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言:
一開始花了很多時間考慮要不要就讀研究所,參考許多學長姐的建議,並曾於詢問過侯台大老師,分析未來的生涯規劃之後,老師也建議我就讀研究所增進自己的能力,非常感謝她的寶貴意見。
大學期間已修讀各式課程,但能力還是非常不足,因此想藉由就讀研究所充實自己的學術涵養,並且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刑法一直以來都是我較能掌握的科目,在大學期間我也曾撰寫過刑法小論文,並且到司改會、法官學院刑法組實習,種種相關的經歷更堅定了我想就讀刑法組的想法。
準備推甄的同時,我也於暑假開始準備研究所筆試,畢竟推甄結果要到十一月底左右才能完全確定,若推甄失利也已來不及準備考試。建議有心想就讀研究所的人,除了推甄之外也必須放點心力於筆試上。
大學期間,由於刑法老師比較嚴格,我的刑總及刑分因此打穩了基礎,我也有另外選修與刑法相關的課程,所以在刑法學習上算是比較扎實。但在刑事訴訟法的部分,學習較為鬆散,也沒有研讀完全部的單元,所以日後複習上花了更多時間。
大推刑事法老師教學&著作,讓我奠定穩固基礎
除了學校課程外,我十分推薦榮台大老師的刑法以及黎台大老師的刑事訴訟法。榮台大老師上課非常有趣,不會讓人覺得枯燥無味,且在理論基礎的部分也講解得十分詳細。書籍部分,我研讀過老師的《透明的刑法概要》、《透明的刑法-總則編》、《透明的刑法-分則編》、《透明的刑法解題書》,內容十分完整,並且援引許多學者的見解及文章,初學者閱讀可能會覺得偏難,但有一定底子後再看便會激盪出許多不同的想法,非常利於準備研究所考試;解題書的部分,架構清楚,答題字數上也確實是考試寫得出來的。
黎台大老師把我的刑訴從一盤散沙慢慢堆疊起來,他上課淺顯易懂,並且有自己的一套體系,只要認真聽課,肯定能打下好基礎。此外,上課用書《刑事訴訟法研析(上) (下)》更是整理了德派、美日派,以及豐富的實務見解,於準備研究所的過程中也為我節省許多查找資料的時間;除了基本內容以外,也有許多專題是整理學者的重要文章,對考生都非常有幫助。另外建議可以搭配老師的《刑事訴訟法實戰解題書》閱讀,在學習上會更加完整。
書審:自傳善用圖表或表格,研究計畫務必參考論文格式
一、自傳
- (一)格式:
- 一定要先仔細看過欲報考系所的簡章,每間學校的要求都不同。例如:北大要求自傳4頁以內、政大要求自傳加研究計畫25頁以內。
- 建議於自傳前面附上個人簡歷,將有利內容集合於同一頁,使評審老師能一目了然,不必再從資料內翻找。
- 內容應分點列項,讓版面看起來清楚明瞭,並且於每一段前面下一個簡單的小標題,表達此段的重點。
- 美工排版不須太複雜,背景顏色不要太深,主要讓畫面看起來舒適即可。
- 善用表格或圖表,展現彙整能力且較容易閱讀。例如:歷年成績若穩定上升則可使用折線圖、未來生涯規劃可列表格等。
- (二)內容:
- 自我介紹切記不要只有形容詞,更應該舉出「具體的例子」佐證為何自己是這樣的人。例如:以參與社團活動說明自己是外向、熱情的人。
- 個人經歷的部分重點是強調自己「從活動中學到什麼」以及「培養了什麼能力」,而不是你做過多少不同的活動。
- 過去經驗可分門別類做說明:學習經驗、活動經歷、研究經驗等,並且要懂得凸顯自己的優點、適當隱藏缺點,所列出的每個活動要找到與報考系所的關聯,列出這個經歷才有意義。
- 研究所很重視外文能力,若有多益高分成績或是第二外語能力一定有加分作用。如果沒有考取任何檢定的話,建議可以盡量列出相關學習經歷,例如:修讀全英文或第二外語課程,並且在未來生涯規劃安排精進語言能力的部分。
二、研究計畫:
