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台大統計與數據科學所,羅○熒 成大數學畢,統研所備考SOP大公開:比別人早準備,你就贏一半!,高點建國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統研所備考SOP大公開:比別人早準備,你就贏一半!
考取類科:114台大統計與數據科學所
考取學員:羅○熒 成大數學畢
推薦師資:劉明昌(侯廷易)、曹錦輝(劉獻仁)、趙治勳(何志傑)
分點分班:台南班
學習型態:網路學院VOD視訊班
摘要感言
統計研究所考試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從基礎數學到統計學、機率論、數理統計等,需要扎實的基礎與持之以恆的練習。
下面將以 7 ~ 8月、9 ~ 10月、11 ~ 12月以及考前 1 個月四個階段,詳細說明如何一步一腳印的準備每個科目。

7~8月:奠定基礎,打好根基
首先我在這兩個月訂定的目標是建立良好的數學基礎,因為統計研究所考試對數學的掌握程度要求相當高,尤其是微積分與線性代數。

基礎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微積分
1.熟讀基本概念:
了解極限與連續性的概念,劉明昌老師會以圖形的方式呈現他們之間的關係,在這個部分有六大類題型,每個題型都是考題的關鍵,必須掌握極限運用與極限計算技巧。
熟悉函數的微分計算,掌握求導技巧,如隱函數微分、反函數微分、連鎖律等。
反覆演練積分技巧,熟悉不定積分、定積分的運算。
這部分可以說是統計所基礎數學微積分部分的必考題型,一定要不斷的找題目練習,如果這基本分部分沒把握好會相當吃虧。
2.重點攻克:
偏導數、多變數函數與拉格朗日乘數法的應用,若有在練習考古題會發現有許多學校會考出相同的經典題目。
重積分計算,特別是極座標轉換與球座標轉換,因為在統計領域常常會使用到雙變數pdf積分求機率以及normal distribution中的exp(-x^2)會使用到極座標轉換,因此這部分需要非常熟練。
判斷級數斂散性,因為在統計學中,有許多需要判斷收斂的情況,所以也是考試中相當熱門的考題,這部分可以套用劉明昌老師自創的口訣:頭積較值根,比起其他隨機的判斷方式,這會幫助考生在考試時更有邏輯的判斷,相當推薦。
3.推薦教材:
微積分學習要訣、微積分考前總攻略、《Stewart Calculus》
4.應試策略:
每天至少完成 20頁微積分課本題目,確保運算速度與正確率。
使用 Wolfram Alpha進行驗算,培養數學直覺。

線性代數
1.熟悉基本概念:
矩陣運算(加法、乘法、轉置、逆矩陣)、行列式的計算與性質(Laplace 展開、行列式的基本運算)、向量空間與基底的概念。
這部分是基礎數學線代部分的基本題,一定要好好把握,勤加練習各類習題,否則考試起來會相當辛苦。
2.核心內容:
特徵值與特徵向量的計算與應用、線性變換與對角化技巧。
在統計領域中,多變量部分將會使用到大量的對角化計算,而對角化牽涉到特徵值與特徵向量的計算與應用,因此,此類考題往往是基礎數學的必考題型。
3.推薦書籍: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David C. Lay)、線性代數聖經
4.練習方法:
透過網上的矩陣計算機加快矩陣驗算計算速度、每天完成5~10道線性代數題目,建立數學直覺。

統計學與機率論
這段時間我認為應該從最基礎的機率概念開始,不急於進入深奧的統計理論,把基礎打穩才是重點,機率好數統就會好。

機率論
1.基本定義:
熟悉機率公理(Kolmogorov 公理)、條件機率、全機率公式、貝氏定理。
獨立事件與聯合機率的計算。
這部分常常會有定義題,所以原文書裡的定義一定要熟稔於心,考試才能無往不利。
2.離散與連續分布:
熟記常見分布,如伯努利分布、二項分布、卜瓦松分布、指數分布與常態分布等。
了解分布之間的關係,例如卜瓦松分布與指數分布的關聯、分布相互近似與相對應的條件。
這部分會出現相當多基本題,一定要確保自己不能計算錯誤。
3.常用公式:
期望值、變異數、共變異數與柴比雪夫不等式。
在數理統計中,考題也會出現馬可夫不等式、柴比雪夫不等式、Jensen不等式的證明,推導邏輯必須相當清楚,而交大機率論非常喜歡出單邊柴比雪夫不等式,一定要特別準備相關題目。
4.推薦書籍:
《A First Course in Probability》(Sheldon Ross)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Statistics》(Hogg)

