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央財金所、中山財管所乙組,張○妍 中正財金畢,不是唸最多,而是唸對方法!重考生的高效備考術公開!,高點建國醫護網
歷屆考題高分詳解
免費考前重點下載
歷屆考題線上測驗
考取學員心得分享
小龍醫師館
線上試聽課程
全省服務據點
不是唸最多,而是唸對方法!重考生的高效備考術公開!
研究所、商管/財金所
27
考取類科:
114中央財金所、中山財管所乙組
考取學員:張○妍 中正財金畢
推薦師資:劉邦(劉邦啟)、許誠哲(許誠哲)、張永霖(張竣傑)
分點分班:嘉義中正
學習型態:數位函授網路學院VOD視訊班
摘要感言
:
ㄧ、前言
我是重考生,第一年有報名高點的課,但因為讀書方法的錯誤,以及考試過於緊張,考完最想上的清大覺得涼了後心態就崩潰,後面就連環爆,呈現半放棄,最後只考上原校,其他間離門檻都有個40、50分的差距。第二年因為不想再給家裡經濟負擔,所以選擇自己讀搭配高點的資源。成功考上理想的系所!
二、背景:
大學時期對成績可以說是放飛,從我的成績就不難看出來,跑了很多活動,每天都在玩,除了自己系上有興趣的課會好好念,其他都得過且過。現在來看其實很後悔,建議學弟妹就算決定要考研還是要好好念書,不要讓趴數難看成這樣,不然二階面試連我都很難說服教授錄取我。
三、報考動機及補習班選擇
大三跟朋友聊到未來發現自己想做的工作碩士學歷是基本條件,才決定考研究所。在補習班選擇的方面雖然網上評論一面倒,但我覺得沒有什麼必選擇的補習班,我那時候去試聽了兩間補習班後,很喜歡許誠哲上課的節奏,加上行政人員的積極度,再加上因為地處鳳梨田,考慮到網院上課的制度,最後選擇高點。結論來說補習班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而不是上榜率高的,跟著風向走但不適合自己,上榜的也不會是你。
四、考試用書
經濟:個總經經典題型
統計:統計學經典666題
財管:經典題型上下
五、準備方式及時間安排
第一年:
3~6月:那時候很怕自己課看不完,就逼自己6月底前要看完總經跟統計的課程,但因為沒有好好安排進度,所以很多地方都是囫圇吞棗,或想說賭徒心理我覺得不會考就放掉,事後證明這個方法是不對的,想以自己為戒告訴學弟妹,考研最重要的是理解,不可以囫圇吞棗,你可能會想說現在先過以後寫題目不會再回來補就好,但之後你會發現想補也不知道怎麼補,所以要確保每一次聽課內容都有吸收,沒有就重複聽,聽到理解為止。
7~9月:上完財管課程+重新複習3~6月所學。財管的內容很多很廣,如果上完張永霖老師完整的課程的話一定會壓縮到經統的時間,我自己會依照章節的重要性去取捨。經過兩年的洗禮我發現考研最重要的不是能不能把所有課程上完,而是在自己讀的東西裡最能夠融會貫通。
10-12月:
這時候課程內容都差不多上完了,我開始大量刷題+參加狂作題班。這邊也有一個錯誤示範,我發現自己在寫題的時候過於依賴解答,遇到那種很大題的問答題,我都會放棄思考,想說直接看答案怎麼寫背起來就好,整個備考期間我自己完整寫出IS-LM的問答題次數應該不到五次,這個結果就是我上考場遇到這種題目我好像什麼都記得一點但完全串不起來,導致佔分高的問答題我寫的零零落落。
狂作題班助教會親自挑題帶講解,他們都是很厲害的碩班學長姐,我認為狂作題班比起寫題目,更重要的是能從跟助教的交流過程中獲得很大的心靈支持,那時候其實我很焦慮,覺得自己每天有讀書但有沒有讀進去不知道,來帶我們的助教是一個很厲害的台大財金學長,他會很真實的跟我們分享他的心路歷程,讓我每次上完狂作題都會覺得身體很疲憊可是心理充滿電,能好好再衝一波的感覺。
1月~考前:
寫考古,我自己是會一天寫一間,一次寫完然後下午加晚上就好好訂正,除了台大跟中央,我覺得其他間的考古都蠻有參考性,寫考古能抓到每間學校出題方向,計分方式。像政大就是20選擇+80手寫,選擇近年有越來越難的趨勢,像這種就要先寫手寫,到最後時間不夠選擇用猜的也沒關係,投報率肯定是手寫高,看我們考場最後五分鐘大家也都在猜選擇哈哈哈。
(轉場一下)
後來就放榜,看到自己全部落光光加上不想出社會的心態,就決定重考。但還是給自己蠻長一段休息調整時間,順便好好反省自己這一年到底出什麼問題。看到那40、50分的差距,我知道自己要找到方法調整,否則只會再一次一樣的結果。
失敗的問題點
