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台大財金所甲組,洪○壕 北大金融系,良師+好課+完整資源讓我在高點完成蛻變,成功晉級台大!,高點建國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良師+好課+完整資源讓我在高點完成蛻變,成功晉級台大!
考取類科:114台大財金所甲組
考取學員:洪○壕 北大金融系
推薦師資:許誠哲(許誠哲)、劉邦(劉邦啟)、張永霖(張竣傑)
分點分班:北大班
學習型態:面授網路學院VOD視訊班
摘要感言

我是北大金融系應屆生,系排26%左右,大一大二基本上什麼事也沒做。我覺得不管先前如何或科系是什麼,只要願意改變,都有機會考上很好的學校!而在這之中,想要念研究所的動機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讀研究所對未來就業有幫助,而且我在即將畢業的當下無法直接決定職涯方向,才決定報考研究所──我相信這也是多數人的動機。若只是不想太快步入社會也沒關係,只要能考上,在碩士班邊讀邊思考未來也不遲。提個建議,希望實習之後想直接就業的同學們可以再思考一下,因為我身邊很多人在實習過後沒多久,還是想回頭讀碩士班。

.面授+網院補課雙管齊下,按部就班讀通觀念!
我先說我的流程,再說我覺得可以改進的地方,供大家參考少走彎路。
【大三上學期】在家看統計,這時候基本上就是一直聽課、做筆記,幾乎完全沒有複習。我覺得可以改進的點是重質不重量,寧願好好聽完念完一章,也不要一直追求大量看課,否則複習時會花更多時間,因為前面聽完就忘了。
【大三下學習】統計大約在3月底聽完第一輪,接著我就直接去聽財管,大概6月底上完課。這樣有好有壞,畢竟聽第一輪課時就筆記都抄完是最好的,聽第二輪就不用抄,速度可以快一點,但壞處是東西太多,不複習就又會忘記。
暑假開課前最好能做到:聽完一科並稍加複習,至少把課本題目全做過且理解,當然能寫到題庫書當然最好;更好的進度是完整聽完一科,暑假就會有很多自己念書的時間。進入暑期時,我的讀書進度如下:
【7月】正規課程開始,上經濟面授課程。
【8月】因為財管放太久沒碰,忘記不少,又去聽了一次正規課程。
【9月】經典題庫班、計量經濟學陸續開課,跟好進度。

【前期(暑期正課前)】
重質不重量,建議在暑假開課前至少讀完一科,最好是讀完一科、再加上聽完另一科的課,我只做到一半,所以沒達成也沒關係,都還來得及!
【奠基(讀9小時以上)】
三科都要接觸、都要有進度,不然前面很容易就忘了,跟課要跟好,中午吃少一點不然第一節課會昏昏欲睡。
【衝刺(讀11小時以上)】
減少大量不必要浪費的時間,比如吃飯控制在45分鐘內,如果離面授課程上課地點很遠就不要再去了,改聽線上補課,可以省下很多通勤時間。
【練題(讀12小時以上)】
維持住讀書強度,題目一定要好好練習,但是切記勿把考古題當王道!如果書讀得很紮實,很多學校的考古題有練沒練根本沒差,最怕把考古題當一切但基礎根本不穩,這很不優,不如多寫幾次重點題型弄懂觀念。

.透過練題抓準考點,讀通觀念就能讓考題迎刃而解!
【統計學】
我自有一套「課本無用論」,瘋狂寫題目才是王道!
我認為光是用聽的、光是看公式,很難理解統計學,只有真正寫過題目、了解題目之後回頭看理論,才能真正讀懂觀念。雖然說是瘋狂寫題,但也只是多刷幾遍《統計學精選666題》
我3月多聽完第一次統計課程,但是我到5月多才開始複習,就是快速把課本讀完,並寫完課本題目,然後直接寫《統計學精選666題》。一開始就要抓住重點寫,放掉小的冷門的考題,第一次練題可以順著章節寫,第二次練題時就要跳章寫,我每章一天寫兩題,大概20題左右,千萬不要覺得讀不懂,當你感覺到自己快要可以遮著答案寫出來的時候就已經讀通了!統計的觀念不多,抓到一個重點就可以用同一套邏輯去解題。
【經濟學】
這科是我的弱科,經濟比其他兩科更吃觀念,但整體下來我認為是考試範圍最小的科目,比如五象限圖,聽一次聽不懂,還有高點微課可以聽,完全理解每一條線的意思後,題目都是依照這一套下去畫的!個經也是,把廠商理論或是效用弄懂,大部分題都會寫!
提供各位一個考試技巧,就是自己找出最最最經典的題型,重複練習寫很多次,了解整個流程和題目的涵義,最後會發現其實題目都差不多。
【財管】
範圍我覺得是三科最大,但算是最好準備的一科,把張永霖老師的筆記看熟,常考的問答該背的要背,讀多少就有多少分。如果時間足夠,最好把經典題型寫過;如果時間不夠,課本的題目真的是精華中的精華,一定至少要課本弄得非常懂。
【計量經濟學】
這堂課比較晚開課,課程內容也是我覺得比較難的,要把整本課本重複寫個三次到四次,還有就是分系所去跳著讀,要自己取捨放掉一些極不可能考的考題,像是財金所的工具變數等等。
最後補充一個寫題技巧,要多多在題目上做記號,比如:打勾、畫圈、畫叉等,寫完每一題都要註記,舉例來說:如果這題自己保證會做,就畫叉,複習時不用再多看;如果這題不太懂,那就畫個勾,每一個符號都有它的意思。總複習時,因為題目真的非常多,這些記號可以幫助自己快速抓住章節重點,能節省非常多時間!