統計學
1.探索數據:
計算平均數、中位數、標準差、變異數。
繪製or判斷數據圖表(箱形圖、直方圖、散佈圖、莖葉圖、qq plot)。
這部分往往會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若有出現必須把握,尤其是成大的選擇題,一定要盡可能拿滿。
2.分布特性:
熟悉柯西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F 分布。
若出現在數理統計,有時需要會推導t-分布、F 分布之pdf。
3.基礎推論:
假設檢定(單尾與雙尾檢定)、信賴區間的計算。
這部分有非常多題型,必須每一種題型都知道統計量是如何推導,這才算是了解這個單元,可以額外撥出一整天的時間,了解題目背後的意義,以及他們之間的關聯性和數學推導。

9~10月:強化理解,深入學習
這兩個月是深化學習的關鍵時期,從概念理解過渡到熟練解題,若這段期間能好好把握,也能增加11月份推甄的上榜機率。

微積分 & 線性代數
1.強化計算能力:每天至少練習 20頁微積分與線代題目。
2.提升應試技巧:嘗試歷屆試題,這段期間所練習的歷屆試題不需要計算考試時間,只需把每一題都弄懂、寫對即可,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整理錯題本,這將是日後準備考試的關鍵。
3.解決弱點:針對難點(如Jordon form)進行額外練習。
雖然QR分解、SVD、Jordon form在考試並不常出現,但還是要記得,畢竟如果考出來一題就是10分起跳,相當可觀,能快速拉開與其他考生的差距。

統計學與機率論
1.進階機率論:馬可夫鏈(台大健拓所必考題)、中心極限定理推導與應用、共變數矩陣。
2.統計推論:MME、MLE、OLS、貝氏統計、決策理論(清大常考)、充分統計量、UMVUE、MPT與UMPT等。
基本上,數統的題目都相當固定,多加練習就能悟出其中道理,這將是考取台清交的兵家必爭之地。

11~12月:模擬考試,衝刺應試能力
1.系統性複習:盡量把相關的重點拉在一起複習,不用拘泥於課本的章節分配,將筆記整理為思維導圖,如:MME、MLE性質與優缺點等,加深印象。
2.計時演練:每週至少進行一次完整模擬考試,能讓自己提早適應考試強度,避免緊張過度。
3.攻克難題:回顧錯誤題型,尋找自己觀念不熟之處以及適合自己的應試策略,並且搭配錯題本,更進一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
在這個時期,錯題本已經能等同於複習指南,比起盲目地拿起課本從頭開始,這會是最後衝刺時的關鍵,也能讓複習效率與品質更上一層樓。

考前 1 個月:總結與最後衝刺
1.最後總複習:依據考試大綱搭配考古題,確保所有考點都已覆蓋。
2.調整心態: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焦慮。
3.考前演練:進行每週 2~3 次完整模擬考試,保持臨場感,讓自己完全進入考試狀態。
最後一個月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要讀什麼,這時候就體現出了錯題本與筆記的重要性,這將決定考試當週的應試品質。

結語
除了自身的努力,補習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微積分劉明昌老師有自編一本囊括所有學校的基礎數學考古題解答,我非常推薦學弟妹在練習自己想考學校的題目之外,也能練習其他學校的考古題,感受一下難度或是雷同之處。
線性代數曹錦輝老師在經典題庫班時,有顧慮到資工與統計的考試方向不同,會雙線開班,這是我非常喜歡的點,成立統計專班能更有效的複習與訓練統計所的考題,在11~12月及考前一個月學弟妹們可以搭配練習,加深加廣。
統計學機率論數理統計趙治勳老師,在暑期班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幫同學建立機率論的基礎,老師常常說:機率好數統就會好,暑期班統計學機率論課本後面有許多95年~102年的考古題,老師也會在上課時挑題目進行演練加深同學印象,而數理統計課程老師的重點則是放在觀念部分,每個章節的的課本內容看起來可能不多,但老師上課的筆記補充的很多,所以一定要上課才聽得懂,而成大跟政大在考試時會出現的迴歸分析、無母數、實驗設計等,老師不會在正課教學,如果有興趣報考成大、政大的學弟妹,推薦可以報名老師的統計學題庫班,老師在題庫班會詳細教學。
在備考期間,我常常搭配補習班的題庫進行練習,我認為考試最重要的就是練習,無論遇到什麼題目都能從定義出發,即使遇到完全沒看過的題目也能找出其中破題關鍵,非常推薦學弟妹拿題庫班的題目進行練習。
統計研究所考試不僅考察知識深度,更考驗考生的應試技巧與耐心,不用因為考古題中的某一個艱澀問題而感到挫敗,考試的宗旨是考得比別人高而不是考滿分,最後我想送給每個要考統計所的考生一句話:沉著、冷靜、上大分,希望這篇心得能幫助未來的統計所考生制定高效的備考計畫,成功上榜!

