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高考三級地政狀元、97年普考地政,彭韶竹,高上一年功,門外漢入主地政狀元!,高點建國醫護網
高點醫護網
高上一年功,門外漢入主地政狀元!
考取類科:97年高考三級地政狀元、97年普考地政
考取學員:彭韶竹
推薦師資:于俊明(于俊明)、許文昌(許文昌)
摘要感言
高考成績單:
土地利用68民法37法學知識與英文68國文56
土地法規與土地登記56土地經濟學68土地政策61土地估價60

普考成績單:
國文67土地利用概要52土地法規概要41
法學知識與英文82民法物權編概要70土地登記概要63

我曾經一心一意想成為老師,大學唸的是初教系,實習那年考上心諮所,同年,我也參加教師甄試,實際體會教甄的辛苦。教甄過程中的口試、試教,準備起來費力,亦無客觀的評分標準;而且看到身邊有同學當代課老師,每年都還得參加考試才有工作機會,費時費力又不穩定,讓我興起了轉換跑道的念頭。

別教職轉公職,高上面授是最佳領航員
我在唸研究所期間決定考公職,父母也支持我的選擇。偶然發現地政錄取率還蠻高的,加上媽媽也在地政事務所工作;於是,我也投入了地政行列。

由於學歷背景與地政毫無相關,我選擇參加輔考課程,但新竹的輔考機構多半只提供共同科目的面授,專業科目則以觀看DVD的方式進行。考量自己的學習習慣後,認為面授的教學方式才能讓我充分吸收;因此,最後選擇了有名師坐鎮的高上,雖然這樣必須從新竹通勤去上課,每每上完課回到家都將近十二點;但事實證明,辛苦一年是值得的!

慎作自我評估,謹守讀書原則
唸書方面,我認為作好自我評估是不可忽略的事,畢竟找到適合的讀書方式,才能事半功倍。在準備考試這一年的時間,我除了上課、唸書外,還有家教、助教的工作與論文,所以時間掌控與唸書效率對我來說很重要。以下是我讀書的大原則:

先理解再背誦:我很重視理解,一方面因為背誦是我的弱項,理解可以幫助背誦;另一方面,理解可以使學習較為深入,以應付靈活的考題。在上課時,我也習慣先聽懂再抄筆記,這樣才能有效吸收。

分別利用完整時段與零碎時間:完整時段可以作大範圍、大主題的學習;而零碎的時間,我通常拿來閱讀或抄寫法條,抄寫法條看似無聊,但在專注度不佳時,有穩定心神的效果。

隨時監控自己的狀態:我認為「閱讀的質」比「時間的量」來的重要,當我察覺到無法專注之際,便會轉換環境或是休息,不會硬逼自己繼續呆坐在圖書館。

適時的放鬆是必要的:有時候跟同學吃飯聊天,或是自己去咖啡店坐一下午舒緩緊繃心情,可以增強繼續前進的能量唷!
名師講解融會貫通,理解學習是致勝關鍵

針對各個科目的準備,我的方法如下:

土地法:于俊明(余俊明)老師的土地法是我上的第一門專業科目,我很感謝于老師帶我入門,老師的授課很清晰,配合背誦口訣,讓我打好基礎。另外,我會在剛上完課記憶猶新時複習與整理筆記,加深印象。

土地登記:對我來說,土地登記是門很奇妙的科目,在我剛開始跨足地政時,我認為土地登記是架構最單純的科目,後來發現土地登記全是背誦,曾讓我感到很害怕,而我的方法就是沒事多看、多寫法條。

土地經濟學:許文昌(許文昌)老師的土地經濟學上得很好,我以他的課本為主,搭配邊泰明老師、殷章甫老師的書。閱讀時,要融會貫通,如果出現對同一主題的不同論述,我會將其整理在一起。附帶一提,重要的圖最好要畫過!我平常很少畫圖,導致這次考試有個很基本的圖差點畫不出來,讓我捏了把冷汗。

土地估價:我一直覺得這個科目很困難,所以我以法條為主,掌握最基本的部分。

土地利用、土地政策:這二個科目比較沒有範圍,上課時盡量吸收老師講授的內容,課後閱讀則以高上講義為主;另外,我也有閱讀幾篇期刊論文作為補充。

民法:內容很龐雜,我覺得自己考得沒有很理想,實在有點辜負老師那麼辛苦的教導。

共同科目:憲法、法學緒論的開課時間很接近七月的高普考;所以,我以上課為主,沒有另外準備;而公文,把格式記熟為要。
報這一年大約可以96年的地方特考區分為二個階段。我報考的是四等特考,所以在這之前的半年,我讀書的重心在土地法規、土地登記、土地利用與民法物權這四個科目,考完後則以土地估價與土地經濟學為主。當所有科目都唸過了,我的複習順序是重理解的科目為先,因為比較不容易遺忘;重背誦的科目則為後,在最後關頭不停強化記憶。

我很感謝高上的老師們,用一年的時間讓我這個門外漢幸運上榜。由於缺乏背景知識,所以剛開始唸書時,常常唸得糊裡糊塗,搞不清楚箇中原理,但老師們的授課補足了這一塊,建構清楚概念,澄清我的疑惑。

準備考試的不確定感不免令人感到驚慌,我覺得保持心情的平穩與自得是很重要的,我會思考諸如「沒考上該如何?」、「該當多久的全職考生?」、「論文該怎麼辦?」等問題,想清楚後便能豁然開朗,專注於該做的事情上,不再讓那些問題困擾我。最後,希望我的上榜能鼓舞正在努力中的同學們,「人的潛力是無窮的」,這是我的座右銘,共勉之。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