- (一)我覺得研究計畫是整份書審資料最重要的部分,就算成績不夠好、經歷不夠豐富,只要研究計畫寫得出色就有很大的加分機會,所以這部分一定要好好把握。
- (二)撰寫研究計畫的格式上,務必先參照學校的碩士論文格式,例如:政大法學評論對引註方法即有詳細規定。
- (三)主題的選擇上,可以找自己有興趣的議題,並先搜尋是否有足夠數量的文獻可供引註與參考,以及報考學校的老師是否發表過相關文章。建議可以往近期較新穎的議題下手,避免選擇學說及實務上已經有定論的主題,真的沒有想法的話,可以參考「法學研討會資訊平台」,看看近期學術上的熱門議題。
- (四)內容文字力求精確,分點列項撰寫,每一句話都要知道自己在寫什麼,不可亂引用文句填充版面,否則很容易於面試時漏洞百出。
- (五)參考資料越多越好,可以的話引用一些外國文獻,若系所老師有撰寫該主題的相關文章也盡量要引用。但仍需注意的是,自己引用的文句一定要確實理解。
口試:緊繞研究計畫做準備,回答要有層次感
- 事先向學長姐打聽欲報考系所往年的面試方式,並且上學校網站看看系所及老師的資訊。此外,建議了解系所上各老師的專長領域,若有與自己研究計畫相關的部分,口試時有很大的可能是由該老師主問。
- 準備一分鐘、兩分鐘及三分鐘自我介紹,可由相同架構下去作延伸。有些學校會事先公告自我介紹時間,有些則是要進考場才會知道,所以還是必須事先準備並熟記,以免一開始就自亂陣腳。
- 口試時間如果有十分鐘,大概有八分鐘都是圍繞在研究計畫內容上,不太會問到自傳或其他個人經歷,所以研究計畫真的非常重要,務必非常熟悉自己的研究計畫內容。
- 另外,必須先設想可能被問到的問題並且做好擬答。老師問的問題通常會從你的回答中繼續延伸,故可設想一些具有連貫性的問題作準備,也建議找學長姐或老師練習模擬面試,體驗臨場感。
- 從寫完研究計畫到口試已經距離一段時間,故口試前建議再次搜尋是否有更新的文獻可供參考,並且注意是否有相關時事或政策,皆可能成為口試題目。
- 回答問題時,如果是已經有想法的題目,建議可以開門見山直接講出結論,再分別論述理由,讓老師比較快理解你的想法;如果還需要再思考的題目,就可以藉由「首先我認為……接著……所以」的論述方法邊講邊構想。簡單來說,回答問題的時候須掌握重點及關鍵字,並且注重整體架構。
- 如果口試問題是詢問對某個議題的想法,建議可以先講出一些優點,再回答缺點及個人看法或建議,較有層次性,並且展現自己能夠全面思考。
- 遇到不會回答的專業問題,絕對不可以不講話,可以回答「以現階段認知,我覺得……」,講出自己的看法,最後也可以說會再回去找資料。
最後想跟大家說的是,想推甄就勇敢去做吧!不用擔心成績不夠好、經歷不夠亮眼,推甄比的其實就是誰能將自己包裝的最好!就如同賣東西一樣,雖然賣家當然不能說謊,但卻能盡量不提商品的缺點,而是大力宣揚優點,推甄也是如此,只要將不好的部分隱藏起來,盡力顯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就夠了!
另外,即使目標只放在某一間研究所,同時也可多報名其他學校作為口試經驗的累積。大多數準備推甄的人應該也會一邊準備筆試,為了避免一心二用,個人比較建議的做法是在一段時間內就全力準備推甄,等資料全部準備完成送出以後就不要再想了,用心準備筆試。
除了個人努力以外,推甄其實也很看運氣,不管遇到怎麼樣的競爭對手、合不合老師的喜好,都會影響到最終結果。所以我自己當初的心態是,把推甄當作一個簽樂透的機會,如果上了當然最好,但如果沒有上也不要氣餒,最差的結果就是繼續準備筆試而已,走過的路絕對不會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