1. 一開始把自己逼太緊,導致後來有點彈性疲乏就一路疲乏下去,常常愛讀不讀,或是就算寫著題目還是覺得好煩我好累。這邊想告訴學弟妹,休息真的很重要,如果累了就給自己一天的時間去調整心情做會讓自己快樂的事,但過完那天就要好好開始唸書。我自己第二年的時候一個禮拜會讓自己休息一天,我會去吃好吃的東西出去玩,這樣的節奏讓我能在讀書的時候就好好讀書,玩的時候就好好舒壓。
2. 依賴記憶式讀書法,而不是理解。這應該是我從小到大的問題點,我習慣用背的方式去讀書,什麼不會就記起來而不是翻其他資料去理解,這就導致我在應考的時候對什麼好像都有點印象但就是寫不出來。
3. 活在自己的舒適圈,我害怕跟別人比較,所以第一年的時候都不去參加模考,有點活在覺得自己很努力的想像裡面,但後來已經是網院了更應該參加模考去看自己在整體考生中的相對位置。不然只會到正式考試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有多爛。
(重考路程start)
畢業後我就回台北備考,讓自己的生活簡單化,星期一~六準時八點半進圖書館,讀到閉館回家吃晚餐。再讀一點當天進度沒完成的部分。滑個手機睡覺。星期天是我的自由日,有力氣唸書就再唸,不想唸就出去玩。回台北後不像在嘉義朋友揪了就跑出去玩,自律的生活一開始很痛苦但久了就蠻習慣的,所以建議學弟妹考研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適合的節奏,像我就習慣自己一個人讀,跟朋友讀優點是不孤單,但也容易被彼此的安排牽著走,總結來說沒有絕對成功的讀書安排,自己能堅持下去的routine就是好的!
7-9月:
我把所有課本、題目、第一年拿到的考卷都整理完。一開始從頭開始讀課本,什麼小細節或我覺得自己已經會的東西都不放過。我覺得重考最重要的是要把心態歸零。這時候的我會用無印28塊的週計畫本排讀書進度,兩天統計、三天個總經、兩天財管。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技巧,在讀課本的時候我會每個章節準備一張A4紙,想像如果這個章節只能用一張A4紙講完我會寫什麼,就會發現寫上去的是很重要但你不夠熟悉的東西,這些紙到考前那段衝刺期我就會看。
以下分科目來分享一下讀書技巧:
統計:
統計上冊是數學成分相對重的,每一個性質或推導我都會自己推個幾次,同時整理那些分配之間的相關性,這時候我著重在對於內容的理解,先不寫題目,只要確保課本的題目我都會寫就好,同時我會開始參加許誠哲老師的線上小考,每週確認自己在考生群裡是領先的位置,我告訴自己都已經學第二次了沒理由再考的不好。
經濟:
個經是有比較多零碎知識點的,我會把他們寫在筆記紙上,但可以發現有些零碎知識點其實很偏那就相對沒那麼重要。總經是著重理論跟推導的科目,在看完劉邦老師的筆記後,我會自己把所有模型都推過一次,要能把章節之間串起來才算是有理解。
財管:
張永霖老師的筆記真的無人能敵的完整,我自己這科是沒有另外整理筆記,就單純讀課本看筆記,我覺得財管是相對死的科目,要讀起來的難點在於內容太多太雜,像選擇權或是併購跟金融科技那些章節,我後來覺得投報率不高就沒有唸。
10-11月
這時候我已經把課本細讀過了,我就開始大量刷題,我把手邊所有的題目都拿來寫。個總經經典題型、統計666、財管題型、第一年模考題、狂作題
這邊用分科目來分享我寫題目寫出的心得
統計:
666應該是葵花寶典,許誠哲老師的精心選題讓我有時候都會停下來讚嘆這題真漂亮。我把整本寫過兩次,寫完兩次還是不會的我會用便條紙記下來,之後有時間有餘力再拿出來寫。一到三星題如果要考財金所一定要弄到滾瓜爛熟,因為我的目標是頂大所以我是寫一到四星題。五星題那真的牛鬼蛇神我看完解答還是不理解他在幹嘛我就會放棄。因為666的答案就印在下面,所以我會把答案遮起來,寫完後才看答案看自己有沒有哪邊可以寫的更好更完整,有時候答案對但中間敘述的方式錯我自己覺得也不算對。
經濟:
一樣靠兩本經典題型打天下,但有些題目可以發現考點差不多,這時候我會挑看起來最複雜考到最多點的那題寫。我覺得寫經濟最重要的是第一步,如果真的遇到我找不到切入點的題目,我會先看解答給的第一步再試著自己往下寫。我覺得經濟最重要的是思考,題目變化多端,我們只能用現有的題目去培養自己遇到沒看過的題目思考的能力。
財管:
張永霖老師給的題目很多很廣泛、也包含多年前的考古題,我自己題型本前面的題目我會每題寫,但每個章節後面那些題目我只會挑目標系所的寫,我相信如果能把那些題目都寫完,應該就不會有沒寫過的題目了
寫題小技巧:
我自己每天寫題目的時候遇到錯題我會在題號標上今天的日期,錯幾次就標幾次,這樣我日後有時間想再複習題目的時候我就只會看有標上日期的題目,也能一眼看出哪些題目是我寫幾次都還是不會的。這樣能節省時間也能精準精進自己。
12月
再讀一次課本,這時候已經寫過大量的題目,我認為再看一次課本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有種所有東西都串在一起的感覺。
統計讀課本的同時,許誠哲老師有提供統計重點筆記,我會搭配那個筆記在把我在課本上看到但重點筆記沒有的東西補充上去。
經濟的部分就一樣把所有模型推一次,方法是我會自己找一個切入點,比如說美國升息對台灣會有什麼影響然後自己重頭開始推,推完再用之前寫過相似的題目解答去看哪裡有沒有能夠改善的,我覺得經濟最重要的是用文字敘述你畫出來的圖,原因結果影響。對了我第一年有報劉邦老師的經濟題庫班,他的題庫班講義真的是我後期能快速鞏固經濟的利器,推薦學弟妹就算你覺得你經濟讀的很好也一定要報,劉邦老師會在每個章節前面做心智圖,那真的超強。這時候我會讀題庫班講義,看心智圖然後寫出他延伸出來的知識點,再搭配講義裡的題目,會有種用上帝視角再快速學一次經濟的感覺。
財管我算過張永霖老師的筆記如果要完整讀過一次至少要五個小時,所以我會用一個筆記本整理出精華筆記,像那些CAPM的推導在學習過程中能方便我們理解,但考場上其實不太會有人考,我就不會放進精華筆記。總結來說我會整理出一份我一小時內看的完的財管筆記。
1月到考前
這時候其實大勢已定,我不會再讀新的東西,開始寫考古,我的目標是寫五年,所以我會抓考前預留一個禮拜總複習後看我剩多少時間去排考古進度,我沒有像第一年一樣就一天寫一間,但很重要的是一定要一次寫完一校一年度,我覺得寫考古不要太被分數影響,比較重要的是訂正,要確實訂正然後告訴自己幸好是現在不會不是到考場上才不會,透過寫考古也能發現哪些學校很愛考什麼,我會把他們紀錄下來。另外計時也很重要,寫考古的時候我只會給自己80分鐘,畢竟上了真正的考場另外20分鐘要拿來緊張哈哈哈。寫完考古後距離考試只剩下一個禮拜,這段時間我會看之前做的A4紙、那些標上日期的題目、看寫考古的時候發現哪些學校愛考什麼不熟的話再回去翻翻課本,就這樣循環到去考試。
對了有人說什麼考前要調作息,我自己是都沒調,畢竟每天考試激發的腎上腺素根本不會想睡。我自己覺得如果硬要調作息早早躺上床卻翻來覆去睡不著反而有點本末倒置,不如就起來讀到累了再去睡。
六、面試準備
我錯過了高點的模擬面試,加上大學是指考上來的,所以這是我第一次正式面試,要說事前準備的話我就準備高點提供的面試考古題,回去看大學做過的報告、修過的成績比較好的課學了什麼。因為大學跑過滿多活動,所以其實我不太害怕那些應對技巧,面試的話我覺得就保持平常心,備審好好做,不要誇大其詞,不要沒料裝有料,保持誠懇,進面試室前深呼吸幾次就好。
七、上榜心得
我覺得自己不是聰明的人也不是幸運的人,這一路走來我一直告訴自己夠努力就會被看見,一路上磕磕碰碰,看著身邊沒有要考研、要出國、重考的時候已經去唸研究所的朋友的限時動態,還是會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成功。但想告訴大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那就會被看見!
老天爺不會虧待每個無愧於自己的人,也想謝謝這一路走來給過我許多支持的所有人!
八、送給學弟妹的話
決定要考研本身就是一個勇敢的決定,既然決定了那就要拿出全部的努力,善用手邊有的資源,劉邦老師的band(問問題超快回還很用心)、許誠哲老師的line群組(裡面很多有料學長姐,雖然我都在看大家吃了什麼)、許誠哲老師臉書社團的補充教材、影片,經濟課本旁邊的微課QR code。好好跟著進度走,參加每一次小考模考,你們一定行!祝看到這邊的人都能達成自己的理想!
分享到FB
更多優秀考取學員推薦:
高點顧問提供充實的建議,書審資料精彩萬分!
上一頁
回頁首
電腦版
粉絲頁
FB分享
© 2018 高點醫護網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