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言:
我大學讀政治系,相對於專業性質較高,且具不可替代性的二、三類組科系,文科在就業職場算是弱勢,且大學四年所學之專業,不一定是職場所需。為了不想浪費四年來所付出的沉澱成本(sunk cost),希望能用自己所學得的知識換取相對應的報酬,國家考試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選擇高上二年班,培養充分實力
高上有針對大二升大三的學生開設二年班的高普考課程(第一年上普考課程、第二年上其他高考課程,並可旁聽第一年以上過的課程,因此,我總共聽了五位行政法老師的課程) 。我在 99 年就報名課程,因為 101 年才大學畢業,故將 101 年高考視為最後目標,期間碰上什麼考試都當成模擬考,以戰養戰。
首戰是99年地方特考四等一般行政,因準備不及,落榜可想而知。100年普考,專業科目都已上完,但複習仍不夠紮實,不過竟能出乎意料上榜。分析之下,是選擇題的高分救了我。
若高普考都報名,就必須連寫五天的考卷,特別是高考幾乎全申論題,如果是第一次考試,可能輸在時間分配或版面配置上。因此,參酌去年一般行政榜首的經驗,我先報名作答時間僅有100分鐘的研究所考試當模擬考,同時也掌握將來申論題的命題方向,依據今年的研究所考試,我認為治理等相關概念是往後行政學、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甚或政治學的命題趨勢。
研究所考試準備上,我並未有多餘時間再讀另外的期刊論文,只是將高上老師的講義反覆讀熟;也沒有做考古題,因為大學內的各類作業考試提供了許多思考機會。總之,若以高普考為目標,研究所考試當做練筆即可,不用再額外準備。
在校生勤修課,有助議題思考與啟發
在準備上,僅就我熟悉的一般行政及政治、公行相關科系作說明。
以政治系而言,因為與一般行政直接相關的科目僅有政治學,因此其他的專業科目,我透過雙主修及輔系的方式,希望在大學畢業時,至少對所有高考科目都有一定的認識。在大學學過這些專業科目後,高上的課程對我來說就已經是複習。換言之,高上課程加上學校正規教育,每科大概都反覆聽過二到三次。由於國考的範圍過於龐大,不要假設有 任何一位 老師可以完全掌握考題內容,也不要以為從單本教科書中,就可以找到所有考題的正確解答。因此,透過反覆修習這些課程,可有效提升廣度與深度。
法科方面,法律系的民刑總課程除了應付高考的申論題外,對於法緒也很有幫助,唸過基本的民刑總後,法緒總論大概就不用唸了,剩下就是刑分、債總債各親屬繼承,還有其他法規。總之,一個觀念不見得只能考在一個科目當中,就此而言,我認為到高上上課前,先修過法律系的課,會有很大的幫助。當然,如果想強化對整體民刑總的了解,也可以修民概和刑概。
在校生另一優勢,在於學校教授的課程安排給了學生很多自主討論的空間,雖然教學內容上,可能比不上高上老師,但對於議題的啟發和思考,以及TA課和碩博士學長姐及其他同學的討論等,都能提供充分的思考素材,特別是在面對申論題愈出愈活的當下。
即便不是本科系,但只要考大學時唸過公民,或多或少都會碰到一般行政專業科目的概念,行有餘力的話,則可選修或旁聽考試科目。另外,無論是否為本科系,我都會建議多修一些和國考可能有相關的通識課程,這些都有助於你培養不同視野,增加答題素材,例如社會學功能論、衝突論與互動論的觀點,在申論題出現對特定概念優缺點的評價,而你又不曉得正確答案時,便可用上述社會學的三種觀點作為下筆方向。總之,就是要多修課、多思考,運用不同觀點理解、強化,甚至挑戰既有的知識。
題庫多練習,選擇題至少拿到380分
考上前輩曾經說過,一般行政普考選擇題,必須至少拿到380分才算安全(用Herzberg的話來說,380分只是保健因素)。當然看了歷屆上榜者的成績,並不一定皆高於此分數,甚至,我認為這標準將會隨著政治學與公共管理選擇題的難度提升而下降。不過,相較於申論題命題與閱卷老師的不確定性,選擇題才是考生有辦法好好把握的部分,除了第一次落榜的地特外,我的選擇題總分皆有380分,我想這也是我可以上榜的重要因素。
