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言:
成績單:
資料處理大意 | 78.75 | 國文 | 52 | 總成績 | 74.6 |
統計學大意 | 87.5 | 公民與本國史地大意 | 80 | | |
2005年3月4日,是我人生中重要的轉捩點,等這一天等了好久,終於讓我的名字出現在國家考場前的榜單上,一圓成為公務人員的夢想!
第一次參加國家考試是民國88年的高考資訊人員及普考統計人員,那時還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結果毫無意外地,高考一試就被刷掉了,普考在二試也以懸殊的差距落榜;同年年底又報考初考統計人員,卻僅以4分之差落榜,這也激起了我朝公職邁進的想法,在多方比較後,決定報名高上高考統計二試課程加總複習班。
那時統計及迴歸分別由郭明慶老師與程大器(陳智明)老師授課,在他們的精闢講解下,我釐清了許多原本在統計上錯誤的觀念,也奠定了堅強的基礎。結果卻因統計研究所,讓我暫時拋開了成為公務員的目標。前年7月退伍後,謀職並不順遂,由於工作環境不好,上下班時間也不固定,點燃我決定重拾書本,再拼穩定公職工作的決心!
由於對高上的品質相當信賴,因此還是決定報名高上高考先修課程,歷經一年的勵精圖治後,終於順利錄取今年初考統計人員!
高上,公職最大搖籃!
近幾年來國家考試錄取者絕大多數來自高上,高上儼然已成為公務人員的搖籃,因此我強烈建議有志於公職的學弟妹參加高上的輔考課程,因為在這裡有太多責任感與教學熱忱兼備的好老師:不知有多少夜晚,在經濟黃金聲老師的帶領下衝刺,直逼11點;資料處理的郭晉老師總以溫文儒雅的語氣,耐心的替同學解答疑問;統計秦大成老師任何一個重點都不放過,即使累到感冒了也不願讓同學白跑一趟。
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有了好老師鼎力相挺,自己更得多加把勁!而準備的方法,不外乎就是上課專心聽講、勤做筆記、下課多做考古題練習,並且一定要確實複習上課內容,融會貫通才算真正的吸收;由於我對於課程的吸收較慢,因此更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咀嚼,參加先修班使我得以針對重點科目重複聽課,隨著老師的節奏,藉由眼到、心到、手到的要訣,充分掌握老師授課的邏輯架構及思路過程。雖然偶有跟不上的情形,但因能持之以恆,所以第二次聽課時我已能清楚老師所講授的美一個重點和觀念。最後,課後練習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來高上聽課,平時更是要把握時間多做考古題,對掌握出題的方向及命題的脈絡很有幫助。此外,盡量保持與外界互動,例如與其他同學一起切磋課業或出去走走,才能讓身心保持最佳狀態。
初等考試應考的科目少,較易集中火力準備,每一科的考試時間為一小時,因此說穿了,上考場比的是誰答得又快又正確,個人認為要應付初考必須做到三項要訣「快、狠、準」;首先是「快」─平常做練習題時,要視同正式考試,並要求自己30分鐘內答完一份試卷,掌握解題速度,真正上考場時才不會因緊張而亂了手腳;其次是「狠」─因為分秒必爭,遇到不會或不確定答案的題目,直接跳答下一題,千萬不可耽擱,應等整份試題做完再回頭思考;最後是「準」─要提高答對率,最有效而直接的方法就是多做考古題─題目做愈多,命中率就愈高,做愈多遍印象愈深刻,另外每個題目選項所延伸出的相關知識,也是熱門的命題範圍,更不可輕易忽視!
多元準備,不怕考題變化多!
國文:今年作文題型為史無前例的抒情文,印證了將原本「論文」變更為「作文」不僅是形式上名稱的改變,更是實質上題型的多樣化,因此其鑑別的不再只是考生論理的能力,更考驗修辭技巧的運用程度,個人以為這將使國文成績的分散程度加大,對於只考四科的初等考試,其影響不可謂不大。
公民史地:今年公民記憶型的題目不多,推論型題目比例顯著增加,其命題常以日常生活相關之法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議題為藍本,搭配時事命題,預估必然成為未來命題模式;史地則維持近年以台灣相關主題為命題大宗,也出了不少與大陸現況有關的題目,故準備時宜以台灣及與台灣有關之大陸相關主題為重心。
統計:今年統計試題邁入新紀元,自民國87年初等考試舉辦以來,統計的命題範圍很少觸及ANOVA、無母數與迴歸等較專門的推論統計領域,今年一口氣出了8題,甚至連複迴歸也入題,因此即使有基本送分題,整份試卷的難度仍不亞於普考一試,同時也預告了將來初考統計試題各章節比重調整,考生應及早因應。
資料處理:今年資處試題偏難,80題試題中網路相關領域佔了29題,其中不少是網際網路世界中的小細節,而過去佔資處命題大宗的資料庫與系統分析領域試題今年卻少得可憐;反之,過去較少出現之資料結構領域今年竟出現8題─其實自去年高普考二試資處首度出現此類題型後,資料結構似乎就已成為未來統計類科資料處理命題重點範圍之一,提供大家做為準備本科之參考。