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彰師人管所【榜首】、中山人管所、中正企研所,黃○瑈 淡江公行系,The more you give, the more you get,高點建國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The more you give, the more you get
考取類科:114彰師人管所【榜首】、中山人管所、中正企研所
考取學員:黃○瑈 淡江公行系
推薦師資:蘇威泰(蘇威泰)
分點分班:台北班
學習型態:面授
摘要感言
一、摘要感言
備考時很喜歡爬文看學長姊們的分享,也因此得到許多幫助,最終成功上岸!感謝之餘,也想將這半年來的準備經驗分享回饋給大家~
因為志在中山人管所,所以只選考管理學,也報考了考科相同的企研所

身為跨考生,起初對管理學毫無概念,與其選擇大家口中的名師,唯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老師,才能在穩固基礎的同時建立自信,甚至激發出對管理學這門科目的興趣與熱情。考研不只是知識的累積,更是自我懷疑與成長的旅程,堅持下去,相信大家都能考取心目中的第一志願。

二、背景:
學歷:淡江大學非本科、
英文能力:多益890
活動經歷:系學會、運動社團隊長

三、筆試:
組織行為、領導、激勵理論內容要精熟!
雖然只考一科但還是有補習,補習好處在於大大節省整理資料的時間,老師的考前猜題和時事分析比我自己大海撈針有效率許多,讀書會和模擬考的資源也能完善運用。
英文除了多益盡可能考取金色以外,各校考古題也可以多刷幾遍,熟悉學校的考題準備起來會更安心。

四、管理學準備經驗分享
(一)準備時程與課程規劃
暑假七月時開始上正課,選考管理學和英文,雖然科目不多,但準備的深度與紮實度絕不能馬虎。高點課程安排很完整,從正課→讀書會→題庫班→個案分析班→模擬考,逐步從「理解理論」到「實戰應用」,非常適合像我這樣的跨考生,有助於在短時間內打好根基、應戰各校考題。

(二)正課:蘇威泰老師——亦師亦友的暖男老師
好好打基礎的時機,管理學理論雖多又雜,遇到理論別無他法—背下來!老師上課時會盡可能用條理清晰的方式講解,讓複雜的理論變得容易吸收,下課之後如果有不懂的會再解釋一遍,回家也能透過Band問問題或是跟老師討論考題,對於不敢輕易舉手的大I人來說是一大幫助。管理學有很多生硬的理論,我自己習慣用編口訣的方式將這些理論深刻烙印在腦袋裡,之後遇到申論題抑或是個案分析可以很有架構的解題。

(三)讀書會——找到戰友很讚
正課開始後就會分組組成讀書會,讀書會是我個人很推薦的資源,雖然功課乍看之下有點多、討論過程很燒腦,但"The more you give, the more you get.",能和助教、組員一起交換不同的想法也是讓自己進步的方式。
(四)經典題庫班——痛苦卻成長最快的時期
上課時老師會不停挑戰你的想法(都會在心裡吶喊老師你不要再問了嗚嗚..),但這也是進步速度最快的時候,經典題庫班會把課本內容逐漸變成考試導向,「用會寫的解決不會寫的」,撐完這段時期讓我對申論題越來越熟悉,面對真正筆試時不再慌亂。

(五)個案分析與模擬考——老師很會猜題
個案分析幫助我練習將管理學理論實際應用於真實情境中,會有一種茅塞頓開感(在心中讚嘆原來可以這樣運用),尤其老師的補充時事必看!中山人管今年考報復性離職就在補充講義中,考場上默默感謝老師一百次..模擬考則是檢視整體實力的重要環節,能更清楚還有哪些盲點要補強。

(六)時事
《不只是人資 Not only HR》、《哈佛商業評論》、《數位時代》,是我最常使用的平台,重複出現的時事聯想到相關理論,多少都會對準備有所幫助。這次中山人管筆試考了報復性離職,剛好就是時事題。

五、面試:
表達出「我超想念貴所」的態度
面試其實就是推銷自己的環節,可以從書審資料結合自己的優勢與人管所的關聯,並且準備好明確的未來目標。因為我是很容易緊張的人,所以瘋狂在家對著鏡子練習或是找朋友互給建議(ChatGPT是我最好的朋友),甚至到系網多看幾次教授們的照片,面試當天很像在見網友(?)多練幾次後就沒那麼抖了

六、考研心態與策略
(一)找到非常想念研究所的原因
比起準備筆試面試,考研最難的我覺得是堅持,雖然短短半年的時間,但中間會有很焦慮、挫折、身心俱疲的時候,尤其看著同儕的限時動態,放棄的念頭呼之欲出:)所以更要時刻想起為什麼想考研,才能讓自己在挫折過後重新燃起動力,繼續堅持下去。分享很喜歡的一句話:「學會用進步來衡量自己,而不是用與理想狀態的距離來衡量自己。有意識地挑選幾件你想要改進的事情,而不是被做錯的所有事情所困擾。」

(二)不苟且的心態
因為選考管理學和英文,考科相對其他考生比較少,所以管理學任何考點、時事都不要放過,例如中山、彰師人管著重組織行為、領導、激勵理論和企業如何因應Z世代的種種行為;北大企研關注美國大選對台灣的影響;中正企研考了AI對於組織的影響……這些考點都在老師的時事分析上,準備起來事半功倍。英文除了多益盡可能考取金色以外,各校考古題也可以多刷幾遍,熟悉學校的考題準備起來會更安心。

(三)結論&感謝時間
考研不只是一場考試,也是堅持一件事的態度、是相信自己做得到的過程。謝謝讀書會朋友的閒聊和助教的陪伴,有戰友讓這些過程變得沒那個枯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大家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的~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