在選擇題準備上,個人建議最好在專業科目都準備一本「有解析的」題庫書與相對應的教科書與考試用書。考試用書的重點在於廣,意即納入不同教科書曾經被命題過的重點;而教科書則是為了防止考試用書因為篇幅關係而有所刪減或斷章取義。
書要唸的多熟才能寫題目?我個人經驗是至少要將該科完全唸過一遍。當初其實並沒有依照單元的進度立刻複習,主要是希望在完全掌握該科範圍後再做題目,比較能夠跳脫章節而能有較宏觀的思考。當然,非在校生有時間壓力,可能的話,還是上完課後立刻做選擇題,以題目複習觀念。
接下來就是寫題目的工夫了。在寫題目時,我強烈建議不會的題目除了編著老師所附之解析外,更要找出教科書或考試用書相關章節,確認還有什麼概念與本題有關,或是解析有無不足之處;而有教科書或考試用書沒有的概念亦請一併補上,至於要補在自己所做的筆記或書本上,則依個人習慣而定。我後期做筆記的方式是運用便條紙加活頁紙:便條紙寫課本沒有的考題重點,貼在課本上,並標明頁數,有必要針對這部分強化時,則將所有便條紙貼在活頁本做短時間的強化記憶,嗣後再貼回課本原頁。這樣的做法,無形中可以讓你反覆唸過很多次,有助於強化對選擇題選項內容的記憶,以及增加申論題素材。
法科則有不同的作法。基本上四等考試的法科選擇題,多半都是法條題。除用上述的方法寫選擇題外,更必須將重點直接寫在小六法上,行有餘力的話再做屬於自己的筆記。曾經有老師說,看小六法上文字筆記的密度就大概知道會不會上榜。我的小六法幾乎快被我翻爛,而且行政法、民法、和刑法的側頁都已經翻到發黑了。
最後提醒一點,法條不見得只能考在法科。以行政學為例,幾乎每次都會考與憲法有關的考題,特別是人數和天數;更不用說和行政法重疊的公務員法規了;當然,有些法規很細,第一次考,相信大家都不會,一旦考過了,就在小六法上做記號。
豐富論述內容&善用答題技巧,申論題自然高分
先建立一個觀念,正如宣律師的律師心得所言,所有的準備方法皆是只能參考,不能抄襲。再用行政學或管理學的角度說明,就是系統理論時期強調的殊途同歸性與權變性。因此,如果您個人已經有一套完善的準備方法且頗有成效,則不宜貿然變動。
第二個觀念,國考申論題,授課者與命題者並非同一人,因此,不要妄想任何題目都有標準答案,儘管該考題是從教科書一字不漏抄下來時亦同;所以無論是高上老師或學校教授所提的重點與解釋,不一定就是閱卷者心中認為的重點。事實上,我認為把實際分數與想像分數的落差歸咎於考生不夠努力,可能不太公平,特別是當上一次考試的分數與本次落差極大時更是。因此我一再強調,在四等考試時,請務必將選擇題練到380分以上的水準,以避免申論題因閱卷者的主觀而影響上榜與否。
即使如此,還是分享一下我準備申論題的方式。以100年地特四等公共管理第一題為例,題目是問公共管理者面對民意代表時應有的能力,此題改編自99高考公管第三題。這題出自黃榮護版本的內容,答案分別是「政治知識」、「溝通技巧」、「專業主義」、「政治中立」。不過看了其他上榜者的討論,即使沒寫到上述答案,而能引述其他相關概念,如行政倫理、公共管理者的技能、企業型官僚之特質、政府公關與行銷的內容,都有不錯的分數。或許答題內容為何並不一定是關鍵,我覺得這題更為重要的在於前言的撰寫,光是寫四個大標題加延伸論述與舉例,其實內容仍嫌空泛。前言的其中一種寫法,在於說明此概念或議題的重要性,重要性亦即在說明為何在公共管理此學科中要討論公共管理者面臨民意代表的策略。因此前言我從引用了二個學者的觀點:
本題所考的概念應該是放在「政治管理」的章節,而學者G. Starling曾經將公共管理分成「資源管理」、「方案管理」與「政治管理」,其中公共管理者花費最多時間於政治管理,亦即公共管理者必須積極面對政治場域內行動者互動勢力於結構的變化。
早期學者Gulick & Urwick曾提出「POSDCORB」作為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則,然而在1980年代後,學者Garson & Overman將其修改後提出「PAFHRIER」作為當代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則,其中ER一項亦即提醒公共管理者應注重對外關係。
綜上所述,是以討論公共管理者面臨民意代表的策略有其必要性,以下茲依題意說明之。
當然,實際考試時,前言無須分段。此處僅為說明方便。
