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言:
成績單:
租稅各論 | 89 | 民法 | 72 | 會計學 | 60 | 財政學 | 74 |
稅務法規 | 74 | 經濟學 | 67 | 法學知識與英文 | 72 | 國文 | 74 |
大學畢業後即進入民營銀行工作,幾年後由於受到經濟不景氣及雙卡風暴影響,銀行再也不是鐵飯碗,因此讓我有了考公職的決心。於是,去年七月底離職,正式開始我的全職考生生活,由於離開書本已好幾年,除了經濟、會計曾在大學時期修過,約略殘留一些模糊印象外,其餘科目我幾乎都是跟著高上的進度從頭開始學起。
跟著高上進度走,各科準備得心應手
經濟:經濟學的題型變化可以非常大,所以務必掌握各種基本理論與模型,上了黃金聲老師與蔡經緯老師的課程後,我除了將二位老師的筆記與講義熟讀外,還自己做重點整理,將容易考的大重點及自己特別不熟的部分,以申論題的擬答方式寫出;另外,各種圖形也務必非常熟練,有助於答題的完整性。
會計:我先上了陳世華(邱垂炎)老師的課,由於自己基礎很弱,一開始非常挫折,有時連解答都看不懂,因為光要唸懂內容就有些吃力,所以只能練習老師上課講解的例題,嘗試跟著解題步驟思考。這一科花了我很多時間,後來才漸入佳境;之後我又旁聽徐錦華老師的課,由於有了基礎,這時候著重於觀念釐清,並且講義有大量習題可練習,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就立刻問老師。
民法:我對唸民法很沒感覺,也不是很會背法條,所幸霍律師上課反覆用例題講解,一些常用的法條就不知不覺地刻印在腦海裡了。我因為沒興趣另外看其他的書,所以只讀霍律師的講義,最後考試成績也證明只要能掌握基本重點,還是可以拿到不錯的分數。。
稅法:施敏(張曉芬)老師的課程,講解非常詳細。因為她是用書本上課,所以複習時,我自己用活頁紙做了重點整理,也藉此當作申論題答題的練習;後來我也上了林秀容老師的課,她經常將不同的稅作比較,並且有一些實例說明,不僅幫助我複習,也可以釐清一些容易混淆的觀念。
財政:除了田和玉老師的上課講義外,我還讀了高上施敏(張曉芬)老師編著的
財政學(概要),不僅大量練習書中題目,並將書本內容用活頁紙作出重點摘要。有了經濟學基礎,財政學其實很好準備,但財政模型很多,一定要清楚各模型的定義、提出者、圖形分析。
租各: 熟讀稅法與財政學後,租各準備起來就很輕鬆。同樣地,我也將施敏(張曉芬)老師的上課用書,以申論題的擬答方式作出重點整理,並盡量將稅法與財政學的相關理論帶入。
讀書策略與規劃,縝密嚴謹有條理
把握第一次的學習與複習:
八月到隔年二月中是課程較密集的時間,上課時,我會把筆記與重點抄的很完整,即使是老師口頭說的重點提醒,我也會盡量記錄,並且在下次上課前做好完整的複習,因為這是最有印象的時候。雖然第一次唸總是最痛苦的,但一回生二回熟,千萬不要因為覺得挫折,就放棄了某一科,務必紮紮實實唸過,而且遇到聽不懂的上課內容務必請教老師,立刻把問題解決。這個階段把內容讀懂是最重要的,這對於往後總複習時,有非常大的幫助。
另外,由於上課是段落式的,所以當上完一個章節時,可以簡單練習一些例題,來檢視自己有沒有遺漏重點,或有觀念不清楚的地方。
妥善規劃讀書進度:
二月中至考前課程較少,所以有較充裕的時間展開全面複習。另外,因為唸書容易彈性疲乏,還是要有適度的放鬆,不用追求唸很久,重點是要夠專心。我一個月大概有3~4天不排讀書計畫,若達成預計進度就放假,未達成則用來追進度。
二月中至四月中為第二次複習,這段時間以六科專業科目為主。我的方式是一天唸一科,把內容盡量讀熟,並且大量地做題目,包含申論題與選擇題,申論題出過的重點,以及需要加強複習的地方,我都會特別做記號。
四月中至五月底為第三次複習,這段時間將內容再快速唸過,並在前次複習做記號的地方,以及答題容易犯錯處特別加強。此外,在複習時須能跨章節聯想,相關內容要能比較其同異處。
六月至考前為第四次複習,這段時間,我才開始準備共同科目中的憲法、法緒與公文,國文與英文則未多加準備;專業科目則以做近三年各項國家考試的各科考題為主。這時有
總複習班,老師會補充近幾個月的新聞時事或新修正法規,可以在考前多多閱讀、練習以增加實力,另外還有模擬考班,若時間允許仍建議參加,聽老師解題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