訂正過後再聽正中的講解,這樣檢討速度才會快,而且不管題目會不會寫都要聽,解題精華永遠都是去學習正中是怎麼想的。
—1月
平均一天讀9小時。跟12月的行程差不多,這時候開始模擬當天考試的時間來寫考古,寫近幾年的,每天寫不同學校。複習會以翻原文書為主,搭配正中的筆記交叉複習,不熟的章節會多花一點時間看。因為有考清成,所以這個時候才開始複習物化的內容,想說是學過的東西應該還來得及。普化還有正中的課可以跟,普物就只能翻高中指考的講義來複習。以結果論來說似乎還是太晚了,如果可以的話應該要更早開始準備。過年期間回到家就是把所有寫過的考古再複習一遍,沒有再寫新的題目,還是不熟的章節原文書再多嗑一點,正中的筆記也是不斷反覆吸收,就這樣不 路準備到上考場。
四、考試心得
清大
[物化]
前半40題化學佔100分+後半20題物理佔100分,皆為單選,答錯倒扣,今年沒有考諾貝爾獎。化學考的算基礎,分子軌域跟混層軌域、求化學計量、化合物的價數、反應平衡式求係數、找化合物的未知元素,整體覺得正中教的那六堂課+成大考古就很夠用。寫完化學剩大概半小時才發現物理一題佔五分很重,不過我也都不會寫所以好像還好,主要是考力學,前兩題大概國中程度的題目,後面有考轉動慣量、子彈穿牆、向心力計算、半圓軌道求速度、滑輪組合、偏振光強度,電光磁相比之下考非常少。個人認為有好好準備物化的話CP值非常高,我就是完全沒準備物理才這麼慘,不會的也完全不敢猜,連倒扣的一分都不想送。
[材熱]
26題選擇78分答錯倒扣+2題非選22分。選擇有考四大定 律的定義分成好幾題考、Ellingham 2題給兩個元素與氧化物計算G跟S、2題複雜相圖的自由能公式,原本看到這兩題很慌,因為答案又臭又長,但後來才發現題目可以互相推敲出答案來、還有考Landou。非選第一題是計算簡單的焓跟熵用nCpdT算。第二題考平衡空位濃度的證明,統計熱力學跟普通熱力學的方法都要寫出來,正中都有教但我賭性堅強不複習所以11分全送,不然應該能輕鬆拿分的。考完看到我隔壁的有寫出來真的很厲害。整張考卷不會寫不完,觀念一定要很熟,計算量不會大,還是必須稱讚正中的筆記無敵、觀念無敵。
[材科]
20題單選答錯倒扣+20題多選不倒扣但全對才給分,都是一題5分。單選有相圖的共晶後還有亞共析的成分組成比例,碳鋼也有考計算、剪應力計算、有純記憶的題目但非常少。多選有考ABS的單體結構,考前一天翍 課本剛好有瞄到超開心、生醫材料1題,考肌腱韌帶骨頭等簡單的名詞解釋跟它的功能,主要是英文要看得懂、金屬疲勞機制、鋼中加入啥元素可以降低共析溫度,這題之後才知道有出現在課本的圖,能注意到這張圖的真的佩服。覺得整份考卷每個章節出的很平均。
五、心得
感謝老爸老媽大哥二哥、系上戰友跟好朋朋們這一路走來心靈上的陪伴與支持,還有李正中老師充滿熱忱的教學,不用擔心準備的不充足,只怕沒有把老師上課說的話聽進去,或許會覺得進度沒跟上書讀不完、怎麼連基本題也不會寫都剩下不到一百天、不斷懷疑自己的能力,但是不管怎麼樣心態都要穩,能撐下去就是你的。考研的路是一場馬拉松,永遠不是比誰讀得最多,而是比誰能堅持到最後,可以允許中途休息喝個水,但休息完要繼續往前衝,要帶著所有人的祝福繼續努力。
分享到FB
更多優秀考取學員推薦:
選擇建國,歡喜收成!
上一頁
回頁首
電腦版
粉絲頁
FB分享
© 2018 高點醫護網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