我覺得當面對不清楚正確答案為何的題目時,可以試著透過撰寫前言,讓出題老師了解你明白這題要考什麼。而透過前言的內容亦可引出知名學者的論點,讓答題內容更有分量,尤其是你明明知道這些內容,如果不寫出來真的很可惜。而從結果分數看,有沒有寫到教科書提供的內容或許並非絕對重要。
上題說的是政治管理中的寫法,但公共管理還有另一種常考的題型是直接問考生何謂XX管理,特質(或要素、流程)為何,有何優缺點,應用於公部門有何限制。這類考題通常是放在孫師新《公共管理》書中「方案管理」或「資源管理」的章節。前言的破題一樣再把G. Starling引出,說明此內容應擺在和概念下,再說明此管理技術的重要性,可以從私部門的運用盛況,以及說明為何公部門要採取此種管理技術。最陽春的寫法,就是從公共管理對師法企業的強調下筆,當然,如果教科書有直接討論時,則以教科書內容為主。
次標題其實也可以寫前言,例如:問XX管理應用於公部門的限制,可以引用Bozeman以及Sayre& Allison對公私部門管理異同的爭論,篇幅與時間許可的話,再寫出吳瓊恩師公私管理的七點差異。特別說明的是,吳師的那七點本身就可以成為一題申論題的考題;再者,若無法完整寫出教科書提供的標準答案時,則可以從吳師的那七點下去推導,例如從公部門受政治因素影響甚深,可以推出績效管理較無法有效適用於需面對政治場域變化迅速的公部門環境;又例如公部門之目標多元又難以相容,導致於設計績效指標時,須納入不同利害關係人之意見,進而導致績效管理運用於公部門之受限。
最後則是結論部分,坦白說,我在寫考卷時總因為時間的關係,不太有機會寫到結論。但如果時空環境可以配合,則應該將考卷上所寫之重點再做一摘要性結論。不過再度強調,這些寫作技巧都只是參考,授課老師所提供的技巧,不見得適用於所有的閱卷者;此外,寫作技巧只是輔助,須配合一定的作答論述才能發揮功能,亦即應先了解教科書所提供的答案後,再依此發揮作答。
高上講義必熟讀,參考書目作輔助
以下所列的書單,較適用於大學本科系在校生或全職考生;若是在職考生,請先將高上講義與考試用書讀熟後再行閱讀。
教科書:
政治學 | - 陳義彥著 《政治學》 五南出版 2010年版(紫色封面)
- Heywood著 楊日青等譯 《政治學》 韋伯出版 2009年版(深藍色封面)
- Heywood著 蘇子喬譯 《政治學的關鍵概念》 五南出版
|
行政學 | - 吳定、張潤書等合著 《行政學》(上)(下) 國立空中大學發行 2007年版
- 孫本初著 《新公共管理》 一品出版 最新版
- 鐘沂著 《行政學》 三民出版 2005年三版
|
行政法 | 陳敏 《行政法》 自費出版 2011年七版 |
公共管理 | - 吳瓊恩等著 《公共管理》 智勝出版 2005年版(綠封面)
- 孫本初著 《新公共管理》 一品出版 最新版
- 丘昌泰著 《公共管理》 智勝出版 2011年版
|
公共政策 | - 吳定著 《公共政策》 國立空中大學發行 2002年版
- 丘昌泰著 《公共政策》 巨流出版 2010四版
- 汪正洋著 《圖解公共政策》 書泉出版 2012年版
- 吳定著 《公共政策辭典》 五南出版 2007版
|
刑法總則 | 林鈺雄著 《新刑法總則》 元照出版 2011年三版 |
民法總則 | - 王澤鑑著 《民法總則》 自費出版 2010年版
- 施啟揚著 《民法總則》 自費出版 2011年八版
|
高上講義:
- 行政學、公共政策:譚士林(李明寰)老師講義、上課版書
- 行政法:艾律師上課版書
- 刑法總則:任律師講義
- 民法總則:辛律師講義
- 政治學:李鴻章老師總補習補充教材
倚賴專業師資,紮實各科基礎
國文:楊昕老師
測驗題部分,利用到課前或中堂下課的時間練習,基本上,這科不用花太多時間;公文只需考前 30 分鐘再背格式即可;作文部分,只要是談到公務員倫理操守的題目,請一定要引用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作為結尾。
法英:憲法王肇基(王國枝)老師、法緒高點老師、英文王建民(王瑀)老師
有人說高考法英不用準備,這是錯的。以我為例,法英這一科就拿了 88 分,相較於其他上榜者,我的專業科目分數與他們相差不多,但光靠法英一科就讓我的平均分數上升到 67 分,可見這是值得投資的。