心得
由於我本身大學主修數學,對於數學邏輯與證明具有相對深厚的訓練與理解能力。這樣的背景讓我在接觸統計相關課程時,能更快速掌握其數理基礎與推理架構。也正因如此,我在大學期間選修了多門統計相關課程,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對統計學懷有濃厚興趣,進而確立了報考統計研究所的志向。
大三時,高點補習班曾至我校宣傳。經過仔細比較各家補習班的費用與課程安排後,我發現高點不僅價格相對實惠,課程內容與師資陣容也具備高度競爭力,因此毫不猶豫地選擇加入高點展開我的考研準備之路。
考研第一年,我自七月起按照補習班的正課進度學習,直到隔年一月進入題庫班階段。期間,我每天上午準時到補習班上課至下午,晚上則回家複習當日所學並搭配大量習題演練,反覆驗證自己的理解是否紮實。這樣的學習步調讓我建立起清晰的知識體系與良好的應試節奏。
第二年備考,我同樣於七月啟動複習計畫,並特別將十一月作為階段性分界。在七月至十月期間,我以推甄考試作為自我檢測的里程碑,藉此掌握目前的學習成果與不足之處;而十一月至隔年一月,則進行針對性的重點強化,讓複習能更加聚焦、策略性更強,也讓我對自己在考場上的表現更具信心。
在所有任課教師當中,我最感謝的是劉明昌老師。他所設計的講義內容深入淺出、結構完整,每堂課節奏緊湊而不失條理,總能讓我高度專注。更值得一提的是,劉老師親自編撰的《基礎數學歷屆試題詳解》一書,堪稱我考研路上的神兵利器。統計研究所的基礎數學科目除了涵蓋微積分與線性代數計算題之外,還有許多需要嚴謹邏輯推理的證明題,而該書對這類題型的解析十分詳盡,不僅幫助我掌握解題技巧,更大幅提升我對考題脈絡的理解。在今年的考試中,許多計算題型與書中練習高度相似,可見其針對性與實用性之高。
除此之外,曹錦輝老師的教學策略也令人印象深刻。老師在題庫班階段特別為統計所考生設立獨立班級,使得我們能針對各校考題重點有效分配複習時間,提升整體學習效率。至於趙治勳老師,則將商業統計中較具挑戰性的三個章節:迴歸分析、無母數分析與實驗設計,安排於題庫班講授,此一安排使不同需求的學生都能各取所需:不需準備商統的考生能提早聚焦主科目,有志報考會考商統之學校的同學也能深入吸收進階內容,整體教學規劃既彈性又具系統性。
備考期間,我所使用的參考資料相當完整:基礎數學部分以劉明昌老師出版的《基礎數學歷屆試題詳解》為主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則搭配高點出版的《機率論重點整理》與《數理統計重點整理》。此外,高點提供的補課系統設計十分人性化與彈性化,只要有空便可立即至教室補課,無需受限於固定時間表。我也善用這項資源,透過申請觀賞前一年題庫班的影片,使自己在一月上旬即完成所有課程進度,為接下來的自由複習爭取到充裕時間。
我建議學弟妹在準備考研時,一定要大量演練歷屆試題。劉明昌老師編撰的歷屆試題詳解,囊括八所頂尖大學近十一年的考古題,只要確實演練與反覆琢磨,便能洞悉出題脈絡、掌握考試走向,並對教授們的命題邏輯有更深刻的體會。
我對高點補習班整體感到非常滿意,無論是教學環境還是櫃台服務都十分到位。多次因忘記攜帶耳機向櫃台借用時,服務人員總是親切協助,這些細節都讓我感受到高點的用心與專業。
關於考試技巧,我想分享的是:準備策略應該要「因校制宜」。每所大學的出題風格與重點領域皆不相同。例如:台大在數理統計部分偏好出原文書中難度較高的習題,考題深度十足;清大注重統計觀念的理解,並採倒扣或全對才給分的制度,極需謹慎作答;交大題型多為一大題拆分為多小題,著重在概念延伸與整合能力;成大則對統計學特別重視,不僅統計科目分數加權為1.5倍,出題也幾乎涵蓋統計學所有章節,題型豐富多變。因此,應試策略需隨學校調整,才能事半功倍。
最後,我想給未來有志報考統計研究所的學弟妹一些肺腑之言:統研所的錄取率極低,以台大為例,報考人數約三百人,實際錄取僅六人,且通常無備取名額,錄取率只有2%到3%。因此,建議大家在踏上這條路前,一定要真心問自己:「我是否真的對統計懷抱熱情?我為什麼選擇這條路?」唯有想清楚自己的初衷與信念,才能堅持到底、走得長久。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