.各具教學特色的師資及多元資源,讓高點成為我的唯一選擇!
許誠哲老師的紮實課程,會將統計的觀念用實際案例簡化,在幫助理解時很有用!比如超級難記的衡量誤差,哪個是最佳預測?哪個是一般式?許誠哲老師用所得和訪查的例子,就讓我很好記也很好理解。還有老師的板書看起來就非常舒服,完全不無聊!就算提問時描述得很不清楚,許誠哲老師也能猜到你的問題,並清楚點出你哪裡不懂,可以深刻感受到老師開門見山的講法,正所謂「狠人不過三句話」,超貼切。
劉邦老師則是偏向觀念式的教法,讓我完全理解圖像式學習搭配數學的有趣,上課時劉邦老師會一步步地帶著畫圖,也會一步步地拆解數學式,都非常有幫助學習!若是課程上聽不懂,經濟有豐富的線上高點微課,哪裡聽不懂,用手機掃一下QR馬上就可以再複習一次,而且劉邦老師回覆訊息非常快,有問題問他,老師也會引導我自己思考,真的非常有幫助。
財管張永霖老師不僅筆記通通收錄考點中的考點,上課模式也是一大樂趣,會結合許多時事幫助學生更好了解觀念,我覺得這超讚!比如0206選擇權,gamestop事件等等,都很有趣,也讓該章節的架構更加清晰完整。針對複雜的觀念更自編口訣,幫助理解及背誦。
還有高點的許多資源,比如:網院的免費補課,舒服的網院空間、可以免費借閱歷屆試題、親切的櫃台人員、天使般的財管助教等等,都再再證明高點是最好的選擇!

我有一句從以前到現在就非常喜歡的話,分享給大家:「I didnt come this far just to come this far.」在備考過程中當然會有懷疑,有崩潰,有焦慮的時刻,但只要想著如果在這裡停下來了那就前功盡棄,就會有繼續下去的動力了。沒事就想想自己在第一志願學校裡上課的情形,想想自己未來會去做什麼樣的工作,「自我實現」會成為讀書的動力!而且,短時間付出的努力所得到的東西,其實可以受用一輩子,就比如努力了這半年,最終拿到一個很好學校的title,接下來走到哪都有風。
備考時我認為有夥伴一起讀書的感覺是很好的,像我那時候就是一大群考研仔,從暑假開始霸佔學校自習室到暑假結束,有朋友會讓備戰過程沒那麼孤單,有問題也能有人討論,但切記要努力提升自己後再與人請教,否則自己永遠不會進步!
此外,每天要適當娛樂作為獎勵,比如我會在結束一天的晚上12點,與朋友前往老麥瘋狂輸出,或每天看看可愛的韓團老婆們──當然要兼顧作息啦。每天來杯大美式,養成自己的讀書方式保持專注,戴耳塞、聽音樂,或是番茄鐘等等,找到自己最讀得下去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說真的,我不是在每次模考小考都能拿前幾名的人,我也有過挫折的時候,但就如前面說的,放棄的話一切就沒了,必須把失敗轉為前進的動力!

最後,排球少年的田中有一句名言,「平凡的我啊哪有時間低頭回望」,在備考過程中會看到很多聰明人,隨便念一念就能考很好;但也會有很多普通人,再怎麼讀還是看不懂。多數人都會認為自己很平凡,既然如此,還不努力點?我相信只要後天付出更多的努力,把讀書時間拉長或少滑點手機,最後都會看到成功的結果,哪怕只是多學一小時,都是成績奪彩的關鍵!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