行政學:譚士林(李明寰)老師
譚士林(李明寰)老師的講義和板書對我的幫助很大。 我認為好老師就是要將各科龐雜的內容整理成邏輯連貫、概念一致的體系,這點譚士林(李明寰)老師做到了!老師的講義不是單純地把主流教科書的敘述複製貼上,而是理解消化後再寫成通順的語句。
公共政策與行政學二科間的分界在命題上並不是如此清晰,以今年各公行所考試為例,無論在公共政策或公共行政都出現與治理(governance)有關的考題,而譚士林(李明寰)老師對治理的解釋,使我破除之前自行閱讀的疑惑,我想這也是上榜關鍵,真的非常感謝譚士林(李明寰)老師。
行政法:艾律師(正課)、另參加旁聽、
題庫班、講座、
總複習高點老師都是用生命上課的老師,除了超時下課之外,還會額外加課。其中一位老師的課程較適合高普考同學,老師會巨細靡遺地帶過每一個法條,並用體系架構的方式,讓學生理解這個概念的定位,這對於內容十分龐雜的行政法一科十分受用;而艾律師的內容則較偏向律師司法官的課程,補充非常多的實務見解與近期時事爭議案件,如果要順便報公行所練筆的同學可以來旁聽。二位老師的課程讓我共計寫了約 160 頁的筆記,考前只要看這二份筆記,就不用再特地額外看其它內容。
政治學:李鴻章老師(正課、總複習);趙老師(題庫班)
李鴻章老師的總複習講義涵蓋非常多時事與補充資料,熟讀對考試一定有幫助 ;題庫 班趙 老師則是提供更進階的學術論文。以今年的考試來說,大概掌握基本題型就夠了。
公共管理:翁明耀老師
基本上,公共管理和行政學重疊性非常高。 我先用 譚士林(李明寰) 老師在行政學上過的公共管理概念為底 ,再輔以 孫本初 老師的課本,而 翁 老師的內容則用以強化丘昌泰、吳瓊恩教科書的內容。
公共政策:譚士林(李明寰)老師(正課、總複習)、翁明耀(題庫班)
譚 老師講義的第一、二回是傳統命題焦點,第三回部則可與政治學、行政學等概念相連結。唸公策時要有圖像,知道現在所唸的章節是在公策哪一個環節架構下討論,並延伸相關概念。
民刑總:任律師(刑總)、辛律師(民總)
民刑總值得好好投資,一方面打好這二科基礎有助於重新回頭理解法緒總論,另一方面,它們與行政法間仍有關聯。
任律師的講義有相當豐富的圖表,板書也有非常可愛的小人圖講解概念,上課該提的重點都提到了。此外,也會帶民法的基本觀念,可以和法緒、甚至行政法連結,所以要好好唸這一塊。老師也會把重點標駐在法條旁,上完十二堂課後,法條該有的重點都有了,剩下就是自己複習和寫題目了。
一步一腳印,上了考場有自信
平時準備心態:
不求超前進度,但必須要求上課聽懂,聽不懂的部分,就多看幾次或問老師、同學,甚至可利用網路資源。千萬別讓問題累積,否則最後便會失去動力。
另外,寫考古題時一定會有講義或課本上沒有的內容,除了上網找標準答案外,對於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則要試著用已學過的概念回答。
沒事的話,儘可能不要使用智慧型手機、社群網站等與唸書無關的事物。考生可以有休閒娛樂,但你必須承擔的起因娛樂導致唸書進度延宕帶來的後果。
考場作答心態:
「考試,就是一種炫耀與表演的過程」,這句話是一位考上研究所的學姊所言。這五天,七頁的答案紙就是你的舞台,而你是個用文字表演的藝術家,這是你第一次登場,或你之前曾經登場過卻得不到票房,但這些,觀眾都不會管,重點在於,為了這次表演,你彩排了多少遍?
當然,不管你彩排過多少次(或甚至沒彩排過),總是免不了失誤,下了台後才開始懊悔,這是正常的。在考場上,難免會被沒看過的題目偷襲,此時請相信自己,都已經如此認真了,你不會的題目,別人也應該不會。而會的題目就更是要好好把握,在38~40行的空間內,有條理地回答。
每個上榜者、每位老師所提供的準備方式都不同,如果要將所有人的準備經驗都照單全收,實在太累了,也可能彼此衝突。但,你要從他人經驗中找出自己唸書不足之處,並且不斷與自己對話。以上經驗分享,大多是我平常在腦海內就思考已久,如今考上了,或許可以說明我的方式是對的,也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祝福大家都能如願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